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蒼溪縣高坡鎮畜牧獸醫站, 蒼溪 628440)
導致豬群發病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豬群的混合性感染以及繼發性感染,不僅大大提高了豬群的發病幾率,同時還增加了豬群的死亡率,增加了養殖戶的資金投入,加大了養殖戶的養殖風險,造成了經濟損失。并且現在我國各地的生豬養殖場,各種新增的臨床病例還在不斷地增加,所以要做好相關的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不必要損失的出現[1]。因此,要積極的針對豬病發病的原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切實做好養殖場的管理、免疫以及消毒等工作,針對豬病高發的季節,要做好復雜豬病的防疫工作,進而確保豬群的健康。
就目前而言,在豬發病之前,無法確定引起住發病的核心病原具體是哪一種的,但是根據以往的豬群發病原因以及臨床經驗來看,引起豬群發病的主要病源有繼發性感染、混合性感染等等,但是也不能保證不會出現因為病毒變異而引發的疾病,所以在之前要提前做好預防,不管是普遍的原因,還是新的病毒變異,或者是一些比較常見的病毒或是細菌,如HCV、PCV2等,都要進行都要有對其進行預防的意識,還要有一定的預防措施。
對豬群進行良好的疾病預防,除了認為的預防措施之外,最好能夠提升豬本身的免疫力以及抗病能力[2],這也是進行預防的重點之一。尤其是對現在已經發現的病毒以及細菌感染,如對PCV2和PRRSV感染的預防,這是比較重要的兩種疾病感染源。因為這2種疾病一旦感染,不僅能導致養殖場的生產量大大降低,同時,還能對生豬本身的免疫系統造成破壞,極大的降低生豬的抗病能力。另外,這兩種感染還會引發豬群的其他各種病癥的產生,是主要的誘導因素,所以要重點預防。
復雜多變的呼吸系統疾病,是造成豬場今年估計損失最為嚴重的疾病。引起生豬呼吸系統疾病的原因有很多,如細菌、病毒以及支原體,這是主要的病原體。另外還會有一些其他的致病微生物,同時,如果在飼養管理的過程中一些不好的方式,不科學的方式也會導致生豬感染呼吸系統疾病,并且還會是繼發性以及混合性的感染。因此,現在生豬養殖場在進行必要的預防時,其預防的重點往往會是將病毒性疾病作為重點預防對象,但是對于感染細菌性疾病的預防和控制會經常忽略,并且在管理方式上也不注重加強。一旦豬群對病毒性感染等疾病的抵抗力減弱,感染上病毒性疾病,很容易引發混合感染以及繼發性感染,所以在預防措施上要注重綜合性預防。
首先,作為養殖戶,對于豬疾病的認識要加強,在發生疾病時,作為生豬的直接接觸者要沉著的應對。另外,豬群容易發病的季節大多在秋冬季,因此要積極的加強在秋冬季節的管理強度。另外豬感染病毒患病的時候,大都會出現發熱的病癥,但是現在我國的豬病發病因素,并不是人畜能夠共患的病毒或是病種,也并不是非洲豬瘟的病毒,因此是不會傳染給人類的,所以飼養人員大可放心,要積極的投入到飼養管理當中。總之就是秋冬季節的發病幾率是比較高的,要著重做好各種疾病的防控工作,并沉著應對。
另外,生豬養殖場與養殖場之間要建立相關的信息溝通渠道,要確保養殖戶之間的信息交流要健康而及時。這樣一旦發現異常,能夠及時地進行處理、控制。同時還要及時的傳達給其他的養殖場,并及時的反映給相關的疫病監督機構,為在第一時間做好防控措施的規劃和施行提供信息渠道,進而做好相關的消毒、隔離處理,對于病死的生豬要進行無公害化處理。
為了防止豬疫情的再次擴散以及傳播,或是進一步交替感染,要積極的做好相關的生物檢措施[3],對于已經患病的生豬或是已經制成產品的豬肉制品,都要進一步強化生物安全檢測,還要積極地強化飼養管理,做好隔離和消毒工作。
積極地做好豬群的四眼管理,就要積極地保證豬舍環境的安全、衛生,還要做好相關的消毒以及保溫措施,對于消毒工作要按時定期進行。另外還要根據實際情況,適當降低豬群的飼養密度,對于生豬的飼料也要保證營養的均衡,進行科學化養殖。最后要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積極的進行疫苗防治,確保免疫工作的扎實有效,最大限度地降低豬群發生應激和疫病的機會。
總之,生豬養殖要積極的做好相關的疾病預防工作,從疾病的預防,到飼養管理的強化,要做好每一步,不斷提高豬群的抗病原能力,減少疾病的發生,進而有效地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為廣大民眾提供安全放心的豬肉。
[1] 進東.當前豬病預防控制的重點措施及策略[J].農家科技,2015(5):112.
[2] 任裕其,王連想.當前豬病預防控制的重點措施及策略[J].廣東畜牧獸醫科技,2006,31(6):3-6.
[3] 楊敏.當前豬病預防控制的重點措施及策略[J].吉林畜牧獸醫,2015,36(8):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