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珍
(陜西服裝工程學院,陜西 咸陽 712046)
對于中華民族的發展來說,傳統文化是非常深刻的一種民族思想類型,同時還是一種非常深刻的文化內涵[1]。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時代的進步,在不經意間,社會的各個領域都會滲透非常深刻的傳統文化。對環境藝術設計而言,需要從根本上有效的結合傳統文化,在形式方面以及藝術風格方面服務于環境藝術設計作品,并且還需要借鑒非常多有效的設計經驗,因為對于環境藝術設計來說,傳統文化可以深刻的體現一個民族的信仰。
環境藝術設計實質上指的是改造和設計空間環境,采取的是多種技術手段以及豐富的藝術手法等,在上述的基礎上可以實現環境藝術設計作品的完善,最后從根本上滿足人們對作品的使用需求,并且滿足其審美情趣所需[2]。對于環境藝術設計這一項綜合性藝術,其跟人居環境之間產生相互的作用,涵蓋了非常豐富的工程學科和藝術學科內容,例如:城市規劃學、人體工程學、城市設計學、景觀設計學、建筑學、美學等,可以從根本上發揮以下特征:首先是功能性的體現、藝術性的體現和技術性的體現。美化人居環境是環境藝術設計工作最為首要的一個目的。美化人居環境可以促使使用者展現自己的品味追求,并且還可以從根本上表達一定的文化內涵,所以,在理解環境藝術設計的過程中,根植審美文化于創作文化認知和認同活動中,還可以實現基礎文化內涵的有效體現。所以,對于環境藝術設計工作來說,其發揮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可以促使使用者審美情趣得到基礎滿足,還可以促使作品文化內涵得到有效的豐富。傳統文化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重要意義:環境藝術設計存在非常多樣的表現形式,其可以從根本上反映一個人的生活習慣,并且針對審美關系有著非常獨特的展現視角,對于同樣環境藝術的設計成果,不同文化基礎和修養的人有著不同層次的理解。為我國人們創造更加適宜生存的環境以及更加適合生活的環境,是現階段環境藝術設計的根本目標。
3.1 文字
象形字是中國傳統文字的前身,同時,中國傳統文字也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文字形式,所以,針對中國傳統文字而言,不管是外形還是書寫形式,其都存在非常顯著的藝術性,并且還可以表達文字存在的豐富內涵,并且,中國傳統文字還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3]。方方正正的漢字帶給人們的是頂天立地的一個視覺感受,漢字獨特的審美性亦非常的豐富,例如:楷書、草書、行書、小篆等。在設計中,文字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元素,且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文字已經得到了廣泛的使用。上海世博會(2010年)設計的徽章,很好的融合了文字跟人的運動形態,得到的圖案是一個“世”字形態,且巧妙地結合了2010年,可以促使中國書法展示出博大精深的形態,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對徽章賦予非常深刻的象征含義。
3.2 色彩
色彩元素具有非常強的藝術表現力,同時還有非常強的視覺沖擊力,可以實現作品內涵的有效表達,在實際藝術設計的過程中,色彩的運用會存在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對于環境藝術設計來說其也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中國具有的傳統形式色彩文化來說,不同的寓意可以使用不同的色彩來代表,會不同程度的影響到一個人的心理變化。例如:紅色在中國傳統的顏色圓度,表達的是喜慶的含義以及祥和歡樂,這是我國人們最喜歡的一種顏色元素,甚至還將其稱為中國紅。2010年在上海舉辦世博會,設計的中國館則是以“斗冠”造型為主,建筑主體的顏色為紅色,表達的是中國非常獨特的文化內涵,展現出一種非常明顯的喜悅感覺[4]。
3.3 造型
中國就別非常豐富的傳統造型種類,民間藝術是傳統造型的主要來源,其表達的是非常顯著的民族地域風格,并且代表的是非常典型的文化內涵。在環境藝術設計的過程中,中國傳統造型可以完成非常多素材跟有效靈感的提供,可以促使環境藝術設計表現形式得到有效的豐富,并且還可以從根本上完善其藝術表達手法,還可以賦予環境藝術設計照片非常獨特的地域特點。國家鳥巢公園設置了盤古大觀建筑群,氣勢恢宏,主要的造型是中華民族特有的龍形,在高建筑的上方設置為龍首造型,且建筑的本身則為龍身,表達的是中國人的審美思想。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全球經濟將實現一體化發展趨勢,將會在國內涌入越來越多的國外文化,并且直接影響到人們的日常工作以及日常生活。并且,環境藝術設計在面臨多元文化沖擊的基礎上,需要始終秉承一個正確的傳統文化理念。
在實現傳統文化充分融入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從根本上重視現階段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的新趨勢,有機的協調傳統文化與現代意識,定位準確的、合理的契合點,從根本上實現環境藝術設計工作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