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錦霞 龍健葦 戴雯娟
(西華大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39)
建筑工業化是裝配式建筑發展的一個重要背景。1974年,聯合國出版的《政府逐步實現建筑工業化的政策和措施指引》中定義了“建筑工業化”:按照大工業生產方式改造建筑業,使之逐步從手工業生產轉向社會化大生產的過程。目前人們廣泛接受的建筑工業化是指:通過現代化的制造、運輸、安裝和科學管理的大工業的生產方式,來代替傳統建筑業中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手工業生產方式。它的主要標志是建筑設計標準化、構配件生產施工化,施工機械化和組織管理科學化。裝配式建筑是指用預制的構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而裝配式建筑無疑是建筑工業化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近年來,我國之所以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是因為它與傳統的施工方式相比,具有不少優勢。
(1)提高施工效率。裝配式建筑主要是在工廠里生產建筑物的各個部件,然后再將各部件運送到施工現場,進行組合、連接、安裝等。相比于傳統建筑,裝配式建筑愈加看重地標準化,模塊化,交叉工程也可以同時工作,因此更為高效。此外,工廠生產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還大大減輕了現場濕作業施工強度,甚至省去了砌筑和抹灰工序,也因此縮短了大量的工期。
(2)環保節能。環保節能在現在高速發展的社會中顯得尤為重要。萬科工業化實驗樓建筑過程的統計數據顯示,與傳統的施工方式相比,工業化方式每平米建筑面積的水耗降低64.75%,能耗降低37.15%,人工減少47.35%,污水減少64.75%,對節能環保的貢獻尤其顯著。
(3)抗震性能好。日本1981年阪神地震后,針對抗震設計的建筑物統計,采用預制混凝土結構的建筑無一倒塌,而鋼結構建筑和現澆混凝土結構建筑倒塌的比率約為30%和5%。由此可說明,預制裝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要比現場澆筑的建筑抗震性高出很多。
現階段中國裝配式建筑在建筑行業占的比例還不高,市場上還是以傳統的現澆混凝土建筑為主,主要因為現階段我國裝配式建筑還主要存在以下缺點:
(1)造價高。我國裝配式建筑的造價普遍比現澆混凝土建筑的造價高,費用的增加主要體現在PC構件的預制和構件的安裝運輸費用上,并且預制率越高造價也就越貴。
(2)我國技術標準體系不完善。目前國家和地方還未出臺明確詳細的構件制作、施工及質量驗收標準和規程,缺乏配套的實施細則,尤其是那些與之配套的產品和服務,多數都處于產品質量標準的空白區。
(3)專業人才短缺。我國現在的建筑業管理體制和人才培養機制不適應裝配式建筑發展的需要,預制構件的安裝對運輸、吊裝設備的要求較高,而普通的施工隊伍,工人素質較低,缺乏施工經驗,所以專業人才相對短缺。
近幾年隨著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以及裝配式建筑的施工技術和預制構件質量的不斷提升,預制裝配式建筑正在快速的發展,各大房地產龍頭企業也在不斷推出新的裝配式建筑樓盤,像萬科、碧桂園、瑞安集團等建筑行業的領先企業都在開發項目中采用了裝配式建筑,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過我國現階段裝配式建筑的發展還不均衡,在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各大一二線城市早就開始了裝配式建筑的研發和試點,而西部地區大部分省市自治區才剛剛起步。
2016年9月1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以深化政府自身改革更大程度利企便民;決定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目前全國已有30多個省市出臺了裝配式建筑專門的指導意見和相關配套措施,不少地方更是對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開始加入到裝配式建筑的建設大軍中。在各方共同推動下,2015年全國新開工的裝配式建筑面積達到3500~4500萬m2,近3年新建預制構件廠數量達到100個左右。
就目前的形勢來看,我國要發展裝配式建筑,就要完善產業鏈。把業主、設計單位、構件工廠、施工單位等所有的上下游企業整合成完整的產業鏈,實現裝配式建筑從設計、生產、施工、后期運營與維護一體化,并在項目建造過程中不斷整合各企業的優勢資源,以提高裝配式建筑生產效率,促進裝配式建筑的發展。除此之外,裝配式建筑未來的發展是基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一體化項目實施規劃發展。BIM并不是簡單的將數字信息進行集成,而是一種數字信息的應用,并可以用于設計、建造、管理的數字化方法。這種方法支持建筑工程的集成管理環境,可以使建筑工程在其整個進程中顯著提高效率、大量降低風險。與裝配式建筑相結合時,更加能大大降低風險,提高建筑工程效率和質量。
裝配式建筑的興起,使建筑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建筑施工現場由最初的混凝土構件現澆到構件的工廠化,不僅為節能環保做出了巨大貢獻,還大大降低了安全事故的發生率。
但是,目前我國裝配式建筑的成本仍高于傳統住宅的成本,設計存在局限性,缺乏結構體系優化研究,施工技術研發水平落后,復雜構件的安裝很難滿足精度的要求。因此,由于這些局限,裝配式建筑并沒有在我國得到廣泛的應用及推廣。
隨著我國國家政策的落實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裝配式建筑已然成為了建筑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技術等方面難題的攻克指日可待。
[1]于龍飛.裝配式建筑發展研究[J].低溫建筑技術,2015,40(9).
[2]劉天姿.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研究現狀與發展[J].山西建筑,2016,42(13).
[3]史玉芬.基于SWOT分析的我國裝配式建筑發展對策研究[J].建筑經濟,2016,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