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庫車縣畜禽品種改良繁育中心,庫車 842000)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重要的草原牧區之一,近些年,隨著國家政策和資金投入力度不斷加大,新疆畜牧業迎來了全新發展機遇。新疆自治區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不斷加大畜牧產業結構調整,科學利用草場,對農牧民群眾進行繼續教育培訓,使得本地區畜產品總量持續上升,農牧民經濟收入水平進一步提高,生產積極性進一步加大,帶動了地區經濟建設和農牧業發展。但目前新疆畜牧業發展過程中依然存在草場退化嚴重、畜產品結構不合理、缺少龍頭企業帶動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就需要我們進一步采取措施將其解決,以促進地區畜牧產業更好更快發展。
新中國成立以來,新疆自治區草原畜牧業牲畜數量持續增加,在草原面積基本固定不變的條件下,草地資源所面臨的牲畜承載壓力越來越大。過量、超載放牧使得草地資源得不到有效的休養生息,草地植被覆蓋稀疏,草層變低,優質牧草資源逐漸減少,有毒有害雜草不斷增加。超載放牧,過量放牧,造成草地嚴重退化和沙化,草畜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新疆自治區畜牧生產能力方面名列前茅,但是在畜產品加工方面,尤其是深加工能力和市場需求不對稱。現階段地區畜牧業經營模式依然采用小農經濟模式,自產自銷。畜牧產品深加工方面的大型龍頭企業較少,和內蒙古自治區以及山東省相比存在較大差距[1]。現階段新疆畜牧產品外出銷售比例較低,并且畜牧業中初級生產量大于次級生產量,難以發揮畜產品應有的產業價值,使得農牧民經濟收入水平一直難以提升。
近些年來,新疆各地區在畜牧產業發展中培育了一些規模化養殖企業,這些企業對本地區畜牧產業發展起到了一定的帶動作用,但依然存在不少突出問題。首先,畜牧業龍頭企業數量較小,難以帶動農牧民群眾發展規模化、集約化養殖,市場拓展能力不強,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差[2]。同時企業科技含量比較弱,輻射帶動能力不強;其次,扶持發展龍頭企業的相關扶持政策和優惠措施沒有落實到位。目前畜牧業經營模式依然以家庭小規模分散經營為主,飼養規模較小,產業化程度較低。在這種模式下,所生產出來的畜產品市場競爭能力較差,缺乏帶動力。
結合現階段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圍繞本地區畜牧業發展勢頭進一步調整種植業結構,促進種植業,由單純的糧食種植向著“糧、經、草”三元結構轉變,大力推進農牧結合。將近幾年棉花面積調減后騰出的土地重點用于種植青貯玉米、飼料玉米和苜蓿等優質飼草料。積極發展草田輪作、復播和間作套種,南疆要結合地下水開發利用,大力發展小麥、復播玉米或其它飼料飼草作物等種植模式。同時還要改革種植模式,積極探索一年兩作,以多種形式發展飼草料生產。加強牧草種籽繁育基地建設,推廣優質高產牧草種植技術,提高人工種草的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支持蛋白質飼料原料和飼料添加劑研發生產,逐步實現飼料品種系列化、多樣化,滿足不同飼養方式對飼料產品的需求,努力提高科學飼養水平。加快秸稈飼料、棉菜籽餅和林果業副產品等非糧食飼料源開發力度,提高飼料資源的利用率和轉化率。鼓勵飼草料加工企業加強與畜禽養殖戶的聯合,建立飼草料、飼養、加工、銷售聯合體,加大飼草料工業產品的宣傳、推廣、服務力度,努力提高配混合飼料入戶率[3]。
優化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國內外企業集團、民間資本和工商資本利用新疆的畜牧業資源優勢,發展面向國內外市場的畜產品加工和貿易。堅持扶優扶強的原則,引導區內外企業通過購并、注資、控股等方式,實行強強聯合,鼓勵具有發展潛力的畜牧業龍頭企業上市融資,建設大型畜牧企業集團。進一步加快推進國有牧場改革,通過加大投入、改革體制、剝離社會職能等辦法,逐步把國有牧場改造成為適應現代畜牧業發展的新型牧場[4]。
堅持合理布局、優化結構。按照“穩羊增牛擴豬禽”發展思路,因地制宜調整優化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積極推進整縣整鄉農牧結合發展,優化畜牧業的空間布局,發展適度規模養殖,調優畜牧產業結構。同時還要進一步改變過去分散經營,總體效益較低的現狀。新疆自治區政府應該在畜牧業生產服務、技術指導、畜牧相關企業聯系合作、資金扶持上給予畜牧企業與游牧家庭一定的政策優惠和資金幫扶,進一步促進新疆傳統畜牧產業結構改革,加快先進技術推廣應用[5]。同時還要進一步增加政府投入力度,將自治區內與畜牧業相關的企業有機聯合起來,從而形成一個動物從出生到走向市場的經營、生產、加工、銷售有機整體,進一步控制畜產品生產質量,實現規范化生產。同時還要注重市場拓展,爭取更多機會參與技術、經驗交流學習,積極爭取國內外優秀企業到新疆落戶,為壯大新疆畜牧業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1] 房平,王立奇.淺談影響現代畜牧業發展的因素[J].現代商業,2012(18):16.
[2] 李育虹.伊通縣畜牧業發展的現狀與影響因素[J].養殖技術顧問,2013(8):260.
[3] 張玉海.影響京津冀畜牧業發展的因素與對策[J].當代畜牧,2011(10):1-3.
[4] 尹海艷,馬振山.影響阜陽市潁東區畜牧業快速發展的原因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09(5):243+245.
[5] 李尚敏.宿州市現代畜牧業發展綜述[J].安徽農學通報,2015(17):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