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偉
不無絕對地說,有生產作業(yè)就可能存在違章行為,違章就可能引起事故的發(fā)生。因此,如何杜絕由于員工習慣性違章而造成的事故已成為企業(yè)安全生產工作的一個永恒主題,需要企業(yè)不斷地進行強化。
筆者從事基層安全生產工作近10年,十年來親手處理的員工違章行為近萬人次,通過收集各兄弟單位的事故快報以及自己日常安全督察工作的一些感悟,把員工習慣性違章的心理分析和預防對策的一些想法介紹出來,謹供大家探討,以求最大限度地杜絕違章行為的發(fā)生,幫助員工遠離傷害。
行為者對行為追求的程度,即行為者對行為后果的期望程度。體現(xiàn)為行為者對行為后果價值的判斷。行為后果對行為者的價值越大,行為的動機就越強烈。行為者違章時存在有以下違章心理。
作業(yè)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存在僥幸心理。認為在現(xiàn)場工作時,嚴格按照規(guī)章制度執(zhí)行太過繁瑣和機械,不能嚴格按照規(guī)章制度執(zhí)行或執(zhí)行不完全到位,認為即使偶爾出現(xiàn)一些違章行為也不會造成事故。
惰性心理也稱“節(jié)能心理”,是指在作業(yè)中盡量減少能量支出,能省力便省力,能湊合就將就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也是懶惰行為的心理依據。
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個別作業(yè)人員(特別是在記件、計量工作中)為了追求高額記件工資、高額獎金以及自我表現(xiàn)欲望等原因,將操作程序或規(guī)章制度拋在腦后,盲目加快操作進度,而不是科學地改進操作程序。
事故案例 違章蠻干腳踝被夾
某冶煉廠給料系統(tǒng)由一臺皮帶輸送機送料,經顎式破碎機破碎后進入下一工序。某日夜班(零點至早上八點),職工王某在此崗位負責操作,由于當班所破碎的原料大塊的較多,破碎機難于吃進,遇到大塊的礦石必須停機將礦石取出,人工用大錘先將其砸成小塊。按正常給料時的操作完成當班生產任務需要五個多小時,而這次到下班時間還剩兩小時,才完成當班工作任務的百分之六十作業(yè)。
凌晨六時左右,一塊大料進入破碎機,操作人員王某看到破碎機只是在不停空轉,礦石沒有下去,便將皮帶輸送機停下,徑直走到破碎機進料口,左腳踝在操作臺邊緣,右腳使勁往破碎機進料口踩礦石。石塊終于被擠壓進去,但由于王某用力過猛,右腳也進入了破碎機,腳踝以下全部夾碎。
行為者對自己行為能力過高的估計。行為者的個人能力越強,技術越好,經驗越豐富,則自認為行為成功的把握就越大,行為動機就越強烈,就是人常說的“技高人膽大”,往往將規(guī)章制度拋在腦后。近年來發(fā)生的一系列人員誤操作事故快報中,不少就是班組長、技術員等業(yè)務骨干人員違章違紀造成的。分析違章者的違章心理有以下幾種情況。
作業(yè)人員在生產現(xiàn)場工作時,不是按照安全操作規(guī)程而是靠想當然,自以為是地操作,還有部分作業(yè)人員自以為技術高人一籌,盲目操作。按規(guī)定作業(yè)前應到現(xiàn)場核實設備狀況,但是自認為熟悉現(xiàn)場設備和系統(tǒng),逞能蠻干,憑印象行事,往往出現(xiàn)違章操作、誤操作從而造成事故。
事故案例 未停車調機器手指被絞傷
2006年6月,車工劉某與郭某談起零件加工任務,抱怨自己的機床太陳舊,離合器不靈便,停車位稍有偏差主軸便會反轉,跟維修工說了幾次也沒調合適。郭某聽了之后說“這有什么呀,我給你調?!眲⒛嘲胄虐胍?,郭某一只手拿螺絲刀拔壓彈簧,另一只手扭動可調瓦螺絲帽。突然主軸飛轉,將郭某兩手多指絞成粉碎性骨折。
郭某自恃是老師傅,懂機床結構,違章在不停車(馬達仍工作)情況下冒險在離合器停止位置調整螺帽。因為身體緊靠床頭箱,腳不小心碰到床體前離合器操作桿,致使主軸瞬間轉動,郭某兩手被齒輪絞傷。
檢修機床必須確保在電源斷電停機狀態(tài)下方可進行,嚴禁開機時調整傳動箱機件。另外故障維修應由專業(yè)檢修人員進行。
麻痹大意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行為上表現(xiàn)為馬馬虎虎,大大咧咧,口是心非,盲目自信。認為自己技術過硬,保準出不了問題或盲目相信自己的以往經驗(以老員工居多);認為“違章”是以往成功經驗或習慣的強化,多次做也無問題,我行我素,不知過錯。
在生產工作場所,不同的工種都有不同的工作服裝,我們不能像在平時休息那樣隨心所欲。穿戴工作服裝不僅僅表現(xiàn)出企業(yè)員工的精神面貌,更重要的還有保護操作者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的作用。忽視它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就是忽視了自己的生命。操作旋轉機械最忌戴手套。因為戴手套而引發(fā)的傷害事故是非常多的,下面就是一例。
事故案例鉆床作業(yè)戴手套,違反規(guī)定手指掉
2002年4月,某省一焊機廠職工小吳正在搖臂鉆床上進行鉆孔作業(yè)。測量零件時,小吳沒有關停鉆床,只是把搖臂推到一邊,就用戴手套的手去搬動工件,這時,飛速旋轉的鉆頭猛地絞住了小吳的手套,強大的力量拽著小吳的手臂往鉆頭上纏繞。小吳一邊喊叫,一邊拼命掙扎,等其他工友聽到喊聲關掉鉆床,小吳的手套、工作服已被撕爛,右手小拇指也被絞斷。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勞保用品也不能隨便穿戴,在旋轉機械上作業(yè),我們身上的衣服等物一定要收拾利索。如扣緊袖口,不要戴圍巾等,上海某紡織廠就曾經發(fā)生一起這樣的事故。一名擋車女工沒有遵守廠里的規(guī)定,把頭巾圍到領子里上崗作業(yè),當她接線時,紗巾的末端嵌入平時沒有注意的梳毛機軸承細縫里,紗巾被絞,該女工的脖子被猛地勒在紡紗機上,雖立即停機,但該女工還是失去了寶貴的生命。所以我們在操作旋轉機械時一定要做到工作服的“三緊”,即:袖口緊、下擺緊、褲腳緊;不要戴手套、圍巾;女工的發(fā)辮更要盤在工作帽內,不要露出帽外。
在生產現(xiàn)場工作中,往往會出現(xiàn)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例如開關推不到位、刀閘拉不動等現(xiàn)象,操作者常常請同事幫忙,幫忙者往往礙于情面或表現(xiàn)欲望,在不了解設備情況下,盲目幫忙去操作,這樣是極容易造成事故的。
事故案例 擅自上機操作,傷害自己
2000年11月,某化肥廠機修車間,1號Z35搖臂鉆床因全廠設備檢修,加工備件較多,工作量大,人員又少,工段長派女青工宋某到鉆床協(xié)助主操作工干活,往長3m直徑75mmx3.5mm不銹鋼管上鉆直徑50mm的圓孔。
10時許,宋某在主操師傅上廁所的情況下,獨自開床,并由手動進刀改用自動進刀,鋼管是半圓弧形,切削角矩力大,產生反向上沖力,由于工具夾(虎鉗)緊固鋼管不牢,當孔鉆到2/3時,鋼管迅速向上移動而脫離虎鉗,造成鉆頭和鋼管一起作360度高速轉動,鋼管先將現(xiàn)場一長靠背椅打翻,再打擊宋某臀部并使其跌倒,宋某頭部被撞傷破裂出血,縫合5針,骨盆嚴重損傷。
在生產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生產現(xiàn)場的條件較為特殊的情況,如果嚴格按有關規(guī)程制度執(zhí)行確實有困難,作業(yè)人員不是針對實際情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而是往往冒險去工作。非理智的冒險也是引起違章操作的重要心理原因之一。
事故案例 歪拉斜吊釀慘禍
2001年3月6日中午,某省某化工公司一分廠檢修工班長嚴某、維修工饒某、王某3人根據車間主任殷某的安排,對二號爐檢修現(xiàn)場進行清理,嚴某違章安排無證人員饒某在三樓頂端操作行車,王某和嚴某在二樓接放被吊運的物品(電機大套),當吊運第3只大套時,雖然行車已經到達極限位置,但3人仍采用歪拉斜吊想使大套落到理想地點,嚴、王2人在沒有取掉掛鉤的情況下,強行推拉重達800多千克的大套,此時大套尾部著地,頭部懸空使鋼索呈20度的斜拉狀態(tài),在重力的作用下,大套產生巨大的反彈力將嚴某拍傷,被緊急送往醫(yī)療中心接受治療。經醫(yī)院診斷,嚴某左大腿內側成粉碎性骨折。
這起事故是人為違章操作所致,屬典型責任事故,一是操作者本人違章蠻干;二是當班領導沒有對清理工作進行班前安排和要求反而違章指揮作業(yè);三是現(xiàn)場管理人員也沒有進行有效監(jiān)督,認真履行職責,習慣性違章操作是這起事故的根本原因。
表現(xiàn)為對遵章或違章心不在焉,滿不在乎。根本沒意識到危險的存在,認為章程是領導用來卡人的;對安全談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比起來不要;不把安全規(guī)定放眼里,不違章就干不成活。
事故案例 鋼絲繩夾手的重傷事故
7月21日14時,某企業(yè)動力廠機修班班長李某安排機修工卜某、王某到動力廠煤渣場維修斷裂的7號吊車升降鋼絲繩。煤場起重裝卸工黃某配合卜、王兩人工作。經檢驗確認安全措施落實后,卜、王兩人開始維修。14時50分左右,卜、王兩人裝好鋼絲繩,隨后調節(jié)滾筒鋼絲繩排列和平衡桿。卜某站在吊車對面觀察,在黃某點動吊車調節(jié)滾筒鋼絲繩排列和平衡桿的過程中,王某突然用手去調整鋼絲繩,被鋼絲繩夾中右手手指(包括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后被緊急送往醫(yī)院做手術,小指被截肢兩節(jié)致重傷。
事故原因分析起來有如下幾點:
1、直接原因
王某違章作業(yè)戴手套,機器在運轉過程中,用手代替工具調整鋼絲繩。
2、間接原因
(1)卜某作為現(xiàn)場安全監(jiān)護人,對現(xiàn)場工作缺乏檢查,監(jiān)護不力;
(2)檢修作業(yè)過程參與人員聯(lián)系、協(xié)調、配合不到位;
(3)班組安全教育、培訓不足。
3、應采取的防范措施
(1)在安全技術整改措施方面,可設置可以線控操作吊車的裝置,使人可以在地面上操作吊車,避免操作吊車時司機視線無法達到抓斗部分區(qū)域。
(2)加強安全管理措施
①進一步細化檢修作業(yè)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和檢修作業(yè)的安全技術防范措施。班組安排作業(yè)任務時,要嚴格落實安全措施。
②要落實好各級各類人員的崗位安全責任,各級各類人員要履行好自己的安全職責,做到“安全事事有人管,安全時時有人管”。
③加強對職工的安全教育培訓,使職工自覺遵守安全操作規(guī)程。
安全現(xiàn)場(氛圍)對個體的影響。任何違章者都不是孤立的一個人存在,都是與集體或班組緊密相聯(lián)的,這種外界因素對行為者的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是巨大的。下面具體分析一下安全現(xiàn)場(氛圍)對違章者心理的影響。
當一個班組的班長或技術負責人違章,或者看見大家以前都是這樣干的,沒有出現(xiàn)過問題,自己這樣做也應沒有問題,于是大家就會對違章違紀習以為常,這樣就會對班組其他員工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即看見別人能違章違紀沒出事,自己常常也跟著別人違章違紀。
企業(yè)的培訓制度,師傅帶徒弟過程中,有一些習慣性違章行為也傳授給徒弟,然而徒弟如果不加辨識,全盤接受,不僅成為習慣性違章行為的傳播者,同時極可能成為因違章造成事故的責任者或受害者。
生產過程中,當運用一些新設備、新裝備等平日難得一見的情況時,出于好奇心理(嚴格講是一種求知欲望),作業(yè)人員往往會自己動手實踐一番,由于行為者對設備情況不熟悉、不了解,在這種情況下,極容易發(fā)生意外事故。
對突如其來的異常情況,驚慌失措,甚至茫然,無法進行應急處理,難斷方向。
以上對違章人員的心理進行了分析,我們認為人員違章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行為者的內因,即違章者的主觀因素起到決定性作用。
行為者之所以違章在于行為者過高地看重行為后果的價值,又過低地估計自己失敗的可能性,形成了行為風險估量的錯誤,最后走上冒險違章違紀的道路。但是每次違章違紀并不是必定會發(fā)生事故,這就給人造成一種錯覺,好像事故是偶然的,違章違紀并沒有那么危險,出現(xiàn)事故主要是自己的運氣不好,這種觀點在事故分析中常常聽到。
其實不然,統(tǒng)計表明,對于事故不管有這樣那樣的客觀原因,實際上都直接或間接的與員工的習慣性違章相關聯(lián),這就是違章與事故(傷害)的必然性及規(guī)律性聯(lián)系。
總之,杜絕員工習慣性違章是長期而艱巨的工作,任重而道遠,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做好安全生產工作,關鍵在人,只有每個人都能始終把安全生產放在第一位,立足自己的工作實際,從自我做起,從自己的每一個操作環(huán)節(jié)做起,在思想上根除違章意識,在行動中杜絕違章行為的發(fā)生,才能最大限度地確保安全生產的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