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聰
(江漢大學文理學院人文藝術學院,湖北武漢430000)
其為一種重要的材料,且是經常會在人類生活中接觸、使用到的。隨著各種新材料在近百年使用功能的細分,又因種種原因,在我們生活中皮革材料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單調。而近些年,隨著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進步,以及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文化修養及精神需求的提升,使得其使用率在各類設計中越來越高,皮革材料受到更多人的喜愛及追捧。在設計中,皮革材料應用較為固定、單一,因其工藝水平及產量較低[1]。經過人們多年的研制及開發,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加工工藝漸漸和現代大工業接軌,且日益精細,產量獲得大幅度提升,均在設計中為皮革的應用提供了保障。例如:內蒙古是我國最大皮革生產地,因其極速發展所以促進設計中皮革材料的應用。
一件成功的包裝裝潢設計,可通過一定藝術形式實現對其藝術魅力的充分展示,且起到廣告性宣傳推銷作用,給人以美好的藝術享受,同時使人情感產生共鳴。如色彩設計上,要求設計者有良好的文化素養、廣泛的藝術愛好及敏銳的洞察力,使普通包裝裝潢設計具備哦較高藝術品味,同時善于應用色調等藝術因素,注重于超凡脫俗、細膩的設計。產品外包裝的魅力在于商品設計色彩及格調使用的最佳效果上,是設計家共同努力的目標,增強其藝術感染力及審美性。包裝設計廣為表現的是其必要列入設計的扎帶、捆繩、項目、套盒,以及繪畫形式、構圖、色彩、設計手法等,藝術處理需符合美學設計原則,且他們間均相互聯系。美的藝術需服務于現實生活,顯而易見,美的價值均蘊含于成功的藝術中,因美得想象及表達,以及藝術取材等均促成每一藝術作品的產生,是藝術內容構成的需要。且包裝設計的特點就是迅速傳遞商品信息,著重表現內在本質[2]。
形式的標新立異。通過一定的手段及組織結構表現出包裝造型設計,均構成特定的外在化的包裝造型形式。具有趣味意義的,會通過設計作品的具體情境知覺因素及觀賞者的習慣知覺定勢間的重合及交叉產生一定心理效應,對觀賞者產生一定的心理暗示。
仿生的設計手法運用。不管是無生命的山石,或者是工業元件等,最佳的表達趣味性途徑均為仿生的設計手法。消費者會被圖形所打動促成購買行為,設計者可賦予其無限的精神及想法。
夸張手法的應用。是設計者將事物的個性、特點有意識的進行超出實際的處理,給人以異乎尋常的感受,鮮明的揭示及強調對象的實質,增加現代包裝視覺感染力。
各種人造合成材料出現在當前信息化時代中,人們不再局限于單一材質及材料的使用,同時帶給設計師極大想象空間。因人們對天然環保概念的提倡,各種人造合成材料的出現,人們重新審視和運用起一系列天然材料。利用皮革材料的質感是現代設計產品所注重的。皮革材料的工具及加工工藝,在近些年幾乎無太大改變。且皮革的制作在多年來依舊選擇皮革制品的加工工藝形成及原有技術和工具兩種方式,形成兩種設計風格。
北方等皮革產地設計理念延續傳統,保留著手工制作的傳統民族技藝,設計風格較為粗獷;而南方代工很多國外一線品牌產品,選擇機器設備運用流水線制作,設計符合世界設計潮流,做工精細,設計理念新穎,有時尚細膩的設計風格[3]。但是兩種風格各有優缺點。我國有五千年燦爛文化,設計師需積極的結合起中國悠久的歷史民族文化傳統及國際先進設計理念,形成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設計理念,發展皮革材料的加工工藝,結合現代機器化生產及民族手工技藝的優點,促進設計中皮革材料的應用。
在設計產品中,皮革材質的應用形式并無太大變化。經結合我國民族文化設計風格,以及當代的設計理念和國外優秀皮革材料設計案例。應從下述幾方面進行探索:在形式應用上,人們常見產品的外觀可通過皮革材料所代替,例如像一些小家電產品的外觀,吸塵器和加濕器等。設計師可應用材料的柔軟觸感和透氣性,以及皮革材料特有的天然花紋,應用設計方法學轉變家用電器小商品類硬質材料的外觀設計,打破人們對其應用形式的思維定式。從材質對比組合上探索,通過質感、虛實對比等設計法則展開設計,混合應用兩種或三種以上材料,例如:皮革和金屬、皮革和木材等搭配。
在較長時間范圍中,皮革材料一直伴隨人類成長及發展,且在設計中不管是哪一年代均綻放璀璨的光彩。相信通過集合民族文化特色,堅持現代先進的設計方法及理念,在設計應用的舞臺皮革材料定會表現優勢,處處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