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飛
(四川理工學院,四川成都610000)
傳統文化是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保留在每一個民族中間具有穩定形態的文化。中國民間傳統文化藝術豐富多彩,如同大家熟知的藝術有繪畫,書法,剪紙藝術,皮影。文化有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等等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外還存在著許許多多中國民間的傳統文化藝術。民間的傳統文化和藝術,既是意識形態的產物具有精神文化性質,同時又是物態的,客觀現實存在的,具有物質文化的特性,民間文化藝術對公民所產生的文化價值和文化功能也是綜合的,而不像其他的精神和意識為主要的文化和藝術。在看待民間文化藝術的價值和藝術功能時,就要既重視他的精神領域的功能,又要強調它的物質文化功能。
在現代科技發展和社會上急功近利浮躁心態的雙重夾擊下,中華傳統手工藝正在無可奈何走向衰敗。一個個現代化的城市,高樓林立,車水馬龍。許多寶貴的傳統手工藝制作,正在被廉價的機器制造品所取代,工藝品越來越多的是為了滿足商業化售賣的需要,缺乏藝術本身的價值。隨著經濟的發展,傳統老手工藝必須要緊跟時代的步伐,才能不漸行漸遠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
民間文化是一個具有民族和地方文化特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保護民間文化藝術迫在眉睫,地方政府對于民間工藝品藝術要給予大力的支持。比如組織相關人員搜集記錄民間藝術作品,建立民間藝人電子檔案,利用攝影、攝像、錄音、出版等現代手段盡可能整理保存民間藝術;努力營造民間文化的市場,積極扶植民間藝術的開掘和發展等等。根絕民間藝術的地域性,實施保護,建立地方性的民族傳統技藝傳授所,像“孔子學院”一樣把我國的民間藝術發揚光大。建立鄉土文化博物館也是對傳統文化藝術的直接保護,注重旅游業經濟與文化性共同兼顧以促進民間文化藝術的保護性開發。修建以民俗、民間文化、藝術為主題的博物館或景點也是傳承的一個好辦法。
許多年前,我們身邊到處都有民間藝術的影子,窗戶上的剪紙,村頭動聽的二胡旋律,但如今都被明星的海報,電子設備放出的音樂所代替,消失了民間藝術的韻味,引起無數人的反思。
中國的鄉土文化和民族文化正在面臨危機我們不得不承擔起應該承擔的責任,首先地方政府要正確引導和扶持民進藝術的發展,加大我國民間工藝產業發展的投入。要用科學發展觀的理念加快推進文化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消除影響文化產業發展的陳舊思想觀念和體制弊端,不斷完善優化地方民間工藝資源發展的決策。民間文化工藝品的質量要嚴格要求過關,也要可以吸收借鑒國外文化,比如剪紙在圖案設計上可以表現世界古典神話圖騰,以加強國際民族文化的認同交流,同時外銷產品要考慮世界各地的欣賞習慣和欣賞趣味。
大力培育民間工藝人才,我們倡導弘揚、發掘傳統民間工藝藝術,并在院校藝術教育中滲入傳統民間工藝文化知識培訓。建議對未成年人加強民間傳統工藝文化教育,從中讓他們了解本土優秀文化,懂得藝術來源于生活,來源于民間的道理。
我國民間藝術現今將面臨文化產業發展中的重大機遇,充分發揮我國民間藝術在發展中的作用時不我待。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支撐和開拓創新時代精神引領的我國民間藝術,必將會在文化產業復興的春天里首冠群芳,展現出蓬勃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