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改改
(西藏民族大學,陜西咸陽712082)
西藏地處我國西南邊陲地區,毗鄰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多個南亞國家,具有著重要的戰略地位。西藏經濟基礎較為薄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為西藏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物流業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對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優化都具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
西藏位于我國的西南邊陲地區,毗鄰南亞各國,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西藏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都是至關重要的。而西藏物流業的發展是經濟增長的基礎,也是藏族群眾生活質量提升的物質保障。對于西藏維護社會穩定以及長治久安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物流業的發展可以推動西藏區域經濟的增長。其發展不僅可以促進邊貿口岸市場的建成和邊境貿易額的增長,對于區域內擴大市場內需和供給都有直接的拉動作用,為西藏實現跨越式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這無疑對西藏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西藏物流產業的發展可以促進物流業的網絡空間格局的逐步形成,在現代化生產技術進步的推動下,現代化物流業應運而生,并促成了信息化網絡空間格局的形成。同時也促進了區域內產業格局的調整,物流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經濟杠桿作用。
2006年青藏鐵路建成通車,奠定了西藏物流業發展的基礎,初步形成了鐵路、公路、航空、管道等現代化綜合物流體系。圍繞青藏鐵路西藏各地市的物流中心相繼開始建立。2011那曲火車站的建成通車,對于拓寬青藏鐵路的運輸線路,改善藏北經濟結構,增強西藏自我發展和對外交流具有重要的意義。2010年日喀則機場正式通航,同時拉薩柳梧物流中心的建設對于區域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目前西藏已形成以拉薩為中心,以川藏、滇藏、青藏、新藏、中尼五條公路和15條區道及375條縣鄉線路,初步形成“三縱、兩橫、六通道”的公路線路格局,物流企業共計28家,西藏已具備日益完善的物流網絡體系。
2.2.1 經濟基礎較為薄弱
發達地區的物流及信息化建設取得迅速發展與地區通信設施和交通環境是密不可分的,而西藏經濟發展基礎較為薄弱,基礎設施滯后,這也導致了西藏物流業的不發達,不能適應現代物流業發展的需要。
2.2.2 物流管理機構、政策不完善
近年來,西藏對于物流業發展的政策指向不明,有關部門的政策法規還是相對較少的。雖然目前西藏已進入多個知名的大型物流企業,但西藏還沒有對物流業進行管理的組織和機構,物流企業服務效率低,服務種類單一,技術水平落后,從而導致了,物流管理和現代信息化建設工作間職責不明,缺乏有效地協調與發展。
2.2.3 缺乏物流管理人才
在現代物流業的發展中,物流方面的人才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這對物流業的規劃布局及建設質量具有很大的作用。西藏目前的物流企業管理隊伍中,在物流網絡布局、管理理念及物流運作模式等專業知識和管理經驗較為欠缺,同時,網絡信息技術雖然發展迅速,但人們對于網絡技術的使用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現象,這對物流信息化的建設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
不論是已建成的物流中心還是正在建設的物流中心,這都離不開物流業人才的有力支撐。據調查,西藏物流業人才在現代商貿類企業人才需求中占據第二,西藏現代物流業的發展迫切需要人才資源的注入,為西藏物流業的發展規劃和實施提供支撐。
構建以拉薩為中心的各地市的城市群物流圈,提升物流中心樞紐的綜合能力。拉薩為一級軸心城市,承擔著西藏自治區物流運輸的集散作用,共同形成城市群物流圈。
充分發揮西藏的區位優勢,推動國際物流運輸的建設。以城市群物流圈為中心,輻射周邊各縣市地區。物流業發展情況較弱的地區要抓住“一帶一路”、南亞地區橋頭堡的區位優勢及國家政府政策支持,加強與周邊地區進行資源共享,大力發展跨國物流運輸。
構建西藏物流信息平臺,實現各地區物流的信息交流共享。現代物流業的發展離不開信息平臺的有力支撐,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可以實現各區域間的資源信息共享,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運營效率。因此,應當整合西藏現有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資源,構建與輻射式物流網絡體系相匹配的物流信息平臺,實現各地市的貨運企業、貨運站點以及貨運集散地的數據進行實時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