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冰
(天津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天津300000)
19至20世紀,西方陸續出現了像愛馬仕(H erm es)、路易·威登(Loui sVui t t on)、香奈爾(Chanel)、迪 奧 (Di or)、古 馳 (Gucci)、范 思 哲(Versace)、普拉達(Prada)、皮爾·卡丹(Pi erre Cardi n)、阿瑪尼(Arm ani)等現今的奢侈品牌,這些品牌在這一時間段之中大量地出現,發展,乃至繁榮的這一現象,值得我們研究并且加以思考。這些眾多服裝大品牌集中于這一時間段之中大量出現,絕非偶然。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眾多服裝大牌集中于這一時間段大量的出現?
那一段時期,對于西方工藝美術以及西方人的生活而言,可以說是一個非比尋常的時代。工業革命、世界大戰、工藝美術運動、新藝術運動、裝飾藝術運動、包豪斯設計學校成立等,這些重大的事件深深地影響了西方工藝美術、建筑、室內、服裝等領域的發展也深深地影響了當時西方人的生活。工業革命、工藝美術運動、新藝術運動、裝飾藝術運動等對于服裝這一領域的影響深遠。
這些服裝大牌的出現,與當時的時代背景、社會背景、生活環境是密切相關的。1837年,愛馬仕品牌創立;1854年,路易·威登品牌創立;1913年,香奈爾品牌創立;同年,普拉達品牌創立;1921年,古馳品牌創立;1946年,迪奧品牌創立;同年,范思哲品牌創立;1950年,皮爾·卡丹品牌創立;1961年,伊夫圣洛朗品牌創立;1975年,阿瑪尼品牌創立。這其中僅列出了人們所熟知的服裝大牌,這些知名服裝品牌出現的時間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他們在19世紀至20世紀這一時期集中、大量地出現。這些服裝品牌于這一時間段大量的出現,與當時的時代背景、社會背景、生活環境是息息相關的。其之所以產生的重要的社會背景原因之一便是,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40年代,第一次工業革命在英國出現并席卷全歐洲。17世紀中期,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英國原來的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為主導的君主立憲制,為工業革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資產階級通過大規模地對外的掠奪,為本身積累了巨額的財富,其蓬勃發展的手工業培養了大批生產技術知識豐富的、實踐操作經驗熟練的工人。
另外一方面,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至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至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通過這些時間點可以發現在1914年至1918年,1939年至1945年這兩個時間段當中,沒有服裝品牌創立,這說明服裝品牌的創立,必須要有良好的社會環境的支持。也正是由于這兩次世界大戰的出現,人們在戰后需要一種物質上的以及是生活上的重建,也更加需要一種精神上的或是心靈上的寄托或滿足,那么服裝恰巧可以同時做到這兩點,既是人們物質生活上的必需品,可以顯示個人的品味,同時又是人們精神層面上的一種寄托與表達。兩次世界大戰之后的物質層面的百廢待興與人們精神層面的災后重建,不僅為服裝行業,也為其他眾多行業的創立、發展、繁榮提供了良好的商業契機與社會環境。因此,正是由于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社會背景、生活環境為這些服裝大牌的創立、發展與繁榮提供了獨特的條件。
這些服裝大牌的出現,是因為當時服裝行業第一次實現了服裝批量化生產與人們審美的改變。在工業革命的大時代背景之下,棉紡織行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可以說是發生了質的飛躍,機械師凱伊于1733年發明了飛梭,從而大大地提高了織布的速度。1767年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發明了同時能紡織16根線的綜合手搖紡紗機,也就是人們所熟知的“珍妮”紡紗機。1769年,理查·阿爾克萊特發明了可以編織經緯兩種紗線的水力紡紗機。1785年,卡特萊特又將紡紗機改良為自動化紡織械替代手工紡織,也就是動力織機。1802年詹姆斯·瓦特改進了蒸汽機,蒸汽機的完善使紡織機再次得到了質的飛躍與提升。正是由于機械工業的大發展,影響了服裝的款式和紋樣等等。每日操作紡織機械的工人們,其必須換掉以前在手工作坊中所穿的那種粗苯的工作服,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簡便的、更加合體的工作服以及簡便的帽子和鞋子。交通工具的改善,現代化生活場合的需求以及運動場的出現,以前那種繁瑣的,復雜的富有裝飾性的服裝已經不能適應人們的生活。隨著蒸汽機的出現,機械對人們生活的發展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人們的審美觀發生了重要的改變,開始摒棄巴洛克、洛可可式的那種富麗、精巧、裝飾性極強的服裝,取而代之的是開始崇尚簡潔、大方、注重外形與功能的服裝。流行了幾千年的舊款式受到嚴重的沖擊,人們開始需要并且尋求一種新的更能適應生活的服裝款式。比如,可可·香奈爾(Coco Chanel)所設計的服裝特點之一就是強調實用,符合當時人們對服裝的一種審美的需求,1920年香奈爾設計出的女子寬松褲風靡一時,其后來設計出的花呢裙配毛絨衫再搭配珍珠項鏈、小黑衣服套裝鑲邊、沒有領子的羊毛衫搭配一條長至膝蓋的短裙等等風靡一時。再比如1947年克里斯汀·迪奧(Chri st i an Di or)推出的“新風貌”(New Look),1952年,他所設計的三件套,羊毛夾克、線條簡潔的帽子以及柔軟淡雅的縐綢短裙,一致成為時裝設計的樣板。再者像皮爾·卡丹(Pi erreCardi n),他的設計干練簡潔,構思大膽,是一位難得的具有理性思維的時裝設計師,他所設計的緊身皮褲,蝙蝠式“宇宙時代”服系列,深受人們的追捧。這一時期起家成功的設計師大都強調人體特征以及強調人的個性。因此,正是由于服裝的批量化生產的興起與人們審美的改變這兩點因素,為當時服裝這一行業領域的大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可以說對服裝領域來講,這一時期是一個革命性的階段,舊式款式受到摒棄,新式款式已經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這些服裝大牌的出現,是當時的設計師通過服裝作為載體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態度。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之下,服裝領域得到大發展,許多起初只為宮廷做服裝的裁縫們,有了為大眾服務的機會,他們的客戶不再僅僅只是社會上流人群和宮廷貴族,在資本主義社會的大背景之下,他們開始有了龐大的客戶群。他們開始有機會通過服裝作為載體,來表現自己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思維。比如1946年創立范思哲(Versace)品牌的著名設計師,喬瓦尼·詹尼·范思哲(Gi ovanni Gi anniVersace),25歲的他在米蘭學習建筑,學習建筑出身的他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為佛羅倫薩的一家時裝生產商設計的針織服裝系列非常暢銷,他所倡導的快樂與性感,既吸收了貴族風格的豪華、奢麗,又能充分顧全穿著的舒適度以及很好的展現著裝者的體型,受到了當時人乃至當代人的追捧。另一方面,服裝設計師與傳統意義上的裁縫是一種傳承、繼承與發揚、發展的關系,他們都直接參與著服裝的制作,在服裝制作過程中占主導地位。但設計師與裁縫相比,又略有不同之處,裁縫的工作,重點在于服裝制作,而設計師則把自己的想法、理念等依托服裝作為載體或媒介表達出來。比如范思哲,他的品牌標志是神話中的蛇妖美杜莎,代表了誘惑以及吸引力,這也正是他所要傳達的設計思想?,F代服裝的品牌意識是因為設計師的出現才成立起來的,這里必須要提到的就是著名服裝設計師查理·沃斯(Charl esW ort h)。他是服裝界第一位為客戶制作服裝并且署名的人,是第一位開設服裝沙龍的人,是時裝表演的始祖,首創了高級時裝發布會制度??梢哉f正是這位服裝設計師的服裝品牌的經營意識,為后來眾多服裝大牌的出現,開創了先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854年,設計師路易·威登(Loui sVui tt on)創立了同名品牌,他所倡導的是旅行文化,隨著蒸汽輪船成功橫越大西洋,標志現代旅行正式來臨,成立公司后,他將自己的旅行哲學融入到設計當中,防水的帆布布料、金屬包邊、優雅的襯飾等等都體現著他實用并且不失美觀的旅行思想。1921年,設計師古馳奧·古馳(Gucci oGucci)于意大利佛羅倫薩創立了其同名品牌,起初經營馬具的他,將自己的設計理念,即身份與財富的象征融入到他的品牌產品之中,通過一系列明星效應,使品牌快速走紅,他的品牌標識總是金色的,同樣也傳達了一種社會地位的象徵。
設計師與設計師品牌的產生,是工匠到藝術家的一次飛躍。服裝設計師是連接藝術運動與服裝流行的紐帶。許多服裝設計師不僅熱愛藝術,并且與當時的前沿藝術家有著密切的交往,他們經常在服裝中表達他們對當時藝術的理解,并且將各種形式的藝術巧妙的運用到自己的作品當中。19世紀中葉,隨著工藝美術運動、新藝術運動、裝飾藝術運動的發展與興盛,服裝設計師也深受整個藝術領域所帶來的影響與沖擊,體現出了相似之處。此時服裝不再是一種區分等級及身份的標志,設計師們自由地對服裝進行創作,發掘新的意義。從未出現過的款式和造型,沖擊了舊有的、保守的裝樣式。設計師們把服裝看做是屬于自己的一種藝術創作,來表達自己對現實的感受,每個設計師對藝術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因而他們所創造出的服裝也是各有千秋。因此19世紀至20世紀的服裝出現了眾知名品牌和知名設計師,服裝的樣式也不再千篇一律的跟隨著上流社會,設計師們的個性的表達成為了主導服裝的主要因素。
由于工業革命的出現,紡織機的發明問事,改變了舊有的服裝生產的方式,由原來的手工制作改變為批量化生產,為服裝的大批量制作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與保障。兩次世界大戰的出現,人們在戰后需要物質和精神上的重建,服裝恰巧滿足了這兩點,既是人們物質生活上的品味象征,同時又是人們精神層面上的具體表現。工藝美術運動、新藝術運動、裝飾藝術運動的出現,給服裝設計師的藝術創作帶來的極大的影響與沖擊,設計師開始表達自己個人的設計觀念,為服裝新款式的誕生提供了基礎。人們的審美改變與設計師的出現,造就了服裝品牌出現的歷史必然性。服裝品牌由19世紀出現發展到現在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其出現的原因值得我們去思考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