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向武
(湖南城市學院,湖南益陽413000)
眾所周知,在基礎設施和相關建筑的建設中,會使用到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如何保證使用的效能,如何科學合理的應用,如何用到刀刃上,需要進行相關的研究和分析,也是從事相關行業的人員極力要解決的問題。作為高職院校,在校期間其重要的教學任務或者人才培養的目標之一,就是要把這種節能的理念貫穿于教學全過程,讓學生在校就要充分了解和明白什么是節能,節能有哪些益處,如何做到節能等等,如此,才能培養出具有生態觀和可持續發展觀的優秀的建筑設計師。這是十分有必要的,因為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消費者也是想資源得到最大化的使用,較少的浪費是對自然的一種保護。
理念先行,思想引領行動。就目前而言,我國建筑設計行業還不太成熟,基本上還是受傳統思想的影響較深,當然主要原因是消費主體的觀念不新,依舊是以前建房的老路子、老工藝、老觀念,這就導致設計師們也只能投其所好。主要表現為側重實用主義,輕視藝術價值,因此在建筑設計的環節中,沒有從節能的角度出發,沒有花心思或者精力去進行材料的精心設計,沒有貫徹環保的理念。在這個大環境下,消費者不在乎,生產者不重視,設計師打插邊球,自然,節能在中國的建筑設計中就沒有立足之地,那么綠色設計的市場就被逐漸擠壓,造成目前我國建設節能環保不夠先進。
節能、環保不是口頭上的熱鬧,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技術。目前,我國建筑設計行業存在的問題就是,在炒房熱的潮流下,人們只關心房價,不關系房屋的設計,尤其是是不是節能環保,都已經不是考慮的范圍之內了,變本加厲,只追逐經濟效益的開發商,根本就沒有貫徹綠色設計的理念。導致當前市面上沒有可以引領節能環保的代表性建筑。這顯然是不夠的。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科技手段可以解決很多種資源的浪費,在建筑或者設計中,就要不斷地去開發這種技術,或者使用這些技術,改變中國房屋設計功利性的趨勢。其實在國外,已經有很多先進的技術可以幫助設計師們達到理想的節能和環保,國內也要集中力量,不斷地嘗試,并營造相關輿論氛圍,讓消費者逐漸接受和使用。
高職院校在建筑設計的教學中,要將節能理念滲透到教學的具體內容和環節之中,讓學生充分明白節省資源的必要性和緊迫感。據有關數據顯示,地球的資源在一定時間內就會被用完。那么就要教育學生從現在開始,從每一個細節開始,注重節能,注重環保。首先,在設計方案中,要合理考慮環境、地理、水源、森林、植被、土地等相關資源,調動思維,將這些因素合理地融于設計之中,從整體上達到節能的效果。其次,在具體的施工設計中,要從保護人類的生活環境出發,多運用環保材料,從使用者的健康角度出發,從環境的承載力出發,從子孫后代的利益出發,有效避免資源的浪費和設計的奢靡。這是非常重要的觀念,在校學生就要接受這樣的教育,潛移默化中,慢慢地去踐行,并逐漸改變這個行業,為建筑設計市場做出自己的貢獻。
房子是用來住的,建筑是用來使用的,這是實用性的表現,也是設計的歸宿。過去,很多的建筑在設計時,講排場,講形式,不注重使用價值,導致了相當材料的浪費,并造成了周圍環境的破壞,得不償失,再彌補的費用遠高于建設的費用。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學習時,始終要秉持這樣的觀念,那就是要從宜居的角度去建設,既要滿足使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又要讓使用者感到舒適和愜意。就這要求在最大的程度上,減少垃圾的排放,在最大程度上減少資源的浪費。樹立綠色設計、科學規劃的思路,多利用自然的資源,并滿足消費者的精神需求。
高職院校建筑設計專業要開展節能理念的教育,主要的渠道或者方式還是要放在教學上,主要的載體就是課堂,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作用。首先,在教學內容的組織上,一是要將節能環保的理念與具體的專業知識和基礎知識貫穿起來,或者開辟專題教育,讓學生在進行專業學習時要明確節能的重要意義,并緊跟時代的潮流,將最新的節能做法教授給學生。其次,是在教學方式和手段的選擇上,要多采用項目教學法等,將真實的項目分析給學生學習,讓學生明白節能可以在現實中得以實現,并取得較好的效果,引領學生去積極思考,使之形成基本的設計思路和理念。再次,在教學的評價上,要制定相關的評價指標和環節,作為重要的的依據,考察學生掌握的程度和認識的深度。最后,要創新課堂的模式,多使用現代科技手段,通過多媒體、動畫、模擬環境等,讓學生在學習中明白節能的流程和相關的做法,較早地其接觸。
當然,僅僅停留在課堂上,局限在紙上,保留在腦海中的節能觀念是不夠的,還沒有落地,沒有付諸于實踐。因此,高職院校在教學中,要開辟相關的建筑設計節能實踐環節,讓學生到真實的現場去,到社會中去,到企業中去,通過實際的行動去踐行節能的理念。有時候,想的和做的是不同的,只有在實踐中去檢驗才能明白節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只有來源于實踐才能更好的服務于消費者,才能得到經驗是否對環境有利。這樣的實踐活動多種多樣,可以是教學的內容,可以是專業的拓展,可以是社團活動,可以是第二課堂,也可以是調查研究等等。重要的是讓學生去參與,去融入社會,去踐行。
前面有分析到,節能不是紙上談兵,最好是要有實在的技術,這是核心。例如,充分運用自然資源的技術有太陽能技術、沼氣轉換技術、風能技術、水能技術等等,環保無公害,利于自然,利于人類。那么在校的學生,可以依托相關研究機構或者社會團體,或者學生自發組織,進行節能方面的技術研究或者發明,在相關指導老師的幫助下,在學校的經費和場地的支持下,在企業的相關技術協助下,在某一領域取得成果。高職院校的學生動手能力強,創新意識強,有創造發明的欲望,有技能環保設計的基礎,在綜合各方力量的作用下,可以取得不錯的效果。當然,全校要營造這樣的環境,積極鼓勵學生去技術攻關,通過建立一定的激勵措施,讓學生沒有后顧之憂,集中精力進行攻關。此外,知識產權或者發明專利相關的配套體系也要建立起來,通過一定的形式鞏固學生的成果,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
建筑設計行業的節能環保是一種趨勢,也是目前我國設計行業需要去重視和解決的問題。作為高職院校,不能坐視不理,而是要將自己擺進來,在人才培養上,在教育教學上,在實踐環節設計上,在校企合作和工學結合上,在技術指導上,在環境營造上,在政策支持上,在成果鑒定上,要給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節能環保理念的踐行,不是一句口頭禪,也不是埋藏在教材里,要調動學校、社會、企業各方的力量,積極的去推進。尤其是在學生的專業課程的設置中,在學生觀念的引領上,在學生設計思路和理念的指導上,要朝這個目標越走越近。此外,節能是全社會應有的共識,全社會都要參與進來,在建筑設計的要求上,要明確節能環保的倡導,要從保護環境出發,真正將節能落實到日常生活之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之中,從而形成強大的集體的行動力,勢必將節能環保理念覆蓋到各行各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