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華 王 勇 李乃元
(青島市黃島區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站 山東青島 266400)
所謂的綜合交通樞紐,其是全國或者是某區域交通運輸系統當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每一種運輸方式的交通網絡的一個交匯點,其包含了兩種或者是兩種以上的交通運輸方式,其是通過多種運輸進行連接的移動設備或者是固定設備所組成的一個交通綜合體,各種運輸方式都對這一區域的作業進行共同的承擔。當前,在國內,每一個城市在綜合交通樞紐的規劃方面基本上都是以軌道交通運輸方式為中心來進行開展的,而在一些大城市中,如北京、上海以及廣州等,則主要是對港口、航空等方的樞紐加以重視。
當前,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城市交通向著多方式一體化與網絡化的方向發展,綜合交通樞紐也變得更加的復雜與重要。所謂的樞紐指的是同一種交通方式或者是不同的交通方式網絡進行銜接的一個中樞,牽一發就會動全身,對整個交通系統的服務水平起到直接的影響。如何對多樞紐模式下的樞紐的功能進行合理的辨識,而使其可以與不同的交通方式之間進行良好的匹配,從而促使城市的發展,這些都是需要加以重視的問題。
在綜合交通樞紐當中,其主要涵蓋了港口、航空、口岸等多種設施,不同的設施所對應的投資主體也是不一樣的,并且分屬于不同的地方主觀部門,甚至也會涉及到國家的行業主觀部門,所以,在進行樞紐的投資建設過程當中,對于管理權責、產權劃分問題是不能夠回避的。由于在各個投資主體當中,其要求存在著差異,并且標準也不一致,投資主體的意愿很難達到統一,但是在樞紐的建設初期經常不能夠對所有的設施投資主體進行明確,從而使得一個樞紐設施特別是在共享空間方面的產權劃分出現不明確的情況,使得一個設施在設計的過程中不能夠得到全面的考慮,對后期的建設以及驗收等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對于樞紐建設工作的推進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礙,不能夠使得樞紐的建設水平得以提升。
當前在我國大多數已經建設完成的綜合交通樞紐當中,對于主體工程的設計都比較重視,但是在配套設施方面的設計卻不加以重視,從而使得樞紐不同交通方式之間不能夠相互匹配,導致木桶效應的出現,使得樞紐的的設計能力不能夠充分發揮出來,對于大規模集中的車流、客流等情況也不能夠很好的應對。
與此同時,在樞紐的精細化設計方面也出現設計水平不高的情況。人行設施的設計與實際的客流需求之間存在著不相符的情況,樞紐的無障礙設施也不合理,不能夠使得乘客的需求得以滿足。
對國外的經驗進行借鑒,對當前的交通樞紐功能與定位方面的認識理念必須要加以突破,將以往的“綜合性”功能只是作為從屬屬性的觀念。從對城市進行引導與服務的層面上,對綜合性的服務功能進行高度的重視,在發展的過程中要立足于長遠發展的情況,可以將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成為城市的交通換乘中心、文化娛樂中心以及商業購物中心。目前,應當對綜合交通樞紐的標準與定義進行深化的研究,并且對相關政策及時出臺,對各項審批流程加以明確,從而為城市的交通樞紐建設提供一個可靠的依據。
在大型的綜合交通樞紐建設過程中,其雖然為人們的換成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與此同,也為城市帶來了更為集中地振動、噪聲以及環境惡化等問題。當前城市的文明程度在不斷地提升,人們對城市的環境以及自身身體健康的關注程度在日益提升,這也為城市規劃提供了一些新的課題。筆者認為,可以對綜合交通樞紐的特點加以充分的考慮與利用,以樞紐規劃為中心進行一些對環境敏感性比較低的功能性互補型城市設施的建設,例如展覽館、會展中心以及體院館等等。
在城市綜合交通客運樞紐發展過程中,應當以公交優先為重要的原則,每一種交通設施的優先順序為:機場換乘>公共交通>長途客運>出租車>社會車輛,在規劃的過程中,可以將機場大巴的停車場進行優先設置,使其處于一個最有利的交通位置,使得機場的換乘能夠準時準點的完成。當前國家對公共交通與公路交通大力提高,在規劃的過程中,應當對國家政策的優先性進行著重體現。
由于當前我國在每一種交通方式吉祥鳥規劃管理的過程中受到體制限制的影響,城市在對綜合交通樞紐進行建設的過程中,經常會在協調的過程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困難。所以,需要對相關的協調機制以及規劃實施機制進行協調,從而使得這一類的全國性樞紐規劃變得更加的合理,使其之間的銜接更加的緊密,功能也更加的完善。各個地方的交通部門、政府以及地鐵公司等,應當對推動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的社會責任肩負起來,特別是要對軌道交通沿線的樞紐建設以及規劃的健康發展加以引導與促進。
總的來說,在綜合交通樞紐當中,其設施與需求日益復雜與多樣,因此在實際的建設過程中,應當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對資源、資金以及環境等各方面的制約因素進行充分的考慮,對公交優先戰略進行突出,從而更好地促使我國的交通建設得以良好的發展。
[1]周健鍇.火車站綜合交通樞紐交通組織設計[J].福建建材,2016(08):82~84.
[2]翁銘.國有城市交通樞紐企業薪酬體系研究與設計[D].重慶理工大學,2016.
[3]盧昀偉.京津冀“大交通”背景下河北省中心城市群交通樞紐體系建設與宜居優化關聯性研究[J].廣州建筑,2016,44(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