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晨
(中國地質大學,湖北武漢430074)
談到極簡主義,首先想到的是德國包豪斯,包豪斯是世界上第一所設計學院,它成立于1919年,它的成立確立了現代設計的基本觀念和思想;從1953年開始到1968年是烏爾姆造型學院時期,這個時期提倡“理性及社會性優先”的辦學理念,美學上崇尚簡潔,形成了具有新功能主義、新理性主義、減少主義特征的設計哲學;20世紀50年代末,極簡主義作為一種藝術流派產生了;1965年,“極簡主義”這個詞匯第一次在美學理論家查理德·烏海姆的文章《Minimal Art》中出現,其本意是一個貶義詞,作者為了批判達到某種美學效果而刻意減少內容的藝術實驗,但是后來卻成為極簡主義者的口號標簽;到了60年代,極簡主義活躍在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它在繪畫和雕塑領域取得了蓬勃的發展,逐步在產品設計、家居設計、包裝設計、園林設計以及建筑設計等設計領域出現了極簡主義的作品,與此同時,極簡主義也拓展到了時尚、文學、音樂、舞蹈、戲劇等眾多領域。
極簡主義設計風格與其他的設計風格不同,它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簡潔,它的特別之處在于它的返璞歸真的整個風格。這種風格與當今社會提倡的綠色環保理念相吻合。
20世紀的50—60年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恢復時期,這一時期社會經歷和很多變革,經濟發展較快,在經濟和文化等領域出現了繁榮的景象,極簡主義產生于美國,是西方的主要藝術流派,那個時期的西方藝術受現代工業發展的影響較深,所以極簡主義也深受西方工業的影響。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產生了許多個性化的藝術思維,現代藝術產生了裂變,因此引發了眾多領域的革命性變化,極大地加快了站前初露端倪的許多藝術思想發展的腳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建筑景觀等遭遇到了毀滅性的破壞,都需要重建。這樣的歷史背景給藝術家提供了很多發揮才華的機會,這個時期許多風格和藝術流派被被大家所看到,極簡主義就是在這一時期得到飛速發展的,它成為了現代主義藝術的最后的重要藝術流派,被我們大家所喜歡。
在思想文化方面,20世紀60年代西方社會經濟復蘇后呈現出普遍的繁榮景象,西方的工業化的發展達到了登峰。人們對工業的追求使得當時的西方社會的環境污染問題很嚴重,思想文化的危機等都直接引發了此時西方人對資本主義現代文明的憂慮和反思。這一時期的西方藝術界便成為了這種思想背景下宣泄的途徑之一。極簡主義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極簡主義的平面設計最著名的三個國家是德國、北歐、以及日本。談到當代極簡風格的平面設計,最著名的要屬德國、北歐、以及日本。這三個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都與極簡風格設計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3.1德國的極簡主義設計風格。談到德國的平面設計,首先想到的就是包豪斯。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國成立的一所設計學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為發展設計教育而建立的學院。包豪斯的存在時間雖然短暫,但對現代設計產生的影響卻非常深遠。從具體的影響來說,它奠定了現代設計教育的結構基礎,目前世界上各個設計教育單位,乃至藝術教育院校通行的基礎課,就是包豪斯首創的。包豪斯主張“少即是多”,講究以人為本,講究材料與設計的巧妙結合,設計中多采用簡單的幾何圖形進行排列組合,它反對復古的設計風格。受德國包豪斯風格的影響,許多德國的平面設計大師的作品在造型上都非常嚴謹,這些作品在色彩的使用上都很簡單,有獨特的風格,但卻能達到非常美好的視覺效果。
3.2北歐的極簡主義設計風格。北歐主要是包括芬蘭、丹麥、瑞典、冰島和挪威的五個國家。隨著二戰結束后經濟的高速發展,北歐人的文化水平也有所提高。北歐的極簡風格平面設計也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北歐人生活節奏慢,喜歡過簡單的生活,他們非常熱愛生活和自己生存的環境,他們對生活有著獨特的生活態度。
北歐的人們不喜歡復雜的造型,是因為他們設的計表達出對簡單生活的熱愛,北歐的設計大多簡單不復雜,但是通過顏色和人性化的設計就能夠看出他們對生活是非常熱愛的。
3.3日本的極簡主義設計風格。日本是一個擁有著比較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的民族。日本的設計在世界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日本的設計強調日本獨特的文化底蘊,日本的禪學思想已經融入到當代極簡設計理念中,并成為當今世界上的一種既時尚又流行的設計方法。日本的設計大多是采用最純粹簡單的圖形,舍棄不必要的裝飾,以表現東方禪學中國的空寂的意境。
本論文從多方面介紹和分析了極簡主義的設計風格,其中包括極簡主義的產生與發展歷史,對當代平面設計中極簡主義風格的解讀,對極簡主義產品設計的解讀,對密斯·凡·德·羅的少即是多的建筑哲學的分析。分析了不同角度的極簡主義的內涵,并且指出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極簡主義設計將會是未來設計的發展趨勢,它能滿足我們的審美需求,還能為社會的低碳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做貢獻。提醒這既是在做設計的同時要考慮到設計與自然和環境相結合,這個問題值得每一名設計師深思,提醒我們要保護環境,走可持續發展路線。
參考文獻:
[1]《包裝設計》.沈卓婭.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
[2]《包裝形象的視覺設計》.王安霞.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
[3]《小平面》.王紹強.中信出版社,2011.
[4]《極簡主義產品設計研究及內涵探索》.黃奕佳.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碩士論文,2010.
[5]《現代設計藝術史》.董占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中外設計簡史》,李劍祖,張夫也.中國青年出版社,2012.
[7]淺談極簡主義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朱長征.《中國報業》,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