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宏慧,張明玉,岳燕霞
(漯河食品職業學院,河南 漯河 462300)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的物質條件。近年來,我國發生了許多有關食品安全的重大事件,如“注水肉事件”“毒膠囊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及“地溝油事件”等,這些涉及食品安全問題的事件無一不牽動著廣大民眾的心。當今社會,食品安全問題早已成為全國人民共同關注的焦點之一。為了保障食品的安全性,在食品生產過程中必須對食品進行相關的化學檢驗。因此,食品化學檢驗的相關技術人員必須增強食品安全意識,提高食品化學檢驗的準確度,為全國人民營造一個良好的食品環境。
在食品化學檢驗過程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檢驗方法不夠科學合理,導致檢驗準確度有所降低。很多時候,檢驗結果可能相對比較準確,但由于檢驗方法不科學,最終可能會導致結論錯誤,造成嚴重的后果。在對食品進行化學檢驗時,如果事先沒有具體全面深入分析食品樣品的性質及特點,就不能科學分類,也就不能進一步研究食品的化學成分。通常情況下,如果食品的性質不同,實驗室條件不同,那么檢驗方法也不相同。一般檢測人員會采用仲裁法,但如果是在對檢測結果存在分歧的情況下,也會采用第一法,同時,在檢測不同食品中某種成分含量的差異性時,檢驗方式也會有所不同。例如,檢測食品中的鈣含量時,應根據食品種類不同采用不同的檢驗方法,如果是牛奶,一般采取火焰法進行檢測,看牛奶中鈣含量是否為100 mg/100 g,但如果是檢測保健品膠囊中的鈣含量,則需要采用滴定法。
對食品進行化學檢驗,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就是樣品抽取與制備環節。在樣品抽取過程中,存在許多不科學之處:①很多時候檢測人員沒有對樣品進行隨機抽取,按照隨機抽樣檢查的原則,應該從各個有代表性的食品中抽取各個部分進行檢測。②樣品抽取的數量沒有達到檢驗標準。③取樣的工具清潔度達不到標準,各種有害物質可能已經污染了樣品,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在樣品制備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經常會出現檢測樣品不均勻的現象,這無疑影響了最終的檢測結果[1]。這就要求檢測人員在對一些液體類食品進行檢測時,檢測前必須充分搖勻,保證樣品是在均勻的狀態下檢測的;在對一些固體類食品進行檢測時,檢測前必須將其碾壓粉碎,然后充分混勻,保證其均勻性。
在食品化學檢驗過程中,當然離不開各種儀器與試劑,儀器與試劑選擇看似簡單,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依舊存在一些問題。在儀器方面,如果檢測人員沒有選擇能夠自動校正的儀器,那就會造成誤差,如果沒有注意到一些儀器不可忽略的特性,如蒸餾裝置的氣密性,勢必會影響檢驗結果。同時,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儀器避免不了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損,如果沒有對儀器進行定期檢查與維護,必然會影響檢驗結果。在試劑方面,很多時候檢測人員沒有意識到有些試劑是有保質期的,一旦過了保質期,就不可以使用,如標準的滴定試劑規定每兩個月更換一次。同時,在檢測食品中的化學成分時,食品的化學成分不同,其化學性質也不同,那么需要選擇的試劑種類以及試劑用量也不同[2]。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溶劑一旦存放時間過長,極容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因此檢測時需要重新配制試劑。
在食品化學檢驗工作中,檢測人員必須掌握足夠的專業知識,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然而,在實際檢驗工作中,經常會出現檢測人員不夠專業導致檢測結果不準確的現象。例如,在檢測啤酒的化學成分時,由于不同檢測人員所采取的滴定速度不同,導致同樣的啤酒最終的檢測結果不同,甚至差異還很大。
對食品進行化學檢驗,一般都需要在實驗室里進行。然而,由于沒有做到嚴格控制實驗室環境,導致檢測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誤差,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絕大多數情況下,檢測都需要在一定的溫度及濕度下才能進行,一旦沒有嚴格控制溫度與濕度,就可能使樣品的相關化學成分發生變化,最終影響檢測結果。
要想提高食品化學檢驗的準確性,首先必須選擇科學合理的檢驗方法,這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對策。因此,檢測人員務必在檢驗開始前就選擇好科學合理的檢驗方法,如上述提到的仲裁法、第一法、火焰法、滴定法,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的檢驗方法??傊x擇科學合理的檢驗方法,最基本的原則就是依據食品種類、性質等要素來選擇,以減少誤差,保證檢驗結果準確。
在樣品抽取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堅持隨機抽樣的原則,且選擇有代表性的部分進行隨機抽樣。其次,樣品抽取的數量必須達到檢驗標準,否則極容易影響檢驗結果。另外,注意保持抽取樣品工具的清潔度,避免有害物質污染樣品,避免外界環境對檢驗結果造成干擾。在樣品制備中,不論是液體食品還是固體食品,都必須保持樣品的均勻性,如果是液體食品,檢測前必須充分搖勻,如果是固體,檢測前必須先碾壓粉碎,再充分混勻[3]。
在選擇儀器與使用試劑時,操作必須足夠規范。在儀器方面,一定要選擇能夠自動校正的儀器,并注意一些儀器的特殊性質;同時,必須對儀器進行定期檢查與維護。在試劑方面,注意試劑的保質期,并定期檢查試劑,一旦發現試劑過了保質期,立即處理,避免日后不小心使用了過期試劑,影響檢驗結果。同時,區分好不同食品的不同化學成分與化學性質,根據成分與性質選擇試劑種類與試劑用量。另外,定期檢查一些容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溶劑,一旦溶劑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切忌使用,應該重新配制溶劑。
檢測人員是進行食品化學檢驗的主體人員,其專業素質的提高有利于檢驗結果準確性的提高。因此,相關部門應該重視檢測人員的專業素質,定期組織專業培訓,促使檢測人員不斷豐富自身知識儲備,提高專業技能。
在食品化學檢驗過程中,實驗室環境也非常重要。嚴格控制好實驗室的環境,如溫度、濕度等影響因素,有利于減少誤差,提高檢驗結果的準確性。例如,在進行容量分析時,需要把實驗室溫度控制在20 ℃,因為在20 ℃時容量法的分析檢驗值才能夠歸零。
提高食品化學檢驗的準確性,是我國所有檢測人員在檢測道路上始終追求的一大目標,只有在了解影響食品化學檢驗準確性因素的前提下,采取相應的對策解決問題,才能進一步提高檢驗結果的準確性。解決食品安全問題任重而道遠,需要每一個人付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