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鳳娟郭慧娟焦照峰 路鵬
(1.河北水利電力學院 河北滄州 061001 2.泰合隆興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 河北滄州 061001)
伴隨著科技進步,經濟發展,人口數量急劇膨脹,土地沙漠化現象嚴重,耕地資源銳減,災害頻發,生態環境受到了極大的破壞,人類生存問題開始遭受威脅。更多的人開始保護生態環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念抓緊深入人心[1]。傳統建筑業作為支柱產業,是能源消耗較大的行業之一,其高投入、高排放以及高污染的情況一直比較嚴重,在國家倡導節能減排的背景下,該問題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專家與民眾的關注[2]。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速度較快,城鎮化進程日益深入,預計將來我國住房緊缺的現象將會長期存在[3]。過去,住房只是被作為民眾安身之處,可是在今天,人們對于住房的要求已經逐漸蔓延到質量保證與環境健康的層面上,與此同時,人們也更加向往與自然的親密接觸以及和諧共處,在這種情況下,綠色建筑發展開始受到各個國家的關注[4]。
滄州位于環渤海地區,北依京津,東臨渤海,和遼東半島、山東半島隔海相望,不僅是河北省環渤海與環京津開放的一線區域,同時也是京津進入東部沿海地區的要道。近年來,伴隨著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滄州市的整體實力得到了顯著加強。2018年以來,滄州市利用“六個一”工程發展契機,推動特色產業高質量集群化發展,專門在市級計劃項目中確立了重大的科技成果轉化專項,扶持傳統產業、新型產業以及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有效提升了產業市場競爭力與綜合創新能力。與此同時,為了推動綠色建筑的發展,推動“十三五”期間滄州市的節能減排工作,住建廳發布了《關于發布<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節能75%)>的通知》,其中明確指出,全市的住宅小區從2016年1月1日期,執行此標準,鼓勵超低能耗被動式建筑。滄州地區不單單具備了交通、政策以及科技優勢,還有地理資源優勢,正在逐漸的成為環渤海地區最具發展潛力以及活力的地區。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對于節能減排的相關要求,保證“十三五”節能目標的完成,滄州市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與實踐活動。
(1)各個新聞媒體陸續公布節能宣傳周活動。電視臺播放公益廣告、報社開設節能專欄,宣講節能企業的經驗,開設節能專管行政部門領導談節能的專欄。各個機關以及事業單位也通過懸掛宣傳標語的方式推動節能理念的宣傳。
(2)組織能源緊缺體驗活動,開展節能亮化城市主題工程。
(3)邀請節能監察專家對滄州市節能管理部門以及重點企業的相關管理人員開展能效標準化培訓,推動全市能源標準化活動的開展。發改委舉辦能源管理培訓班。通過介紹節能服務專業化企業的技術成果,向其他企業宣講節能發展模式,分享建筑領域的領先技術與案例。
(4)通過三年的時間,制定并完善綠色建筑以及節能標準,宣傳兼具節能改造以及可再生能源一體化與規模化應用成效。
從市規劃設計院所提供的數據中能夠發現,當前滄州市各個在建項目都按照節能標準設計施工,真正的實現了維護結構節能節地,清潔能源、建材節能使用以及建筑設備節能改造的目標。
滄州市在節能減排方面發展并非局限于單棟的建筑,而是將其提升到了更高的層面,重點打造綠色社區以及綠色校園。單棟建筑在節約能耗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方面所產生的影響相對較小,小區和城市建筑整體改造、規劃,最終形成大系統,建設集合分布式的綠色能源城市,對于節能減排有著較大的影響。滄州市現在開始從單體綠色建筑逐漸的朝著生態城市以及綠色示范小區等多層次方向發展。從2010年開始,滄州市就開始啟動黃驊生態新城的建設。國家最新的低碳生態技術、政策以及標準,在示范區內優先進行試驗,引導了綠色市政、交通、建筑以及可再生能源等專項示范項目的建設。生態示范區建設有效的推動了滄州市低碳生態建設的發展步伐,標志著滄州市經濟社會發展進入到了全新的階段。
滄州市依托京津冀的發展紅利,服務晉中南、冀中南以及豫北、魯北地區,是朔黃鐵路沿線和內蒙、陜西等地區最為便捷的出海口。同時也是裝備制造業以及石油化工產業的研發轉化基地。當前,已經逐漸的發展為社會和諧、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的生態宜居城市。近年來,滄州市重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了對要素資源的吸收能力,逐漸形成了產業發展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的雛形。在此系統當中,分布式綠色能源所占的比重日益提升。屋頂上裝設太陽能、風能、沼氣發電、垃圾回收、可再生能源電梯的使用,然后通過系統組合的形式,將太陽能聚熱、光伏發電、太陽能光照明、風力發電、沼氣發電以及電梯的下降能有效融合在一起。可再生能源微電網技術得到了極大的拓展。新建的建筑當中盡量使用綠色材料與技術,利用建筑自身的可再生能源,實現了群體性建筑節能技術互聯。
綠色建筑更加注重生態性、集約性以及功能性,需要將治本策略融入頂層設計當中,加強污染防治工作,充分發揮信息化以及高新技術的優勢,推動基礎建筑行業的持續發展。信息技術具備了豐富的支撐點以及內涵,比如物聯網、云計算以及BIM技術等,核心在于集約化企業經營、精細化項目管理,關注與建筑過程當中的高效、低排放以及低碳化,執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充分結合城市科學發展觀念,實施互聯網、協同化以及智慧化建筑。總而言之,將綠色引入到各個環節當中,有效控制能耗,將高效、低能耗的理念融入到每個建筑的建設過程中,創建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構建綠色建筑[5]。
對整個綠色建筑產業進行合理化布局,從國家層面發布相關的綠色建筑規劃與建筑,制定出合理、科學的頂層設計,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方向以及合理化的目標。強化政策引導,實施綠色發展政策能夠推動綠色建筑市場持續擴張,同時還能夠刺激企業積極探索綠色建筑相關技術,這對于住宅產業化以及綠色建筑技術發展是良好契機,中央以及各級政府要更加科學化、規劃化與標準化的監管綠色建筑運行,注重綠色建筑的質量以及效果。
從企業層面來看,要注重對綠色技術的研發工作,合理的設置綠色節能的目標,而不是將技術進行簡單的堆砌,打好基礎,對設計進行優化,這些都有助于增效與降低能耗[6]。加強施工過程當中的節能環保工作,綠色施工管理是建筑行業發展的重要要求,他不單單滿足建筑業發展的規律,同時也是可持續發展的先決條件。為此,施工企業需要堅持綠色施工管理的理念,從施工材料的合理選擇、施工技術的優化等環節入手,以綠色建筑理念為依托,合理的設定施工的方案,加強管理水平。
要推動綠色建筑的發展,政府需要身先士卒,保證公共建筑耗能達標,盡量選擇綠色建筑作為政府辦公樓。同時,需要對傳統建筑進行綠色革新,在建筑改建的過程中融入綠色建筑理念。學校作為綠色建筑項目的主要陣地,未來學校建設以及改造工作也要融入綠色建筑相關的理念,有效發展綠色建筑[7]。此外,加強對公眾的綠色理念倡導工作,政府與企業不管做了多少努力,如果消費者無法理解綠色建筑發展的意義,不能主動接受綠色建筑,綠色建筑將會成為政府以及企業的一句口號。因此要積極的推動消費者對于綠色建筑的認可度,加強對綠色建筑緊迫性以及必要性的宣傳力度,強化環境宣傳教育能力現代化以及標準化建設。
在國家節能減排的號召下,滄州市要加快建筑業與地產業的模式轉型,緊隨時代發展的步伐,推動可再生能源相關技術的發展。重視可再生能源應用以及建筑堅固度、功能,進一步將建筑關注點放在舒適度、節能以及環保等層面,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