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三梅
(長治市園林綠化管護二大隊)
隨著城市化趨勢的加劇,城市人口的猛增和大量人工環境的建成,帶來了環境污染、土地資源緊缺等一系列負面影響,這些都給人類帶來了較大的生存危機,制約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對城市本身的生存與發展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生態型山水園林城市建設為目標,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觀念,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鞏固和發展國家園林城市成果,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加快推進節約型園林綠化建設和管理,進一步完善城市園林綠化體系,促進城市園林綠化事業實現率先發展、快速發展,科學發展,為全面落實“六大發展”、務實推進“五五戰略”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所謂節約型園林綠化,就是以最少的資源和資金投入,實現園林綠化最大的綜合效益,促進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實施節約型園林建設,是當今世界乃至我國非常關注的問題,更是人類對自己所生存的環境關愛的明智之舉,節約型園林大體包括節水、節能、節財以及生態、景觀、文化、游憩,避險等功效,順應我國改革發展的大環境,大背景。加快建設節約型園林綠化,已成為當前和一個時期我國園林綠化工作的必然趨勢和重要任務,必須正確處理好節約型園林綠化當前措施與長遠發展的關系。
上黨古城——山西長治在過去的幾年里,尤其是在園林綠化的節約方面搞得很有特色,始終圍繞總量增加、分布合理、功能顯著、植物多樣、特色凸顯、景觀優美的“六大”城市園林建設要素,著力規劃建綠、見縫插綠、社區擴綠、街道補綠、立體掛綠的“五大重點”,來實施節約型園林建設。2005年我市被評為“國家級園林城市”。實現了綠化資源共享,美景共享。由單一植物品種到多種植物品種,由平面綠化到立體綠化,由外來物種到鄉土樹種的節約型園林建設,不但提高了城市綠視率,而且起到了美化市容的效果。
在當前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和改造中,許多城市建設項目涉及到占用綠地和伐移古樹名木,必須最大限度地處理好城市建設、改造與保護綠化環境的關系。對大樹、古樹的保護最大意義上進行節約,不僅要從規劃、體質、法制等宏觀管理的層面上考慮,而且要從材料選擇,植物配置等技術措施進行研究,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效益。每平方米綠地造價百元不等于浪費。幾十元并不等于節約,目前我國各地的城市用地十分緊張,加強與各有關部門的協調,共同努力,創造條件,在一切可能的地方進行垂直綠化和屋頂綠化,增加綠化量,在現有的城中村、城邊村改造中,重點抓好附屬綠地建設和公園綠地建設這樣必定會取得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環境效益。
堅持適地適樹原則,鄉土植物對原產地環境具有很強的適應性,與其它植物相比具有成本低,成活率高,養護成本低等特點。以喬木為主,科學搭配植物群落,盡量使城市主干道形成“綠蔭如蓋”的林蔭系統,這樣的配置群落每年每平方米可以比草坪、灌木為主的綠地節約用水0.38m3,減少植物修剪還可以大量節約綠化管護費用,園林植物的各項修剪費用占整個綠地管理費用的20%,以自然生長為主的綠地和以修剪整形為主的綠地相比,每年每平方米可節省修剪費用5元以上,不僅節約了管理費用,而且還促進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進一步增長。對城市道路邊角地,廢棄地、垃圾堆、拆舊拆違拆出的裸地做到宜綠盡綠。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緊缺的國家,平均降水量偏少,推廣各種節水技術,建立節水灌溉型綠地,采用微噴、滴灌、滲灌等節水設施進行科學的灌溉,可大大減少居民飲用水的浪費,大力發展集雨型綠地,充分利用雨洪資源,同時鼓勵社會單位,居民小區物業建設內部的再生水進行綠化灌溉,但再生水的標準要符合國家規定,建設節水、節能綠地。
目前,我國大部分城市對于修剪下的樹葉等園林垃圾均采用丟棄、填埋或者焚燒等處理方理,這些辦法已不能適應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應當將大規模的植物落葉等有機廢棄物生產成適合植物生長、發育、質輕的營養基質,將這些廢棄物堆肥處理后還田,這樣可以增加土壤養分,并緩慢釋放,保持土壤水分含量,抑制土壤水分含量,抑制病害,幫助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還可以改善粘土和沙土的理化性質,提高土壤微生物含量,增強土壤肥力,使園林綠化的養護變得更為檢單、方便。
開展立體綠化是一個很好的發展前景,立體綠化可以美化環境,凈化空氣,改善局部小氣候,豐富城市的立體景觀。充分挖掘土地潛力,利用各種攀援植物和爬墻植物,將能夠綠化的各類墻體綠化起來,可以有效地增加城市的綠化覆蓋率,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
在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各地區的綠化工作任務還很重,需要廣大市民的積極參與與支持,節約與發展并進,才是現代園林建設的真正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