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廣磊,石文奇
(陜西國際商貿學院,陜西 西安 712046)
染織技術作為圖案至關重要的工藝分類,是傳統圖案的創新突破,對紡織服裝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也對傳統文化進行了有效傳播。在現代社會多元文化背景下,各類型圖案中形形色色的元素不斷豐盈著國人的視覺內涵,使得人們對染織技術的藝術鑒賞和文化審美品位開始逐漸提升。因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表現形式,使得染織技術與社會各個方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易產生神秘多變的風格,也有利于傳統圖案在服裝業方面的多樣變化,推動染織工藝藝術的不斷發展方向。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完善和改進傳統的染織工藝具有重要的傳承和發展意義。
絲綢就是染織技術工藝的結晶。染織技術工藝本質上指的是生絲與織物的精煉、染色、印花、整理四道工序。其中,精煉指的是生絲中色素、油脂、蠟紙、無機鹽和織物中的玷污物、漿料等各類雜質,通過化學或者物理的方法去除,因為這些雜質會影響后續的印染效果。染色指的是各類染料和精煉工藝處理過的生絲或織物樣品進行化學反應,上染各種各樣色彩的工藝。印花屬于染織技術工藝四道工序中最重要的程序,主要是將染料按照設計好的花色印在織物上的一種工藝,特別是將傳統的圖案展現在織物表面上,實現藝術形式與技術工藝完美結合,給予著裝者獨特的藝術氣息,提高人類生活質量。整理是最后一道工序,采用機械消除前面工序留下的各類問題,同時用化學整理的方法給予織物柔軟、防縮、防皺等各類問題,使得面料不僅適合穿著,拓寬面料的消費領域。
服飾圖案是通過各種藝術加工方法,將圖案紋樣、色彩、工藝美術品按照一定的表現空間運用到服裝鞋帽飾品等飾物方面。其特點表現在實用、裝飾、藝術及表現手法多樣,但也受材料、工藝、風格等方面的制約。
(1)刪繁就簡的藝術手法:對自然界中形形色色事物的特點形象進行高度歸納概括,用凝聚精練的手法進行藝術加工與裝飾,使得圖案的紋樣形象特征符合大眾審美理念,圖案的表達思想反映自然界事物的特征形象。
(2)夸張手法:用極度夸張的手法將紋樣形象特征進行藝術加工創造,最終形成具有個性化、特色化的特異圖案,符合大眾審美心理趨勢。
(3)重構組合手法:把具象的和抽象的不同紋樣形象組合起來,挖掘彼此之間各個事物的特征與優點,使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技術使其完美結合,成為新的圖案藝術造型,給予人類更多的寓意和象征。
服裝服飾中傳統圖案的變化、分類運用在染織藝術設計中尤為重要,決定著服裝服飾產品的市場研發方向。如何使二者完美融合,滿足市場所需,是服裝設計師綜合運用美學原理、色彩、肌理來表征圖案的價值,讓傳統圖案成為服飾品時尚與個性的代名詞。
服裝服飾圖案在染織技術工藝中表現是否協調,和諧,很大程度是依據人類的視覺來感受的。例如,直線給人的感覺是正直、簡潔、大方,而曲線給人以飄逸、柔合的體驗。設計師對圖案進行藝術加工時,注重想象力與時尚、科技等元素的結合,凝結人體的形象表現,同時注意變化元素的解構與組合,體現形式美的意境感覺,制作出突出大眾流行的圖案樣式,實際上這也是每個時代經典的服裝款式圖案的提煉挖掘過程。
視覺美原理在服裝服飾圖案中表現是淋漓盡致,特別是個性化、特異化的服裝圖案來吸引眼球。特別是服飾設計時,對女性身體上的一些不足部分,通過圖案的特征進行掩蓋,產生視覺美。例如,一些服裝在女性腹部、腰部中采用曲線圖案,符合人體結構特征,同時配合立體裁剪設計,運用各類層疊花型圖案從視覺上遮擋腹部大,腰粗等形體上的不足,特別是各類旗袍的設計。
色彩的運用是染織技術工藝中最重要、也是最復雜的環節。服裝服飾圖案色彩運用的巧妙,可以營造好的氛圍,使人對美的感覺提升。例如,在服裝服飾空間裝飾色彩運用方面,用各類對比色、同類色、臨近色、互補色構圖,整個設計給人會更多的浮想。
肌理的運用是染織技術工藝中一種獨特的表現手法。例如服裝服飾圖案中,毛毯、毛衣、纖維藝術品本身就帶來朦朧感,使得面料呈現變幻莫測的色彩感和視覺上獨特的造型感,具有具象和抽象雙重韻味,無形中就給設計師帶來天馬行空的設計靈感,借助其簡單別致的藝術效果,二次及多次進行再造。
作為傳統的染織技術工藝,其本身就是一種圖案語言,是我國古代先民的智慧結晶,理應隨著國際化環境下走出國門。近些年國外設計師對中國獨特的圖案元素逐漸青睞,并借鑒運用到各類型的設計中。
針對國內的服裝設計師,要以服裝產業的發展為基礎,對現有的染織技術工藝在升級、再改造、再加工使得傳統的圖案更多的應用到我們自己的服裝方面,并將中西方文化在設計中進行交融,使得服裝服飾圖案既有民族的精華工藝傳承,又跟隨世界的潮流步伐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給予服裝服飾品設計人情化、國際化,推動國人審美意識和鑒賞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程雪.染織工藝在皮制服裝圖案中的傳承與發展[J].染整技術,2017(8):64-66.
[2] 張晨.傳統圖案在染織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6):92-95.
[3] 崔英杰.傳統手工染織圖案在現代紡織中的傳承與創新應用[J].染整技術,2017(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