余啟彬
(湖南信創美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411001)
地籍測繪主要是指將測繪結果,以固定算法模式所構建的一種數據存檔方式,從而為土地資源的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所以,地籍測繪不僅包含著傳統的測繪技術,還涉及到各類新型測繪手段,并且要求將不同測繪結果,以可見的形式進行匯編,從而提升使用效率。由此可見,地籍測繪工作無論是在于復雜性,還是在于對結果的精準性,都對測繪工作提出了更客觀的要求。所以,本文將以測繪技術的應用為研究出,希望能夠借助不同技術的描述,幫助相關工作者更加深刻的掌握的技術信息,從而保障測繪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
測繪工作是指以測繪結果為需求,通過一定測繪技術、設備實現信息采集、整理的過程,其中主要包括三個環節:①進行測量。該環節主要是進行數據是手機,同時也會借助大量的測繪設備;②結果分析。在獲取測繪數據時,必須對原始數據盡心分析,確保細節的完整和準確;③繪圖。根據分析的結果,將數據呈現為可見的圖例形式,其中包括對細節圖的繪制等。同時,測繪不僅應用于地理的研究,也包括對于人類難以觸及領域的測繪,例如機械機構、零配件等,當部分環節發生損壞時,就會采用測繪的手段獲取規格化信息,繼而實現重新制作和替換。
地籍測繪的客體是土地,上文中提到,此項工作主要是為限定區域的土地設置信息,并以標簽化的形式實現對土地的管理。而這一項工作,其實在我國掌握初級科學技術階段的民國時期,就已經開始進行實踐。但由于早期的測繪技術不成熟,完全依靠人力進行相應工作,而且標準不夠統一,導致測繪的結果并不理想。在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又重新將地籍測繪作為城市發展進程的必要階段。不過,該時期的標準雖然實現了統一,卻因為技術手段不夠完善,測繪結果的準確性、完整性都存在著較大的問題。直至改革開放后,新型測繪技術和設備的引進,才使得地籍測繪進入正軌。但是,由于地籍測繪信息復雜,參數較多,數據量相對較大,在加上地籍測繪工作起步較晚,導致了我國地籍測繪程度與發達國家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而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之中,缺乏對于土地信息的理解,導致一些盲目開發的情況出現,繼而土地問題導致各類成本損失。所以,可以認為我國地籍測繪事業正處于亟待發展階段,并且因歷史因素的存在,遇到了一定的阻礙。
再從技術層面來看,地籍測繪的根本仍舊是在于測繪技術,其主要工作內容為:①信息控制。主要是指對于地籍信息的明確,以及能夠通過地籍測繪結果明確地籍特征,繼而實現土地的管理工作;②權屬界線。地籍信息的管理根本,在于被管理內容的明確性,不同地塊之間應當避免交叉,否則可能會造成地籍信息管理的混亂;③地籍圖的繪制。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測繪技術所獲得的信息進行制圖的手段,而制圖的核心目的則是加強地籍管理的準確性;④動態監測。地籍信息主要是指針對土地的管理,但是,土地并非一成不變的,其在短期內產生地質變化,以及因為開發等因素,造成土地形態的變化。所以,在地籍管理過程中,需要采取動態監控的手段,從而保證信息是時效性;⑤依規測量。在地籍管理的過程中,要考慮到政策文件以及新發展需求的實施,故而應當依據相應的管理需求,而開展地籍管理工作。
①地籍測繪的核心意義便是在于加強土地信息的管理。土地作為一種國有資產,但是,各地對于該資產的特征卻嚴重缺乏了解,從行為上來看,這也是政府機構不作為的一種表現。因此,加強土地資源信息管理既是政府的既定職能,也是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有效利用國有資產的需要。②地籍信息是城市發展的客觀依據,只有在明確地籍信息的情況下,才能夠實現對土地的有效管理。否則在土地上進行了錯誤的開發,將意味著城市發展將蒙受巨大的損失。因此,加強地籍信息管理,是城市土地資源開發及有效利用的需要,為城市的健康發展打下基礎。③土地雖然屬于國有,但其租賃性質也導致其成為了商品。而地圖的地籍測繪,意味著需要明確土地相關的商業信息,從而實現土地的管理。總的來說,地籍測繪工作是社會發展、國家發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精準性、時效性也都影響著發展的效率。
測繪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主要包括現代測量技術RTK GPS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遙感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GIS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等。
RTK GPS技術是目前廣泛使用的測繪技術之一,其核心仍舊是采用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定位技術支持,在RTK(Real time Kinematic)的實時動態差分影響下,形成有效的測繪機制。而值得注意的是,實時動態差分可謂是測繪技術領域發展的重要突破,該技術的采用首先解決了GPS技術無法實時處理的缺陷,為測繪工作提供了時間節點的管理,繼而由此形成實時采集的測繪;其次,該技術提供了一個流動站機制,實現觀測信號的獲取和處理,從而通過不同極限值的設定,快速獲取被測繪目標,同時,近年來的計算機技術發展,也為RTK的實現提供了更高的效率,即在獲取信號過程中實現計算轉化,使應用者可以直接獲得成熟信息,而并非數據參數;最后RTK GPS技術有著較高的精準性,能夠實現厘米級精度,這是目前測繪領域的技術中相對較高的水平。由此,也在一定程度說明了,在精度的影響下,也能夠盡可能保證測繪結果的細化程度,使結果的利用率得到有效的提升。基于三點優勢來看,RTK GPS之所以能夠在大量場合中替代傳統測繪技術,主要在于其時間、效率、準確三個層面的優勢。而從技術本身來看RTK GPS主要采取了電磁波射頻技術,而電磁波在環境中的抗干擾能力較強,并且可以更加精準的實現調節。所以RTK GPS技術在應用過程中,也可以借助傳感器機制實現自動化操作,并能夠達到相對較高的自動化程度。由此,對比我國自動化領域的發展來看,在遺傳算法等新型計算技術的促進下,自動化已經達到了更加靈活、更加精準的階段,并且已經高于專業人力的調節。所以,在RTK GPS采用自動化的過程中,也較大程度上意味著測繪質量的提升。
遙感技術(Remote Sensing,RS)是傳統測繪技術中的一種形式,但由于能夠更有效的應對惡劣環境,在技術本身得到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也使其在土地測繪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遙感技術的最主要優勢無疑是在于環境適應性,其可以應對相對復雜的土壤和水文情況,并且信號傳播機制,也能夠有效解決干擾的問題;其次,無需數據轉化為繪圖。遙感技術所使用的行扣攝像或者衛星拍照,其直接在高點獲取地表狀況,無需在檢測到數據后再進行轉化;第三,具有準確、快速標注功能。遙感技術的標注,主要是在所拍攝的地圖上進行,所以可以在三角測量的幫助下,較大程度上實現準確性。同時,地圖標注的效率無疑會高于數據轉化;第四,容易實現糾偏。以數據為主體的測繪結果,在糾偏過程中必須要考慮到數據轉化所帶來的效率問題。而地圖機制的糾偏則可以直接用重疊形式進行,并且能夠由此實現糾錯的功能。基于四點來看,可以認為遙感技術在地籍測繪方面,也有著一定的優勢。但是,該技術的劣勢,卻導致其僅能夠更多應用在輔助階段,如現有的航拍技術存在精準度的不足等。所以,目前遙感技術大多應用在地籍管理的草圖、地界劃分等層面。
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是目前測繪技術領域的全新技術形式,其主要是以地理和系統工程的復合學科為基礎,通過特定算法實現測繪信息的管理。在借助測繪信息收集、反饋等層面的幫助下,可以實現對地理信息的復雜分析,并作出科學化的預測和預報。可以認為,GIS的應用能夠有效解決長期且持續的地籍管理需求困局,并實現對土地可能發生地質災害進行預防,由此實現更加高效的地籍管理工作。而從技術的應用來看,GIS主要實現如下方面:①數據收集。由于GIS采取了計算機系統,所以在數據收集方面,可以更有效的實現細化,繼而獲取完善的、準確的測繪信息結果;②數據管理。較比于RTK GPS技術,GIS所采取的測繪體系是高度集成的,即由GIS系統展開測繪工作,同時由GIS系統進行測繪結果的分析和繪圖,并由GIS系統實現測繪結果的管理。由此避免的轉化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錯誤,并較大程度山實現了效率的提升;③地籍數據的處理。GIS測繪技術的系統是開發性的,故而可以實現不同系統的橋接,如目前能夠實現有效兼容的數字地籍測繪系統(Digital cadastr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system,DCSM),由此便能夠進行更加復雜的地籍管理工作。并且,DCSN系統的逐步完善機制,也將保障系統的長期應用。
本文以地籍測繪為研究主體,探討了地籍測繪的基本內容和現實意義,并提出目前廣泛使用的RTK GPS技術、遙感技術、GIS技術的應用方式,以期能夠通過本文的研究,為相關領域的實踐工作提供些許理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