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洪根
(廣州達程混凝土有限公司 廣東廣州 510890)
在建筑項目施工中,混凝土屬于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建筑材料,目前在公路、橋梁以及地下工程中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在我國城市建設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結合相關的調查結果來看,我國混凝土的產量在世界總產量中占據著非常大的比例,但是,混凝土材料中的水泥生產會造成非常嚴重的能源消耗現象,并且碳排放量比較高,這也是造成混凝土使用過程中會帶來污染問題的主要原因。資源和能源在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中扮演著必不可少的角色,因此,混凝土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一定要滿足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的相關要求。
結合混凝土以往的發展歷程可以了解到,其在發展過程中主要是嚴格遵守復合化、高強化以及高性能的基礎原則。在很早的時期,人們就已經開展了對膠凝材料的探究工作,最開始使用的膠凝材料為粘土,后來石灰材料被進行了充分的開發和利用,石灰材料從最開始的無機復合狀態慢慢向有機復合發生轉變,后來又產生了灰山灰膠凝體系,直到后來古代混凝土的產生。在20個世紀水泥獲得了相應的專利之后,現代混凝土實現了非常快速的發展,其中強度屬于混凝土的主要性能指標。如今,混凝土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可持續發展問題,要求在今后的建設過程中減少對混凝土材料的使用力度,采取措施不斷提升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
可持續發展指的是在滿足目前人類需求的基礎上,不會對后代人的需求和發展造成影響。目前,我國重點強調要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如今綠色發展已經成為政協會議的重點熱詞。在我國全面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以來,一些能源消耗以及環境污染現象仍然存在,還需要在各個行業的共同努力下促進可持續戰略的全面實施。
要想減少能源消耗現象保護自然環境,提高工程項目的使用年限是一條非常重要的途徑。因此,可持續混凝土的發展一定要僅僅圍繞減少環境污染與能源消耗、提高混凝土材料耐久性以及開發新型綠色高性能材料等多個方面來開展。結合相關的調查結果可以了解到,導致混凝土結構會受到破壞的一條重要防線是低滲透性,因此,要想有效提升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一定要站在鋼筋保護工作上進行深入的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減少集料反應。可以在混凝土的生產過程中對礦物摻和料進行充分的利用,在此基礎上可以有效減少結構開裂現象的發生,從而可以進一步提升混凝土結構的使用性能。另外,還可以通過化學外加劑的使用對孔結構進行改善,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
混凝土結構的使用年限不但會受到混凝土使用性能的影響,通常情況下還會受到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當混凝土長時間受到環境的侵蝕就會逐漸出現劣化現象,這就需要加強對混凝土材料的修護工作,從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長可持續結構的使用壽命。首先,需要對建筑結構的功能性和實際要求進行全面的考慮,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建筑結構的實際服役時間,通過維護工作的落實,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結構出現開裂的現象。另外,如果是存在已經開裂的混凝土應該及時做好修復工作,對混凝土的劣化進程進行有效的控制,在修護過程中需要對復合材料與混凝土結構的相容性以及整體性進行全面的考慮,從而對修復方法進行合理的選擇。
以往在對廢棄混凝土進行處理的過程中,都是采取填埋或者是堆積的方式進行,這種方式不僅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現象,同時還會對土地資源形成一種浪費。因此,在建設過程中應該首先對廢棄混凝土材料的合理利用,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技術方式。但是,在對廢棄混凝土進行循環利用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對于資金需求較高以及再生產的骨料強度下降等,但是這種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資源的浪費現象,滿足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的相關要求。
因為混凝土原材料與混凝土在行業標準上存在明顯的差異,材料在生產和供應過程中通常將重點放在利益方面,導致混凝土的質量控制水平很難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在未來的生產過程中,一定要站在全產業鏈的角度上進行分析,對混凝土的整個生產過程進行合理的規劃,最終實現產業鏈的生產方式,通過這種方式不但能對混凝土的質量進行合理的控制,并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對能源以及資源的消耗現象。
要想實現混凝土的可持續發展,主要就是減少對能源以及資源的消耗現象,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出資源的利用效率,通過綠色化以及高性能來滿足混凝土的可持續發展。其中綠色化指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混凝土原材料的環境負荷,降低對資源的利用效率;高性能指的是混凝土設計應該對耐久性引起足夠的重視,根據實際的使用需求,采用目前先進的生產技術來提升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在我國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可持續混凝土技術也應該做到與時俱進,在目前的技術水平上進行不斷的完善和優化。
在混凝土可持續發展中,監督管理工作的落實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如果站在管理層面上進行分析,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落實好監督與指導工作:①促進混凝土的綠色度評價。結合綠色建設評價指導中的相關內容可以了解到,目前對綠色材料的概念缺少一定的針對性,不同的建筑材料之間存在著非常明顯的差異,從而給綠色度評價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一定阻礙。因此,應該將綠色度評價作為混凝土監督指導工作中的一項重點內容,從而有效實現混凝土產品綠色化;②在可持續發展理念落實的基礎上,對目前的標準和規范制度進行不斷的調整和完善。目前部分標準和規范制度在內容上還不能滿足可持續發展中的相關要求,比如,砂石的質量會對混凝土的性能造成很大影響,但是目前還沒有得到強制施行,應該保證這項標準規范的落實;③對于相關的企業而言,應該與研究人員之間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結合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存在部門人員在思想上沒有形成一定的責任意識,為了可以實現自身的利益,在混凝土的生產過程中沒有嚴格遵守可持續發展原則。因此,為了進一步滿足混凝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企業應該與研究人員之間保持一定的合作關系,在混凝土的生產過程中落實好相應的監督工作。
綜上所述,混凝土在未來的生產過程中應該嚴格堅持可持續的發展原則。面對現在環境污染以及資源缺乏等現象,實現混凝土的可持續發展是必要要求。在促進混凝土面向可持續發展方向轉變的過程中,不但要對原材料以及生產方式進行完善,同時還應該構建出科學的評價體系和方法,逐漸提高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從而滿足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的相關要求。
[1]工業和農業廢棄物在混凝土中的本地資源化利用:可持續解決方案[J].硅酸鹽學報,2015.
[2]侯云芬,司武保,彭小東.鐵尾礦砂制備混凝土技術研究[J].粉煤灰綜合利用,2016.
[3]以再生瀝青混凝土路面材料和預制混凝土廢料為骨料的混凝土環境性能和力學分析[J].中外公路,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