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宏
(四川文理學院體育學院,四川 達州 635000)
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國體育事業蒸蒸日上,唯獨足球運動的發展現狀不甚理想,我國足球已經成為體育界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了改善這種局面,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于2009年聯合啟動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而達州市作為首批“全國校園足球布局城市”之一,校園足球在達州市發展的如何呢?為此,筆者以達州市通川區為調查研究區域,對金山小學和第十中學進行了走訪調查,從而了解達州市通川區中小學“校園足球”的發展狀況,并找出其中存在的的亟待解決的問題,從而提出相應的、有效的解決方法。
1.1 達州市通川區中小學校開設足球課程的情況分析
足球教學是中小學生學習基本足球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主要途徑,是中小學校推廣校園足球活動的基礎。為此筆者對金山小學和第十中學開設足球專業課程的情況進行調查發現,金山小學和第十中學都是每周開設四節體育課,但僅僅只有其中一節是用于足球教學。結果表明,兩所學校開設足球專業課程占開設的體育課程的比例都較小。筆者認為:這可能是因為部分中小學校還沒有給予“校園足球”高度重視,仍把學生的學業成績和升學放在第一位。這是不容樂觀的,如果長此下去,將不利于校園足球運動的普及。
1.2 達州市通川區中小學校開展足球競賽的情況分析
足球競賽是培養學生規則意識、團隊意識和拼搏精神、展示足球技術的平臺,是培養學生足球興趣,健全學生人格發展的重要手段。筆者對金山小學和第十中學開展足球競賽的情況進行調查發現,兩所學校每年都只才開設了1次全校性的足球競賽。這表明兩所學校都沒有對全校性足球競賽給與高度重視,沒有踐行足球育人的理念。筆者認為,足球運動作為一項團體性活動,它以群體的方式進行。正因為有足球競賽活動,才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團隊意識和拼搏精神,學生也才能賽出風格、賽出水平。同時,作為淘汰賽賽制,每一場比賽都要分出一個勝負,那對于學生們來說,才能及時從比賽中獲取經驗,找出不足,比如:是技術上的、還是體能上的不足;是因為平時足球課不太認真,還是課外沒有進行針對性的訓練等等,從而有利于學生進行積極地、正確的歸因,促進他們健全人格的形成。
1.3 達州市通川區中小學生對校園足球的興趣分析
在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過程中,中小學生始終是校園足球的參與主體,因此他們對足球是否感興趣,會直接影響到校園足球的實施效果。筆者對金山小學和第十中學的學生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進行數據分析,結果顯示45%的學生對足球運動感興趣,35%的學生對其他球類運動感興趣,而20%的學生對球類運動不感興趣。結果表明,達州市通川區中小學生對足球運動感興趣的人數比率還是比較大的。筆者認為,這是非常可觀的一個比例數字。因為學習動機是有效學習的前提條件,而興趣作為學習者重要的內部學習動機,是一個人傾向于認識、研究獲得某種知識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學生對某一事物感興趣,就會持續地、專心致志地鉆研它,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因此中小學生只有對足球運動感興趣,才能保證學好足球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術。
1.4 達州市通川區中小學生參加校園足球訓練的頻數分析
對金山小學和第十中學的學生參加校園足球訓練的頻數進行了數據分析,結果顯示每周參加1次足球訓練的學生有65%,每周參加2-4次足球訓練的學生有26.7%,而每周參加5次以上足球訓練的學生僅為8.3%。數據表明,達州市通川區中小學生每周參加足球訓練的頻數不高。筆者認為,這是不容樂觀的,如果長此下去,勢必會影響校園足球的可持續發展。
1.5 達州市通川區中小學足球師資現狀分析
對金山小學和第十中學的足球師資現狀進行調查發現,在接受調查的兩所學校的兩個班級里,他們的足球任課老師都不是出自于足球專業。雖然他們都是本科體育院校畢業,并經過嚴格的考試篩選才來到學校任職的。但他們都不是學的足球專業,其中一個老師是學田徑的,另一個老師是學籃球的,盡管他們都有很強的田徑和籃球專業技能,但對足球的了解卻少之又少,又怎么能奢求他們教孩子踢好足球呢?
1.6 達州市通川區中小學足球場地設施的配備情況分析
基本的足球場地設施是保障足球運動在校園長期、穩定開展的硬性條件,是實施足球教學、足球訓練和足球競賽的基本場所。筆者對金山小學和第十中學的足球場地設施配備情況進行調查發現,在接受調查的兩所學校里,它們都沒有可供學生開展足球運動的專業場地。“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校足球場地設施的缺乏,嚴重制約者校園足球的普及和可持續發展。
2.1 通川區中小學校應提高開設足球專業課程的比例
足球教學是中小學生學習足球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途徑,是中小學校推廣校園足球活動的基礎。為此筆者建議,達州市通川區中小學校在足球教學方面應按照國家要求嚴格實施,保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把足球作為體育課的必修內容,并逐漸加大足球教學的比重,保證每周有1-2節足球課,而條件成熟的學校可以將足球課增加到2-3節;而高中階段學校應創設條件開設足球選修課,以滿足學生的個人興趣和愛好,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通川區中小學校應合理開發足球課程資源,因地制宜地開發和編制足球校本教材,并根據學校的實際條件,實施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足球教學和課外活動等。
2.2 加強學生足球競賽力度,完善足球競賽體系
筆者認為達州市通川區校園足球的推廣和普及,要依靠廣大中小學校積極引導和組織學生積極參加足球競賽,做到班級、年級和學校有足球隊,每月有比賽,人人有機會參與。并通過各類足球比賽和活動激發廣大青少年學生參加校園足球活動的熱情,培養他們對足球運動的興趣和愛好,促使他們掌握和提高足球運動技能。同時各中小學校應廣泛開展多樣化的校園足球競賽活動,形成“校校參與、層層選拔、全國聯賽”的足球競賽格局。而且學校還應組織小學低年級學生參加趣味性足球活動,小學三年級及以上到初、高中學校,要組織班級、年級聯賽,開展校際邀請賽、對抗賽等競賽交流活動,構建包括校內競賽、校際聯賽、區域選拔在內的青少年校園足球競賽體系。
2.3 加強校園足球師資隊伍建設,提高足球師資業務水平
多渠道擴大足球師資力量。首先由省級層面出臺相關政策,體育、教育、人事部門聯合制定標準,在體育教師招聘政策中適當傾斜(如國家隊運動員可實行免考給予事業編制等),讓退役運動員、有足球特長的師范生充實到足球教師隊伍中來,既解決了校園足球活動開展過程中足球教師缺乏與師資水平較低的問題,又解決了足球退役運動員的就業問題。接著應充分發揮達州市各高校體育教育足球專業人才的資源優勢,專門成立達州高校體育教育專業校園足球聯盟,從而加強對本地區各高校體育教育足球專業人才的培養;另外還可以聘任專業足球教練,在學校兼職足球教師,以此提高校園足球的教學和競技水平,為國家和地方輸送更多的足球后備人才。最后可以在一些高校、特別是師范院校,應盡早設置足球專業,專門為中小學培養足球教師,使足球教師專業化、梯隊化。
2.4 相關政府部門應加大足球經費投入,改善學校足球場地設施條件。
基本的足球場地設施是保障足球運動在校園長期、穩定開展的硬性條件,因此達州市通川區各中小學校只有擁有專門的足球場地設施,才能保證校園足球運動的可持續發展。為此筆者建議:達州市通川區各級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按照因地制宜、逐步改善的原則,加大校園足球場地設施的改造和建設力度,并將其納入城鎮化發展和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規劃,納入學校標準化建設和基本辦學條件改善實施工作。而且各級財政部門要加大經費統籌力度,對校園足球的改革發展給予傾斜,扶持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建設,適當提高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經費保障水平,并改善場地設施條件,以保障足球教學、訓練和賽事活動的開展。
目前達州市通川區中小學“校園足球”運動的開展才處于起步階段,學校開設足球專業課程較少,組織學生參加足球訓練和競賽不甚理想,而且足球專業師資、專業場地設施極度缺乏,無法滿足足球教學、足球活動的開展。因此要實現達州市通川區校園足球的可持續發展,還需要我們綜合采取多種措施,多方合力,共同致力于“校園足球”運動的開展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