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天峻縣畜牧獸醫工作站,天峻 817299)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餐桌上的各種肉類食物越來越豐富起來,豬肉和牛肉作為傳統的主要肉類,受到了大家越來越多的歡迎。作為主要肉食來源之一的牛肉,由于需求水平日漸提高,對肉牛飼養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現代農業技術的不斷進步,各類養牛場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養殖戶通過提高牛的養殖規模,達到適度的養殖規模,以保證牛養殖業的經濟效益。不過,常言道,有利必有弊,雖然牛養殖在適度規模養殖的模式中提高了經濟效益,但是由于牛養殖的規模增長,導致一些傳染疫病在牛養殖中的發病了日益提升,可能會對養殖戶造成重大損失。所以,對于適度規模的牛養殖,對疫病的提早防范、盡早識別、及時治療、杜絕后患就變得異常重要。
作為我國主要的肉類消費品之一,根據統計,牛肉的需求量在我們呈現逐年遞增情況。根據報告,我們目前已經成為了世界上3大消費牛肉的國家之一,每年人均的牛肉消費量在全世界范圍來看遙遙領先。
同時,依靠著先進技術的發展和信息化的普及,適度規模的養殖場無論從成本支出,還是管理效能,都是過去不能比擬的。比如,一個適度化規模的牛養殖場,由于使用了電子信息化的共享模式,以及養殖場管理智能化,對職工數量的要求對比其他常規養殖場會有較大的降幅,節省了大量開支,同時,由于智能化的使用,使得養殖場在相同的支出范圍內,可以創造更大的價值。這也是為什么牛養殖業在近幾年呈現出大公司兼并小公司,集中度提高的原因[1]。
雖然牛適度規模養殖可以提供養殖的經濟效益,但是這種經濟效益其實不是非常可靠的經濟消息,從長久來看,由于養殖規模的提升,導致牛飼養過程中出現疾病的情況同步增加。
根據調查,上述牛規模養殖可能出現的疾病包括普通疾病和傳染疾病。普通疾病包括中毒、感冒、腸胃炎癥等,這些主要是由于牛的抵抗力下降導致出現的疾病;傳染疾病包括口蹄疫、結核病等。其中,以口蹄疫的發病更為快速,范圍更加廣泛、造成的損失更加嚴重。
牛養殖場的管理水平,會直接影響到疫病的發生概率和嚴重程度。通常來看,疫病發生大多會通過水源、空氣、接觸來傳播。如果管理水平不高,沒有提前準備應急方案,或者在養殖場的日常管理中存在漏洞,那么在發生疫情的時候,相關人員就無法在最短的時間做出正確有效的選擇,導致疫病的不可控。因此,可以從養殖場的全封閉式管理入手,從根本上解決由于人的關系導致疫情發生的可能性[2]。
接種疫苗是最高效的一種抑制牛養殖過程中出現疫病的方法。首先,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疫苗產品,這樣可以保證藥效。同時,還要對牛養殖過程中的各個時間節點進行監控,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最合適的疫苗,有的放矢。而且,養殖戶也要從自身找問題,不要由于自己的原因導致疫病的出現,比如有的養殖戶為了保證牛肉產量,可能會給牛注射生長劑或是保健藥品,有可能會導致牛的免疫力出現問題,如果這個時候病毒趁虛而入,那么疫病注射也無濟于事。
對于牛養殖場的周邊環境,是保證疫病被消滅在萌芽狀態的最有力武器。首先,養殖場的選址一定要慎重,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水資源,空氣質量等;其次,對于養殖場內部的衛生也要加強重視,因為很多傳染疾病都是通過糞便來傳播的,而養牛從根本上說,很有可能通過糞便來把疫病傳染到整個養殖場[3]。
除了上述的常規方法,近年來也涌現出了一大批新思維、新思路的方法。比如考慮日常給養殖場內部和周邊消毒,這樣可以減少一些霉變情況發生的概率;另外,關注牛的生長情況和天氣情況的關系,如果在牛的生長發育期,遇到了寒冷等不利天氣,為了提高牛的免疫力,可以考慮增加調配食料等方式。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牛的規模養殖雖然可以提高養殖的效益,但是對養殖場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管理不到位,產生疫病,可能損失的就是整個養殖場的效益。
[1] 韓忠令.牛適度規模養殖的疫病防治分析[J].當代畜牧,2014(35):26-28.
[2] 陳思云.解析規模牛場養殖的疫病防控[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4(9):144-145.
[3] 張明峰,張喆.規模化養牛場疫病防治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牛業科學,2010(3):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