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竹
(東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行政職能界定不科學,管理層級偏多,管理幅度缺少大數據分析,影響管理效能提高。目前,我國仍然實行五級(中央、省、市、縣、鄉)行政管理層級,層級明顯偏多,每個行政管理層級的管理幅度與人口差異較大。以縣為例,有的縣域面積超過 10000 平方公里,有的縣不足 1000 平方公里;有的縣人口超過 100 萬,有的縣人口不足 5 萬;有的縣是交通樞紐,區位優勢突出,經濟發展較快,有的縣是民族地區,交通欠發達,經濟發展慢。面對如此情況,如果用同一種模式或相同的層級管理不同的幅度,勢必影響行政效能的提高,影響行政管理資源的合理配置。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雖經過多輪行政區劃調整和機構改革,但現行的管理層級與職能仍然存在職能不清晰、界定不科學的問題。特別是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時期,計劃經濟時代很多管理手段仍然被沿襲,政府管了很多不該管的事。進入市場經濟時期,行政層級過多現象依然存在,行政機構職能界定還沒有厘清。很多政府部門和工作人員,還不能適應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人為存在“一切以紅頭文件和領導意圖辦事”的觀念,與人民群眾的期盼和市場經濟的要求相差甚遠。政府職能還沒有真正轉變到以市場配置資源為主的軌道上來,各類行政審批事項仍超過上千項,還沒有做到通過大數據的運用和分析對行政管理資源進行高效配置。
互聯網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特別是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和推廣,迫切要求行政管理層級和幅度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但在實際工作中,有些公職人員不會運用信息技術,不知道大數據概念,更不知道如何運用大數據,對很多類似的行政管理模型更是不知其所以然,影響了行政效率的提高。這種狀況如果任其發展,不僅使公職人員隊伍建設落后于時代,而且使行政管理水平落后于科技快速發展的步伐,使行政管理公職人員不能迅速融入大數據時代,影響行政管理效能提升和“兩個一百年”目標的實現。
依法明確行政職能,法無授權不可為,以適應現代管理需要。推進行政管理幅度和管理層級改革,最重要的是依法明確行政職能,對政府機構設置統一進行大數據分析和規劃,真正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目前,重點是按市場經濟規律轉變政府職能,按照中國融入世界經濟大循環需要確定職能,按照法律要求下放職能。部門設置要精、少、并,凡交叉的要合并,凡應交給市場的還給市場,一切以提高行政管理效能、轉變政府職能為前提,確定政府行政管理層級和幅度。
改革現行人、事、財權管理分離模式。人權、事權、財權實行統一管理模式后,讓更多的行政職能部門既有人權、事權、財權,又能更好地擔當經濟社會發展的責任。要通過大數據實行報表制監管,減少人為的工作檢查,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利用大數據功能,對縣級政府實行行政部門綜合制,不必與上級部門一一對應。中央部門機關要減少對下級部門的發文、通報、評比等,原則上中央機關到省,省級機關到縣,各類指導和檢查一年不超過兩次,以保證下級部門集中精力抓好民生和經濟發展。發到縣級的各類文件,一年不超過 50 份。縣(市)直接面對城鄉居民,是我國基層政權的平臺和載體,它的一切行為要依法行使,而不以部門文件為依據,真正做到一切以法律為準。
利用大數據制定和完善公職人員的社會保障體系,形成能進能出的社會氛圍。目前,我國有 600多萬公職人員,相對于 13 億人口的管理幅度而言,比例不算高,但是公職人員進出渠道十分單一,要么只進不出,要么犯錯誤被開除,沒有自由選擇權。要通過大數據的分析,制定科學合理的薪酬政策,實現公職人員與其他人員的社會保障待遇逐步銜接,避免形成“兩種階層、兩種待遇、兩種結果”,避免公職人員離開公職后無謀生之技,在崗位上,為了生存,即使工作不愉快,也不愿放棄公職的“惡性循環”。要通過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健全公職人員能進能出的制度安排,從實際的“終身制”逐步邁向聘用制,給每個社會成員創造服務公職、實現個人價值的均等機會。
從實際出發,不搞“一刀切”。中國地域遼闊,人口多,民族眾,經濟發展不平衡,不能照抄照搬發達國家的治理模式和方法。在大數據來臨時代,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既需要改革和創新,又要從中國實際出發,不搞一刀切。要形成符合中國特色的行政管理層級與幅度,使行政管理更好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穩步推進,不能操之過急。利用大數據,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既要學習和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又要使我國優良傳統得以傳承發揚。我國 2000 多年來國土疆域沒有像其他國家那樣分裂和散化,其中必有奧妙之處,要利用大數據把這個奧妙之處進行提煉和固化。依靠大數據的分析依據進行行政管理改革,既不能操之過急,又要穩步推進。
注重發揮地方積極性。我國東西南北相隔5000 多公里,僅海岸線就有 1.8 萬公里,不同省(市)、不同地區,都有不同地方特色的智慧。因此,行政管理層級與幅度的改革,既要考慮不同地方的自然因素,又要充分發揮地方積極性,這是大數據時代我國進行行政管理層級和幅度改革的出發點和立足點。
兼顧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推進行政管理層級與幅度改革,必須兼顧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要堅持發展是行政管理的第一要務,這種發展必須是科學的、持久的。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行政管理層級與幅度也要與之相適應,許多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矛盾,要通過大數據進行分析、研判、解決。要按照中央提出的調結構、穩增長、促改革、惠民生的思路,把行政管理改革和國家治理現代化有機結合,在法治、科學、健康軌道上運行,真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參考文獻:
[1] 秦江.我國地方行政層級設置優化研究[D].江蘇:南京大學,2014.
[2] 楊偵.行政層級結構中市轄區一級政府改革研究[D].貴州:貴州財經學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