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仕塔
【摘 要】 中小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持,但是我國金融市場還存在諸多問題,金融抑制也阻礙著中小企業的融資步伐,金融抑制的存在阻礙了正規融資渠道的選擇,中小企業只能更多的投向非正規融資渠道,但是非正規融資渠道存在諸多問題,長遠來說不利于中小企業發展,因此要采取措施,構建良好的金融市場環境,加強對非正規融資渠道的監管,另外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中小企業專業金融服務支持系統,從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關鍵詞】 民營企業 金融支持 融資渠道 現代金融服務系統
一、前言
改革開放以來,民間創業活力逐漸被釋放,民營企業也逐漸成為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力量,到現在為止,民營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體系中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并對國內勞動力就業、稅收以及民生等多方面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有力的推動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但是民營經濟在發展過程中也受到了比較大的阻力,最重要的便是融資問題,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已經成為市場中的共識,國家也在積極采取政策措施解決中小企業在融資渠道選擇上的問題,但是整體金融市場對中小企業存在金融抑制,這不利于中小企業的長遠發展。而造成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主要原因既有外部因素也有企業自身因素,而不可否認的是整體金融市場環境對中小企業的影響是最主要最關鍵的。
金融抑制指的是國家采取類似資本管制的政策干預金融市場,抑制金融市場發展,這使得金融市場無法有效發揮市場的最大作用,資金主要流向國有大型企業,銀行也對國有大型企業和大型企業存在明顯的資金偏向,市場利率高于政府規定的官方利率。這使得普通企業無法獲得正規金融機構的融資資金,而大多數只能選擇非正規金融融資渠道,對企業的長遠發展帶來更多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根據國際組織分析報告顯示,目前我國的金融市場中金融抑制水平是最高的,這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政府要想通過利用有限的資源來盡快的發展經濟,就必須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初期將資源用于重化工業等第二產業,推動國有經濟發展,為改革開放初期國家經濟發展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金融抑制的弊端也逐漸顯現出來,金融抑制造成資金資源主要流向資本實力雄厚的國有大型企業,而急需資金的中小企業、初創企業卻不能獲得正式金融機構資金支持,只能在非正式金融機構獲得民間借貸資金,阻礙了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因此要正視這個問題,采取措施改變現狀,為企業融資提供多種渠道。
二、金融抑制的負面影響
發展中國家處于本國經濟發展現狀和金融市場現狀發展情況的考慮,為了提高金融對市場中主體帶動作用,或者是為了保證本國金融市場的獨立性,大多會選擇對金融市場進行金融抑制,以降低外部市場的沖擊,這在短期內會促進一部分企業的發展,但是在長期中不利于整個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有可能降低資源配置效率,產生規模歧視或所有制歧視,打擊市場發展活力,挫傷民營企業發展積極性,不利于經濟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在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并不豐富,基本上可以分為正規金融機構融資渠道和非正規融資渠道這兩類,正規融資渠道主要由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提供,但是由于歷史和政府政策影響,商業銀行主要融資對象是國有大型企業或獲得政府支持的企事業公司,雖然目前國有企業貸款的壞賬率比較高,已經成為銀行貸款業務的負擔,但是由于過去幾十年的貸款對象都是國有企業大型公司,銀行要想改變當前經營模式需要牽涉多方面利益,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因此中小企業通過銀行獲得大額融資資金目前來說仍然是不現實的。因此企業在初期主要是利用內部資金進行業務拓展,后期企業大多選擇通過非正規金融機構獲得融資支持。大量學者也通過理論和實證研究發現我國國內的資金主要流向大型企業和國有企事業單位,民間企業則是通過非正規金融市場融資。而在金融抑制情況下,中小企業便會增加向非正規金融市場融資的傾向。
相比正規金融市場,非正規金融市場自身存在著比較大的缺陷和問題,金融監管不到位,企業和借貸機構雙方的行為得不到有效的監管,有可能造成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既增加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又增加了企業融資的風險。一旦發生比較大型的壞賬、拖欠不還問題,會對金融市場和整體經濟市場都造成比較嚴重的影響,甚至有可能造成金融市場動蕩。而部分非正規融資渠道對民營企業收取較高的利息,短期內民營企業雖然獲得一筆資金支持,但是到后期企業發展起來之后需要支付大額的利息,還款成本高昂,甚至有可能造成后期被動拖欠,無法償還的問題,反而進一步拖累了民營企業的發展。
總體來說,金融抑制造成人為的干預資源的分配,沒有發揮市場的作用,不僅使得資源過多傾向于國有大型企業,造成資源利用效率低、資源浪費問題嚴重,經濟發展效率低,而且限制了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的選擇,造成民營企業更多的偏向于非正規融資渠道,非正規融資渠道中存在的固有問題和民營企業管理層自身的問題有可能造成各種破壞市場秩序的行為的大量產生,破壞市場秩序,擾亂市場運行,不利于發揮民營企業對實體經濟的帶動作用,從長遠來說也不利于經濟的轉型升級。
三、解決企業融資問題的措施
(一)構建良好的金融市場環境
企業融資問題存在多種原因,既有內在因素的影響,也有外在條件的制約。我國商業銀行除承擔自身經營發展的責任之外,還承擔著協助政府組織經濟建設的職能,與政府之間關系密切,主要服務對象也大多是國有企業或其他大型企事業單位,針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方面的約束比較多,中小企業很少能夠從正規金融途徑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整體金融市場并沒有產生有利于中小企業發展的市場環境。因此政府要積極采取措施宏觀調控市場動向,積極推進利率市場化和匯率市場化,發揮市場在金融環境中的作用。健全金融機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適當放寬中小企業融資門檻限制,開放對中小企業的正規融資渠道,增加對有發展潛力的民營經濟的發展,鼓勵創業創新,發揮市場活力。要想從根本上解決企業融資問題就需要國家完善金融市場環境,既鼓勵正規融資金融機構加大對中下企業的支持力度,又規范非正規融資渠道借貸行為,為民營企業融資提供更多有利的選擇,促進整體實體經濟的發展和繁榮。
(二)加強企業非正規融資渠道監管
目前中小企業融資仍然是以非正規融資渠道為主,但是非正規融資渠道存在諸多問題,失信行為比較突出,存在一些中小企業拖欠不還的問題。短期來看,企業正規渠道融資暫時還不能取得預期效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當前關鍵點是加強對企業非正規融資渠道的管理和監督,降低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問題出現的概率,營造良好有序的非正規融資市場,剔除沒有發展前景或者是信用缺失的中小企業,促進有市場潛力、創新能力突出或者是信用良好的中小企業的發展。同時可以采取措施鼓勵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規范民間信貸行為,適當放寬對民營經濟融資的限制。要想營造良好的非正規融資市場環境,還需要加強法律法規在這方面的建設,保證在監管的過程中有法可依,監管行為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加強監管的效果和效率。
(三)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系統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大大增強了經濟運行的效率,也為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模式,使得大量的經濟發展構思成為可能,現代金融市場也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實現了新的發展。在金融抑制條件下,現代信息技術為中小企業融資提出了更多的可能,國家應該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中小企業金融服務體系,降低金融抑制對中小企業融資的限制和約束。首先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篩選中小企業,建立信用共享平臺,實時獲取中小企業的信用情況和發展情況,及時篩選出信用質量差、多次拖欠貸款的企業,肅清中小企業發展環境。然后將更多地資金資源投入到有發展潛力的企業中去,為經濟創造更大的價值。其次還要聯合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建立專業專門的中小企業金融支持系統,為中小企業融資建立專門的金融產品,委派專人負責管理和監督。正規融資渠道與非正規融通渠道兩者之間進行連接合作,雙方加強信息溝通和共享,降低信息不對稱問題,建立一支專業化的人才隊伍,為中小企業融資建立專業化的服務系統,從而解決銀行主要服務于國有大型企業的問題,實現雙渠道融資。
四、總結
隨著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市場活力逐漸釋放,民間力量在市場中的作用也逐漸增強,中小企業在實體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也進一步提升,目前對國家實體經濟的貢獻超過70%,對居民就業、收入、養老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國家應該采取措施鼓勵中小企業的發展,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任何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資金和人才的支持,中小企業更是如此,在創立初期,中小企業主要靠內部資金獲得業務發展支持,但是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勢必需要外部資金的支持。但是我國金融市場目前發展還存在諸多問題,金融抑制也阻礙著中小企業的融資步伐,金融抑制的存在阻礙了正規融資渠道的選擇,中小企業只能更多的投向非正規融資渠道,但是非正規融資渠道存在諸多問題,長遠來說不利于中小企業發展,因此要采取措施,構建良好的金融市場環境,加強對非正規融資渠道的監管,另外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發揮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作用,建立中小企業專業金融服務支持系統,針對性的建立專門服務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系統,從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為企業融資創造更多渠道,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尚蔚,李肖林.金融抑制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及對策[J].上海經濟研究,2015.
[2] 王春超,賴艷.金融抑制與企業融資渠道選擇行為研究[J].經濟評論,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