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振國
(山西三建集團有限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24)
在很多建筑項目中,填充墻砌體具體功能是圍護與隔斷,其操作不僅需要符合抗震需要,還要滿足節能環保和裝飾要求,因此,必須通過不同角度嚴控操作質量。但在實際施工中,由于過度忽略砌筑填充墻操作,使其非常容易發生裂縫、脫落等問題,迫切需要認真根據操作要求,貫徹落實操作工藝,只有不斷控制質量,才可以全面彰顯填充墻的使用功能,使其更好地服務于建筑項目。
在實際砌筑操作中,應對主要位置的技術水平全面把握,這也是確保操作新能的關鍵。這部分主要技術手段包括:①抗震手段。建筑物應密切聯系主體結構與抗震結構技術,一般情況下通過圈梁和構造柱、芯柱等共同捆綁建筑物,進一步提升每個構件的連接能力以及抗震水平。②節能減排技術。為了全面彰顯自身的節能作用,具體選擇粉煤灰材料,其主要是從爐渣中獲得,是一種可以反復應用的能源,同時也具有較高的利用效率,與國家的節能環保政策方針高度相符。③抗裂技術。過梁頂層上窗臺下填充墻水平灰縫內部應安裝鋼筋或者是網片,在結合填充墻體和梁柱位置,最好先安裝鋼絲網片在粉刷,順著接縫兩側分別延長寬度。當大廳填充墻使用抹灰面時,應把鋼絲網安裝在抹灰層中。④防潮與防水技術。當房間設計防水隔離層,需要制作混凝土坎臺,將實心砌塊砌筑在混凝土小型砌塊下部。在衛生間隔墻使用加氣混凝土,防水層滿墻設計,并且做飾面磚。對于滿足外墻防水設計標準的項目,可以使用防水砂漿防水層替代保溫外墻。⑤裝飾技術。選擇高級裝飾材料填充墻面,如此能夠很好避免出現裂縫,但需要結合應力釋放工藝。當應用涂料飾面操作時,在保證綜合裝飾效果的情況下,盡量實現陰角交接填充和梁柱混凝土墻體,有利于使用防裂技術;平接操作可以優先選擇處理蓋縫板工藝[1]。
這是實際操作的關鍵準備環節,也是保障操作質量的主要工藝。在具體操作之前應結合設計圖紙編排砌塊圖,從而更好地安排操作。主要結合規格、錯縫標準、搭接要求等科學排列。為了提升操作水平,盡量節省操作材料,盡可能選擇主規格砌塊。
認真清理砌塊表面操作位置,確定好相關的位置線;在結構墻柱上標出立面墻體邊線,標記窗口所在部位。基層選擇砂漿砌筑找平,采取水平尺對其平整度嚴格檢驗。當灰縫水平方向厚度超出20mm時,選擇豆石混凝土進行找平;普通燒結磚砌筑在墻底部[2]。
(1)具體由外墻拐角位置進行操作,結合土質與排版圖操作。將皮數桿放置在拐角和交接位置,間隔不能超過10m。將砌筑皮數、灰縫厚度等數據記錄在桿上。并且在其和邊線之間設計基準線。
(2)僅采取全順式砌筑方法,也就是順砌操作。與灰縫合理錯開搭砌填充墻。規定砌塊1/3長度即為加氣混凝土長度;某一墻體無法達到以上標準時,可放置鋼筋網片。
(3)一邊鋪設砂漿一邊開展砌筑,保證飽滿的砂漿。水平與豎向灰縫擁有的砂漿飽滿度必須超過80%;利用砂漿填充豎縫形成的凹槽;禁止發生透明縫。在操作過程中及時抹掉多余的灰,并補充壓實缺灰位置,直到材料凝固以后,還要采取原材料實施勾縫操作。在水平和垂直縫隙中通過鋼筋全力勒,從而得到更加勻稱的灰縫。
(4)灰縫應當滿足項目設計標準。統一操作拐角與連接縱橫墻。突然間斷位置可以設計為斜槎,其投影水平產生的長度相當于高度的2/3。在一般操作情況下,每天需要嚴控操作高度,盡可能不要超出1.4m。操作鄰近范圍高差避免超出一個樓層高度[3]。
(5)在實際操作中,要求移動或者是碰撞移動時,應當清理原來的材料,再一次重新操作;將包含瀝青材料的砌塊防止在門窗連接墻體位置;各種管道和管線的敷設操作也需要根據設計進行預埋,并且有效聯系操作進度實施,禁止在完工的墻體上打孔。使用專業設備切鋸加氣混凝土砌塊。
(6)當砌筑填充墻與梁和板底無限靠近時,應當預留一部分空隙,直到完全砌筑填充墻操作結束以后,最少保證7d以后,對其實施補砌壓緊操作。采用砂漿嚴密填充砌塊和墻柱,同時連接墻頂與梁板底部。
(1)處理墻面。找平墻體凹凸部分,由其需要填充外墻灰縫,避免滲漏雨水。同時清理遺留在墻上的雜物與灰塵等,防止裝飾層與墻體出現薄弱層。抹灰加氣混凝土墻面之前必須采取專業砂漿認真處理基底。
(2)認真檢查節能技術。首先對執行節能方案仔細核對;其次著重查看節點,比如聚氨酯發泡膠在窗口和洞口之間是否密實與均勻[4]。
(3)強化交界位置。不同材料形成的交界面,包括填充墻連接主體結構縫隙等,先把纖維網釘在與墻面距離3mm的縫隙位置,主要是對抹灰層很好嵌入。
(4)澆水保持濕潤。一般來講墻面開始抹灰之前應開展2~3次澆水,這項操作之前禁止出現明水。
當墻面的內墻平整度和垂直度不存在較大偏差,一般找平方法是石膏粉刷。若對砌塊準確度以及砌筑水平產生較高的要求,當平整度滿足規定標準時,可以直接制作裝飾層。
(1)沖筋做口。墻面要求實施打底灰時,采取石膏貼餅沖筋,嚴控上表面底灰形成厚度。
(2)打底灰操作。當抹灰操作達到5mm厚度時,打底可以使用石膏砂漿。這一厚度超過7mm時需要分層處理。最后一層時可以沿著墻面使用刮杠與灰餅緊貼由垂直和水平兩個方面實施找平,之后采取木質抹子緊密壓實。
(3)罩面灰操作。主要原料是石膏,分兩層粉刷操作,嚴控厚度,第一次主要是對底灰砂眼積極找平,第二次則關鍵進行壓光,確保獲得統一的光亮度和平整度。當基層達到規定標準時,可以開展該項操作。
抹灰砂漿主要是應用在室外涂飾操作,當室內墻面需要進行找平操作時,可以采取砂漿抹灰操作,注意把握厚度。由于涂飾不具備較強的抗裂功能,所以對砌體以及抹灰層提出了較高的抗裂要求。
(1)設計分格縫。通過脫開方法對填充墻和主體結構合理聯系時,也需要斷開抹灰層對其留縫,將一部分柔性材料有效填充。室外應當通過分格縫開展抹灰操作,在窗口附近或者是接層位置設計水平方向的分格縫,豎直方向應和窗口相稱,保證可以從隔縫中取出填充材料。
(2)貼餅沖筋。對這項操作提前實施,可以對抹灰層的平整度嚴格掌控。
(3)科學選擇抹灰砂漿。一般通過比例代表抹灰砂漿,內墻適合利用混合砂漿;外墻則通常選擇水泥砂漿。若是加氣混凝土還必須采取近似于自身性質的砂漿抹灰。
(4)分層抹灰。必須科學分層逐一實施抹灰,嚴控操作厚度,每層之間都需要設計一定距離,通常是穿插間隔操作。
通常在內外墻具備防水需求的空間應用。由于這部分位置會產生較大的溫差,因此必須牢固粘貼。
(1)打底灰操作。這項操作是想達到找平與連接的目標。選擇使用木質抹子直接進行貼磚當存在防水層時,應先進行壓光操作,之后貼磚。
(2)粘貼面磚。優先選擇吸水率不高、不易發生漲縮變化的材料,禁止密縫操作排轉。內墻操作時應徹底清除其他雜物,避免存在較硬物質,粘貼操作結束以后縫隙可以采用干灰磨擦;外墻磚需要先進行變形處置,通過水泥砂漿在磚塊之間勾縫。結構構件與主體結構有效聯系,避免墻體受到外力沖擊,在墻體上附著的保溫防水材料避免存在質量問題,并牢固聯系墻體。
在填充墻砌體砌筑墻面操作中最為普遍的質量問題是墻體開裂和飾面層脫落等。通常在墻體連接主體結構的截面、門窗孔洞邊以及相對潮濕的衛生間墻體上產生裂縫。發生這些現象的原因與材料自身的強度等級、干燥收縮性以及砂漿黏結性等密切聯系,但也與圖紙標記不完整、工人操作不熟練、管理人員缺少工作責任心等因素相關。若無法認真管理操作質量,無法根據設計標準開展操作,對質量把關缺少嚴謹性,必將容易引發一系列質量問題。所以在實際操作中,應當在砌筑和飾面操作中嚴控質量,提升操作水平,最大程度減少發生質量問題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