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平度市畜牧獸醫局,平度 266700)
據測定:10羽肉雞每天可產生13 t糞便,5000頭生豬可產生26.5~51t糞便。動物糞尿中含有大量的BOD5物質。并且畜禽從飼料中以蛋白質形式攝入大量的氮,排出后造成污染;牛、羊等反芻動物除產生糞便外也產生大量的甲烷氣體。糞尿污水中殘存的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物質發酵后,會產生大量的臭味氣體,連同分泌物氣味,惡臭物質可達230多種[1]。由于相當一部分養殖場(戶)規?;潭炔桓?,位于村內或村周圍,將糞污直接堆放或排入溝渠河流,其污染狀態呈空間性和立體性,不僅污染了大氣環境,還導致畜禽易患呼吸道疾病,濃度高時可發生中毒、甚至死亡,影響畜禽生長和畜禽產品質量,惡臭氣味嚴重影響鄰里和周邊群眾的生產生活。
一年產一萬頭商品豬的養殖場采用漏縫地板方式飼養,污水排放達200~300 m3每天,且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和病原體,其中COD高達10000~12000 mg/l,BOD9500 mg/l,總氮量接近30 g/l;直接排放進入溝渠、河流、水庫或是存放處理不當讓雨水沖入水體,高濃度有機廢水會大量消耗水中溶氧,同時含有的氮、磷造成水富營養化,會導致水生動物的死亡,破壞了水體生態平衡。人畜若長期飲用會引起中毒,直接危害人類和畜禽的健康。
畜禽糞便還田是目前處理的主要手段,合理使用可改良土壤特性促進作物生長。但是未經處理連續大量使用會造成作物損害,造成土壤板結,透氣、透水性下降,同時使土壤中某些有害元素釋放引起危害。
畜禽糞污中含有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蛔蟲卵等大量病菌和寄生蟲,會造成人畜疫病和寄生蟲病的爆發,危害人體健康和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根據化驗分析,每毫升污水中平均含100萬個致病菌;尤其是炭疽病、布魯氏病等這些人畜共患病菌,不嚴格控制后果會很嚴重。
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藥是最主要的獸藥殘留,從而造成環境中獸藥殘留。Kcbeckere(1982)報道:鏈霉素、土霉素在環境中易降解,但濃度高時需要6個月才能降解完,桿菌肽鋅在有氧的條件下完全降解需3~4個月,在無氧環境中,降解所需的時間更長[2]。 抗生素在畜產品中殘留以及造成的耐藥性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備受到關注,抗生素可通過泌乳和產蛋過程而殘留在乳、蛋中,從而廣泛地在畜產品中殘留。目前,在實際生產中超范圍、超劑量、不執行休藥期等現象仍然存在。
加強宣傳,將畜禽養殖污染的嚴重性進行大力宣傳,提高養殖戶環保意識,加強對養殖污染物的綜合治理和利用。構建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長效機制和體系[3],做到不買賣、不隨意丟棄,降低病死動物對環境的影響,從而減輕和消除養殖業對環境的污染。
以養殖項目備案、城鄉土地規劃為基礎,統籌規劃養殖區域,遠離河流、水庫等飲用水
源地,距離學校、廠礦、居民區等,不得少于500 m。
結合國家惠農政策、養殖業項目扶持及標準化、規?;痉秷鼋ㄔO,對新建、改建和擴建的畜禽養殖場,合理布局,按照建設配套的糞污處理設施和辦理環保審批手續,凡是不符合環境影響評價標準的,實行一票否決制不予以享受國家補貼扶持。
發展養殖小區,推行“退戶進區”工程,實行“六統一”管理模式,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灘等建設養殖小區。以林帶隔離,場內種植花草凈化空氣,還可起到防疫的良好作用。
添加飼用酶制劑可提高飼料的利用轉化率,能減少畜禽糞便中的N、P含量,保護水體和土壤免受污染。諸多研究表明,日糧中添加植酸酶,可以提高家禽和豬飼料中植酸磷的利用率,從而可以降低日糧中無機磷的添加量,可使磷的排泄量減少20%~50%。
養殖場應當設置與養殖規模相適應的糞污處理設施,對污物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畜禽糞便被雨水沖刷、溢流。鼓勵糞便生態還田,或者用以生產沼氣、制造有機肥料、制造再生飼料等,有效減輕環境壓力。
[1] 袁優明,袁滿嬌.養殖業對環境的污染及防治對策[J].湖南畜牧獸醫,2011(1):7-8.
[2] 崔學良.降低養雞污染的日糧營養調控措施[J].飼料世界,2004(2):21-22.
[3] 馮華兵.建立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和監管長效機制的建議[J].中國動物保健,2017(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