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珺
(河南省澠池縣農業畜牧局,三門峽 472400)
在種豬場繁育方面,主要涵括種豬繁育指標與種豬純種核心群2個方面的內容[1]。首先在繁育指標方面,其是出于滿足豬肉食品市場的需求,且保證豬肉質量的條件下被提出的指標,可以體現在種豬體形、種豬蹄狀和種豬乳頭數量等多種外觀形狀指標上。一般而言,要生產高品質的豬肉,就需要滿足上述繁育指標。其次在種豬純種核心群方面,該核心群的建立能夠為養殖場的技術人員提供參考依據,從而結合實際情況而制定科學合理的種豬健康養殖方案。因此,在建立該核心群時,需要選好種豬的優良血統與種豬個體,并對其養殖過程進行詳細的記錄,然后建立起滿足目的要求的種豬純種核心群。
要提高種豬養殖質量,首先需要保證其生長環境與其養殖標準相符合。因此,需要保證通風良好、采光合理、干凈衛生。若有條件,可以為養殖場安裝自動喂食系統,以統一規范化的喂養方式來保證種豬處于良好的生長狀態,同時保證其具備充足的營養。在養殖場內還可以安裝自動清糞機與恒溫床,以現代科學技術完善種豬的養殖環境,提高豬仔成活率。另外,也可以設置環保豬圈、滅菌器、限位欄、流風機等等多種現代化設備,以營造科學化水平高的優良種豬養殖環境。
完善的種豬養殖體系可以為種豬的健康養殖提供規范化的支持。首先,制定進場的規范流程。即要求飼養人員在進場前,更換其衣物,并徹底消毒,再進入飼養區。其次,制定并落實單向流動制度。在這個方面,需定期進行飼養討論會議,對飼養中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與總結,為建立完善的種豬養殖體系提供依據。最后,建立種豬個體養殖檔案,需要包括種豬品種、配種情況、取經頻率、取經時間、豬仔生長狀況、種豬疾病情況、實際飼料用量等等。
科學精準的飼養方案能夠為種豬的繁育與生長提供準確的營養配比,要求養殖人員從種豬的實際生長特點出發,對無公害的飼料營養添加劑和飼料進行營養分量的科學配置,控制飼料中摻入的營養添加劑與中草藥比例,以提高種豬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增強其免疫力,降低種豬疾病感染幾率,從而為疾控打下基礎[2]。而這個目的建立在種豬攝取了足夠營養的基礎之上,比如飼料中含有充足的酸制劑、微生態制劑、寡糖以及生物活性肽等等;又比如針對懷孕母豬添加分量為3%的中草藥、天然免疫添加劑以及苜蓿草等,既保證懷孕母豬的營養,又促進其消化,還可以提高母豬的免疫力。因此,科學精準的種豬營養飼養方案可以在極大程度上保障種豬的健康生長。
種豬很容易患上多種疾病,要求養殖人員結合種豬的生長狀態而為其及時接種疫苗,以有效提升其體內抗體水平,增強其免疫力,利于抵御豬群季節的多種流行病。在選擇疫苗時,需全面考慮疫苗的種類,盡可能涵蓋所有種豬流行病,在最大限度上預防種豬疾病。同時也要保證疫苗自身的接種質量,確保其接種后可以給種豬的生長帶來積極的影響。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疫苗的接種間隔期應該根據規定要求來決定,禁止同一時間對種豬進行多種疫苗的接種而為其帶來不必要的不良反應和身體危害。因此,種豬養殖場的相關人員應該做好合理的定期接種工作,以提高種豬生長過程中的疾病防控效果[3]。
除了對種豬接種疫苗進行疾病防控,還需要在出現病豬的情況下,做好健康種豬與病豬的隔離工作,避免健康的種豬感染到病豬的疾病。在疫情發生的情況下,需要對健康種豬進行檢查,確保其處于良好的健康生長狀態,并為其進行疫苗接種,避免在隔離狀態下再次出現病豬。同時,要對病豬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根據獸醫的準確診治,對病豬進行科學用藥。另外,要對豬場的豬舍實施徹底的清潔與消毒工作,滅殺疾病病毒。全面做好種豬疾病的防控與治療工作,能夠減少種豬場的經濟損失,并提高養殖經驗能力。
總而言之,種豬場應該對種豬繁育及其健康養殖疾病防控技術給予足夠的重視,并在飼養過程中嚴格落實,利于提高種豬場的種豬成活率、繁殖率以及抗病能力,既保障了豬肉的高品質,也保障了人們的食用安全,還推動了種豬養殖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1] 潘向榮.種豬繁育及健康養殖關鍵技術的應用[J].吉林農業,2016(1):91.
[2] 呂景福,陳橙,劉興建,等.種豬場健康養殖疾病防控策略[J].湖北畜牧獸醫,2015,36(3):19-21.
[3] 朱強.種豬的繁育及健康養殖技術的應用分析[J].獸醫導刊,2017(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