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娟
(西安財經學院,陜西西安710000)
2006年,我國在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指出,發達國家不僅經濟發達,其科技水平也給我國施加了很大的壓力,面對重重阻礙,我們應迎難而上,把握機會,要產生質的飛躍,我們應從科技創新入手。據了解,進入21世紀以來,很多國家都加大了科技創新的投入,要提高經濟水平,科技創新是重中之重,科技投入要高增長,研發投入就得提高。美國某基金會于2016年2月發布,中國已成為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二研發大國。
正所謂科技足以強國,21世紀以來,由于科學技術以不同的形式滲入到人類生活中,因此我們已經遠遠的離不開科技,科學技術的提高了全民的希望,特別是虛擬網絡的發展,使得市場對高新技術等的需求逐漸增大,越來越多的企業躋身于高新技術行列。研發活動作為企業創新的源動力,已與企業的成功密不可分,因此,通過加大研發投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以及創新力已成為企業的首要任務。
2007年,我國財政部對《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進行重新修訂,企業內部研究與開發項目的支出被分為兩個階段的支出,分別為研究階段支出與開發階段支出。對研究階段的支出,在發生時全額計入當期損益,這是一種有條件資本化的處理方式,較準則修改之前單純的費用化處理方法更嚴謹、更科學。準則修訂之前,我國企業研發支出全部費用化,雖然,將研發支出全部費用化遵循了會計信息的謹慎性原則,降低了企業的風險,會計處理方式簡便易行,企業高層的操縱空間較小,企業的會計信息可靠性有所提高,但由于將研發支出全部等同于費用,則使研發支出達不到使企業價值增值的目的,研發支出的費用化使企業的資產賬面價值與真實價值不符,致使企業管理者以及外部信息使用者等對企業的會計信息無法真實的了解;同時,全部費用化的會計處理方式降低了企業的利潤,這會使渴望得到高利潤的管理者對企業降低要求,失去希望,從而減少企業創新活動的動力,一個企業一旦缺乏創新,其在激烈的商海競爭中也將無立足之地。同時,有條件資本化的研發支出,使會計信息更加合情合理,向市場提供更加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體現企業正積極加大研發力度,促進企業現在及未來的發展,提高企業創新能力,使投資者對企業更加信賴,且企業的研發投入很可能形成資產,能夠提升企業價值,揭示了企業會計信息的相關性,這種會計處理方式彌補了全部費用化的不足,不降低企業利潤,從而使得企業的融資能力得到提高,同時也會使企業管理層對企業增強信心,推動企業的科技創新活動,但研發支出有條件資本化,將會對企業會計人員具有較高的要求,會計人員需要將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區分開來,但要嚴格的區分研究階段與開發階段并非易事,畢竟存在主觀因素,例如,若企業本年度由于利潤較低,會計人員有可能會過多的資本化,以此來提高利潤,給管理層留下了操縱利潤的空間。因此,在采用新準則之后,彌補了將研發支出全部費用化處理方式的部分不足。
由于高新技術企業需要創造較多的新技術并具有高技術水平的人才,所以具有研發強度高、投入大的特點,新會計準則發布后,企業的研發投入價值相關性的研究,尤其是上市公司高新技術企業價值是否具有相關性?國外學者在此研究中獲得了一定的成果,且多數研究得出研發支出具有價值相關性的結論,前幾年,我國因受到種種限制,起步較晚,對研發支出仍處于初級探索階段,且我國研發投入是非強制性披露,從而使國內學者對研發支出的價值相關性在實證性以及系統性研究方面成為短板,因此,致力于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支出與企業價值的相關性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上市公司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支出是否與企業價值相關仍有待研究。
研發支出作為企業創新的源泉,倍受國內外學者的關注,研發支出的會計處理應采用哪種,且研發支出與企業價值是否相關?國內外學者從多個層面對研發支出的價值相關性做了研究,有理論研究,也有實證研究。雖然,有些學者在這方面也做了實證研究,但我國企業整體研發強度較低,2007年之前不強制要求披露研發支出等因素,導致披露研發支出的企業較少,能夠連續幾年披露研發支出的企業就更少,所以實證研究的樣本不夠充分,結論也不夠穩定,因此,研究研發支出的價值相關性對于中國研究者來說已是重要課題,有利于我國高新技術企業重視研究與開發的相關活動。
根據研究的結果得出,企業研發支出與企業價值兩者之間具有相關性。企業管理者為了擴大企業價值,提高企業績效與企業股價,會傾向于增強企業的科技創新活動,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加大研發支出的投入力度,從而提高了企業科技創新的動力與信心,加大企業核心競爭力,使企業在緊張的競爭環境中不斷接近成功,從而能基業長青。
新準則的修訂克服了舊準則中的很多不足,例如,企業將研發支出“有條件資本化”之后,提高了企業研發投入的信心,增強了企業開辦研發活動的動力,也使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符合配比原則、真實性以及實質性原則,同時也使企業經營者以及外部信息使用者能夠獲得更多與企業研發支出相關的信息。但是,根據研究發現,新準則也存在不足之處,例如研究階段與開發階段的劃分還存在主觀因素,因此,我國會計準則還應該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程宏偉,張永海,常勇.公司R&D投入與業績相關性的實證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06,03:110-113.
[2]吳延兵.R&D與生產率——基于中國制造業的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2006,11:60-71.
[3]杜勇,鄢波,陳建英.研發投入對高新技術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4,02:8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