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田利
(云南財經大學,云南 昆明 650000)
區塊鏈的核心在于用技術創造多方的信任機制,這是一種全新的信任機制,解決數據、物、人、資產的可信問題。在促進跨機構、跨個體的高效協作方面,區塊鏈信任機制可以提供很好的基礎。目前區塊鏈還沒找到大規模商業應用場景。近期出現的ICO、“空氣幣”、區塊鏈寵物等熱潮,反映出區塊鏈仍然停留在炒概念階段。區塊鏈技術的大規模商業面臨多個挑戰。
一是安全。算法安全、系統安全、協議安全等方面均存在被攻擊的可能,而去中心化的商業模式下,沒有中心化的兜底方式來承擔責任。二是信息保護。敏感信息和商業機密的信息保護訴求和多方參與共識之間需要找到有效的技術解決方案。三是交易性能。多方共識的交易效率較低,特別是隨著節點數目增加,效率下降更加明顯。四是激勵機制。需要有效的激勵設計來解決上鏈多方的利益協同和分配等問題。
而區塊鏈發展的難點在于:(1)無法達成共識;(2)理念去中心化而市場中心化。“行業的發展和創新都要為化解風險、嚴監管讓路。”
雖然區塊鏈被認為將改變未來,但目前幣的關注度遠大于鏈,而財富效應開始讓幣圈和鏈圈形成共識。全球有1900種數字代幣,數千個項目在ICO,這些泡沫導致2018年大量新幣破發。對于未來數字貨幣市場的表現,主要是“快牛慢熊、波動常態、投機為主流”3個特征。
“用數學的方式解決決策問題,用多中心方式解決對賬效率問題,用全球計算機的力量解決安全問題”。因此區塊鏈將在金融、存證、版權、游戲、未來資產上鏈等方面落地,最終讓全世界的機器走向共識。
在對加密貨幣投機市場的非理性繁榮背后,金融體系中存在著許多廣泛意義上的重大轉變。事實上,區塊鏈技術只是顛覆金融市場的最新一波創新。
舉例來說,以云計算為中心的“移動優先”業務模式的廣泛采用,顛覆了傳統的金融模式,即可信任的中介管理交易的每個方面,它為確保市場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而收取一定比例的費用。相反,我們有Venmo這樣的公司運營的更分散網絡,它可以消除許多傳統的銀行管理費,僅收取較低的費用。
(1)未來的貨幣將需要新的信任模式
在20世紀的金融市場中,信任來自于機構——銀行、經紀公司、證券交易所、保險公司和政府,它們共同確保了它們所監管的交易的可靠性。然而,在21世紀,分散的交易所和平臺使得在沒有中央機構監督的情況下,在陌生人之間進行交易成為可能。
區塊鏈的倡導者喜歡將其描述為一個不需要信任機制的市場,但它實際上仍然需要參與者對某些東西給予信任。只是它們不需要信任某個機構來確保他們交易的完整性。在新的貨幣體系中,我們需要能夠信任:交易本身、支持它的加密貨幣系統以及底層基礎設施。
在許多情況下,我們還需要信任交易另一方的身份。除了加密貨幣的狂熱粉絲之外,大多數交易實際上并不是完全匿名的。例如,如果你要支付Netflix賬單,需要保證它確實是在接收費用的Netflix。
(2)確保安全需要透明和無縫
信任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可靠的身份驗證。我們需要有這樣的信心,即我們選擇使用的金融系統不會發生像Equifax那樣嚴重的數據泄露問題。而且,當黑客攻擊不可避免地發生時,系統能夠以有效和及時的方式作出回應。
然而,這種程度的安全性還未成為現實。我認為,越來越多的金融科技公司需要考慮啟用我所說的“隱形安全”機制,即安全(和身份驗證)發生在透明條件下,例如消除在云端的威脅。一個公司的安全團隊需要密切關注這些威脅,但是不需要經常提醒說:檢測到入侵,已經阻止入侵行為。
(3)對監管合規的需求并沒有消失
政府不會放棄作為信任來源和透明度保證的角色。在2018年,我們可能會看到,隨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重申其在這一領域的影響力,加密貨幣初創公司將面臨監管問題。
有些區塊鏈初創企業能夠抵御這種監管,聲稱他們實際上不出售證券。但可能許多ICO會受到更嚴格監管,因為整個行業“沒有看到很多監管規則”。
另一方面,在區塊鏈ICO之外,許多金融科技初創公司已經處于良好的監管狀態。金融科技公司創始人在不擔心合規問題的情況下創建公司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4)匿名和信任之間的緊張關系將會繼續
區塊鏈技術的一大吸引力在于它所承諾的匿名性。以比特幣為例,它實際上更像是假名身份。在某些情況下,執法部門已經成功地與非法行為的實施者建立了聯系。但在其他網絡中,比如Monero和Zcash,匿名性更強。
人們如何平衡對匿名的渴望和對信任的需求?正如我上面所提到的,交易的另一方身份往往很重要。銀行監管通常要求公司“了解你的客戶”。關于加密技術,你可能想知道你得到的錢是來自網絡罪犯還是流氓國家。
撇開法律問題不談,有時候交易雙方確實想要把組成區塊鏈的某人ID與他們的“真實世界”身份或其他可信賴身份標識聯系起來。比如支付Airbnb租金或Craigslist上某些項目的費用,你要確保你的錢流向了那些真正賣東西的人。但這是一個尚未解決的問題。
最終,你可以期待大量的金融創新成為金融科技行業的前沿,這將在未來一個世紀重塑貨幣的本質。很難預測哪些創新會勝出,哪些創新會被淘汰。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對信任的需求不會消失,這意味著我們需要不斷改進安全、認證、身份認證以及合規模式。
參考文獻:
[1] 章睿.數字貨幣技術不可離經叛道[N].中國財經報,2018-03-20(005).
[2] 劉少石.解讀區塊鏈[J].檢察風云,2018(0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