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秀云
2017年年初,網絡上熱傳一首叫《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歌曲。這首歌有著民謠輕快的旋律,將腰間盤突出這種常見疾病詮釋得簡單透徹,讓人耳目一新。這首歌出自青光眼樂隊,他們都是北京大學醫學部博士,以音樂做醫學科普,在出診之余擠出時間排練,把常見病寫進歌里,既幽默又好聽。
由醫學博士組成的獨特樂隊
曲音音現在是北京一家三甲醫院麻醉科醫生。平時工作辛苦些倒也罷了,讓她苦惱的是總也繞不開醫患矛盾。
曲音音在神經內科輪崗時,一天,醫院接診了一位40多歲的男病人。一天早上,他突然發現自己抬不起手,連最簡單的梳頭動作都無法完成。經醫院診斷,他得了肌萎縮側索硬化,俗稱漸凍人。他住院一周不見好轉,家屬就急了,他們找醫院投訴,情緒激動的愛人還動手打了主治醫生。實際上,患者及家屬并不知道這種病只能緩解,無法康復。
這時,曲音音在微博上看到一段有趣的視頻。一位國外的牙醫把口腔知識編成了一首流行歌曲,自編自演自唱,向大家科普口腔知識。這段視頻獲得了許多網友的好評。
曲音音從小喜歡音樂,從小到大,創作歌曲的欲望一直涌動于胸。看到這個視頻,曲音音靈機一動,何不把一些疾病編成歌曲,用通俗易懂的說法,讓患者及家屬了解一些醫學知識,并知道該怎樣去治療,注意些什么。這樣一種交流,醫患關系也許是友好的。
作為麻醉醫生,因為用藥禁忌,曲音音常會詢問患者是否有青光眼病史。她知道,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的眼病,一旦造成視功能損害再也無法逆轉。她決定把青光眼編成歌曲唱出來,讓更多人了解它,并加以預防。很快,節奏輕快、朗朗上口的《急閉青》誕生了,“你說你眼脹眼痛,你的眼前有彩虹;你說你視力有點兒減退,還有偏頭痛……”
曲音音嘗試把這首歌唱出并錄下來。當時家里的樂器只有一把尤克里里,錄音設備是部手機,也沒有進行后期修音。錄好后,她試著把這首歌曲傳到豆瓣上。出乎意料地,這首歌不但通過了審核,還引來熱烈反響。有人說:“從來沒有聽過這種科普歌曲,覺得很新穎,可以試著做樂隊。”
當曲音音在好友微信群里提議成立樂隊時,和她從上大學就在一塊兒的幾位醫學博士一致贊同。那么,給樂隊起什么名字好呢?曲音音腦子里跳出“青光眼”三個字。她覺得“青光眼”三個字,既有醫學特色又給人一種光怪陸離的感覺,很符合現在流行民謠樂隊起名的風格。
2014年4月,曲音音成立了青光眼樂隊,這也是一支“中國平均學歷最高的樂隊”。樂隊的九名成員都是現役醫務工作者,涵蓋腫瘤外科、心內科、急診科、中醫和眼科等醫學領域。雖然他們各自有一些音樂基礎,但曲音音認為他們的樂隊不夠專業,她發動所有人利用業余時間學習編曲等樂理知識。
把疾病寫進歌
此后,曲音音創作的歌曲都沿用了《急閉青》的風格,她把一種疾病的癥狀、檢查、診斷等都統統寫進去。樂隊創作方向也定位于醫學科普,每首歌唱一種病。
一天凌晨,手術室里還有一臺手術正在進行,曲音音站在手術臺前,不時低頭看著全麻的沉睡的患者,再抬頭看著監護儀上花花綠綠的數字、曲線……四周十分安靜,只有心電監護儀“嘀-嘀-嘀”的響聲。
終于,手術完成了。曲音音松了口氣,與此同時,《全麻》的旋律和歌詞在她腦海里蹦出來:“當你在手術臺上進入夢鄉,當你的生命之光幻化成這花花綠綠的數字和曲線,有我在有我在……”
樂隊最新的一首歌《花臂小丸子》,靈感來源于粉絲的一封來信。這位署名“自然殺傷細胞”的粉絲,在來信中,講述了自然殺傷細胞作為免疫系統的一分子,它每天的快樂和掙扎。曲音音由此聯想到,免疫細胞就像古時候行俠仗義的人,整天“打打殺殺”,要把壞的細胞清除出去。有了靈感,再加上樂隊成員的磨合,從最開始只有和弦,到現在誕生出一首有趣又實用的歌曲。
歌曲《腰椎間盤突出癥》出來以后,隊友吳舟橋提議拍一支MV。他拉著曲音音、劉婧去北海公園拍了個“劃船的視頻”。樂隊成員坐在北海公園里的小船上,水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墻,這時曲音音作為主唱彈起了尤克里里,民謠風中他們把腰間盤的發病原因、癥狀以及治療方法等唱得清晰明了。吳舟橋負責拍攝和后期制作,出來后放到樂隊微信公眾號上,后來經一個醫學領域的微信大號轉載后,火爆朋友圈,成為青光眼樂隊迄今傳播最廣的歌曲。
通常,曲音音寫出一首歌詞的初稿后,樂隊內部會先評估歌詞,看看涉及的病癥概念是否有錯誤,如果超出樂隊成員的專業范圍,他們會另找熟悉的醫生朋友把關。他們盡力讓這首歌體現某個疾病的特征,將生硬難懂的醫學術語更通俗有趣地表現出來。
樂隊成立3年,共推出11首醫學相關的歌曲。他們的每一首歌曲都以疾病命名,通過歌曲,講述著患者的病痛,也唱出疾病的成因,更唱出對抗病魔的頑強。
追光燈不同于無影燈
2014年9月,果殼網發來郵件,邀請剛成立不久的青光眼樂隊參加“萬有青年燴”。曲音音脫去平時在手術室里的“刷手服”,穿上運動鞋、T恤、休閑褲。她染成白發,畫著煙熏妝,抱著吉他,配合著《星際旅行》氣氛的舞美,就像一個酷炫的民謠歌手。
當一束追光燈打過來,曲音音眼前白茫茫一片。她平時在無影燈下的自信早就跑到九霄云外。音樂隨即響起,然后就一連串“意外”發生了:曲音音彈錯了一段旋律,還唱飄了幾個音,高音沒拔上去;臨時客串手鈴的眼科博士劉夢媛找準了手鈴節奏,卻全程找不到和聲的調子。好在他們依然淡定地完成了表演。
2017年3月中旬,他們受邀在一個公益性質的科普微電影大賽當助陣嘉賓。這是樂隊成立近三年以來的第六次公開演出。
曲音音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提升訓練,克服掉了緊張的心理,已經可以很自然、自信地站在舞臺上。她右手撥動琴弦,右腳踩著旋律,唱起了《腰椎間盤突出癥》,嘴角含笑,眼神掃過臺下觀眾,一副放松自然的樣子。
現在,青光眼樂隊以及他們唱的那些歌,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
2016年年底,一位患青光眼的老太太手術失敗,原來是因為不遵醫囑手術后大補,經常吃一些含高蛋白的補品,導致血壓升高而使手術失敗。兒女們以為是醫療事故,要求醫院賠償。正鬧得不可開交時,老太太的孫子及時趕到。這個青年人是青光眼樂隊的粉絲,他想起了《急閉青》里唱的“蛋白漏入、漏入了房水中,眼壓那么高,房角全閉了,快快把那、把那眼壓降”。他意識到是因為手術后的保養和食療不恰當才導致奶奶的手術前功盡棄,說服了家人,制止了一場醫療糾紛。
巧妙平衡科學與趣味,使科普界對青光眼樂隊青睞有加。2017年年初,他們成功申請到了北京市科委的科普項目資金。利用這些資金,樂隊計劃盡可能多地把作品錄制成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