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紅,向云波
(云南師范大學,云南 昆明 650000)
文字與載體結合在一起的整體,我們可以稱之為書,中國最原始的文字是刻寫在陶土上的符號,這是中國書籍發展中的一個巨大進步。在商代文字被視為神的旨意,經常將不能解釋的事情繪于龜甲或是獸骨之上煅燒根據裂痕判斷神的旨意,因此甲骨文被流傳下來。而后青銅器的繁榮發展,文字經常被鑄在青銅器上,來記載大事件,各種知識等事物,在青銅器鑄造的文字可悠久保存,這也是人們為什么選擇在青銅器上鑄字的原因。石刻文字盛行于秦漢時期,其中可以分為碣、碑、摩崖的形式,記錄著經典著述,與大事件,大眾閱讀的功能已經體現出來。在接下來的書籍發展中書籍的形式可以分為簡策,卷軸,冊頁的裝訂方式。簡策主要是竹簡和木牘,卷軸就包括縑帛卷軸裝,紙制卷軸裝,冊頁包括經折裝,旋風裝,蝴蝶裝,包背裝,線裝。
根據云南省民族博物館館藏情況,我們可以看到,傳統的裝幀方式都有呈現,但民族文字的書籍主要是手寫,只有少量的印制書籍,裝訂方式多見線裝,即使有其他裝訂方式的書籍,其形式也不是嚴格遵守規則,更加偏向于,簡單方便。而一些傳統的形式很嚴格的書籍大多是漢字書籍。云南少數民族地區之所以呈現這種特點,沒有與書籍發展的大體一致,究其原因,我們可以想到,一是民族文字出現時間,及文字的用途有關,二是與本地區的發展速度有關,三是當時與中央政權的關系、交流程度產生了一定影響。但是云南少數民族地區有其特殊的記事表達方式,是非常有意思的。例如,景頗族的事物書信,男子給姑娘的第一封信:紅線扎的煙葉、檳榔、檳榔、樹莧、竹蔑絲——表示對姑娘有好感,錢幣——我有足夠的錢來維持生活。男子給姑娘的第二封信:黑白紐扣各一顆——雙方都要講真話,不要講假話。葉子——有好多話要對你說。樹根——思念。大蒜——請你考慮我們的事。辣椒——愛得猛烈。生姜——永遠陪著你走?;鸩窠z——我的態度很堅決。姑娘同意,就原物寄回。不同意就附上火炭寄回。也有一些簡單的形式,例如,景頗族實物書信①筍葉——做了壞事不說,就像筍葉包不住火,遲早要暴露。②七葉蓮——互尊互敬。③茶葉——男女雙方相互監督。④芒萁——可以公開的到處走走。⑤棕葉蘆——舉行婚禮。⑥五倍子樹葉——莫說氣話,等等。
但是由于民族同化的原因,民族的特殊文化逐漸消失,就拿民族文字來看,許多只有語音沒有文字的民族語言隨著傳承人的去世已經完全從世界上消失,即使是有文字流傳下來的民族文字也因為不在有人去關注,去保護其意思已經不可查。例如,滿文,清朝建立后滿族當權,許多歷史古籍都是用滿文書寫,是我國珍貴的歷史資料,但是現在我國懂滿文的人少之又少,許多歷史古籍無法破譯,實在是非常的遺憾。我國的多民族文化保護刻不容緩。
而現在的社會光靠政府單方面的保護是遠遠不能達到效果的,那作為一個設計師如何可以貢獻一份力量那,那就是將其融入設計中去,使其成為現象級的事情?,F在一個可愛小朋友的表情包很快就能躥紅網絡,使得大家不論認識還是不認識都要去了解一下,而我們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為什么不能超過這些事物引起大眾的注意呢?
即然這些實物記事就是表達一定的語言,那么我們就從圖像語言入手,將他們變成我們日常的表情包。使其融入生活,宣傳民族文化的同時,產生廣泛影響。文字的由來就是來源于實物,后又轉化成圖像,慢慢演化為文字,現在我們就將這過程逆轉,但這絕對不是歷史的復原,而是否定之否定,螺旋上升的過程,我們要賦予傳統文化以新的生命力,用現代形式去表達它。曾有位著名設計師說過,我們中國不要到西方去尋找靈感,我們的歷史文化就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別的國家的設計師都認識到了這點,而我們為什么還沉浸在向西方學習中不能自拔呢!現在政府對于保護,發揚民族傳統文化不斷重視,傳統文化的再設計是有很大市場的。在經濟社會產生利益價值又是一個很大的推動力量,我們將這些云南少數民族特殊的實物傳信應用于表情包制作,是其再次散發生命光芒的一大契機。接下來我就將這些民族圖形滲入到我們的手機里,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這需要許許多多的有識之士為之努力。
結語
面對許許多多的民族特殊文化消失,我們都該感到痛心疾首,就像我們保護瀕危動物一樣,為了我們國家的有續發展,為了我們的下一代能領略到中國多民族文化的燦爛光輝,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行動起來,使這些民族文化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