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心舒 王威. 沈陽建筑大學 遼寧 沈陽 068;. 遼寧雷電防護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遼寧 沈陽 068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更加關注于居住環境的舒適性,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下,低碳理念在居住區景觀設計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低碳理念的應用,突出了保護環境這一特征,注重對居住區進行科學、合理地規劃.本文在對低碳理念在居住區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便著重對景觀設計科學、合理性進行考慮,并突出“低碳性”這一發展特征。
低碳理念簡單來說,其實就是在社會建設與發展的過程中,通過某些技術手段,減少生產、生活中化石燃料燃燒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保障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
“低碳”的英文是low-carbon,最早是在哥本哈根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中被提出來的,并在提出后被其他各國廣泛的接受。從我國目前國情來看,隨著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多,經濟規模的不斷增長,城鄉一體化建設進程的加快,對能源的需求問題以及生態環境的持續化發展問題,成為當下國家發展的重要任務,“低碳”的設計理念應運而生[1]。
現階段,我國居住區景觀設計中生態化發展緩慢,追根究底,主要是由于相關園林設計人員對生態化理解不全面,導致設計工作出現失誤,未能推動園林景觀設計生態化發展。在園林設計中,需要把握正確設計原則,例如創新原則、因地制宜原則等,在工作過程中,如果沒有根據設計原則與住宅實際情況設計與規劃圖紙,必然不會成功,并且在后期投入使用過程中也會出現諸多問題,影響住戶使用的同時,也不能改善我國生態環境。造成此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設計人員認識不足,只有充分提高設計人員認識,才能推動生態化發展。
現階段我國不斷推崇景觀設計的生態發展,但在具體工作過程中,部分設計人員將生態化設計簡單理解為綠化率。生態化設計并不僅僅指綠化率,更多的是要求景觀設計能夠協調發展,要求在景觀內打造生態平衡系統,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合理利用土地等資源,避免造成資源量。但由于設計人員的錯誤認識,在景觀設計中,一味注重綠化率,忽視生態園平衡,造成資源浪費。
①因地制宜原則,即利用當地生態結構,減少改造規模;②生態理念原則,即協調周邊生態環境,保障生態系統的穩
定;③可持續發展原則,即在施工的過程中,盡量選取再生、可降解的低碳材料,降低生態系統的調控負擔[2]。
在居住區景觀設計之前,設計師應充分了解該區域的生態結構以及環境狀況,確保設計方案最大程度保留原有生態系統,僅對小部分進行改造,降低能源的損耗和后期養護管理的費用。同時,針對不同區域的居住景觀設計,應采取不同的設計方案,盡量利用本土植被,摒棄風格化、個性化、形式化的設計方案,規避破壞傳統自然地理特色狀況的發生,真正做到將人文與環境相融合,形成持久性、科學性、獨特性的自然生態景觀。
在居住區景觀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必須了解居民區所處的地理環境,并具體分析施工環境氣候環境、降水量和溫度季節變化等方面的特點,保證植物選擇和搭配的合理性。在選擇植物時,首先要考慮其成活率問題,選擇生命力旺盛、成活率較高的植物進行綠化,以保證綠化效益。此外,植物的搭配要合理,在植物種類方面做到豐富多彩,避免給居住者過于單調的感覺,植物的高度也應富有層次感,使其能夠充分吸收光照,減少反復栽種的情況,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最后,植被的選擇和搭配應當給住戶美的體驗,不應過于繁雜,避免給用戶帶來不適的視覺體驗,通過植物的合理選擇和搭配,保證綠化的美觀性。
居住區的生態環境是業主關注的重點之一,為滿足業主的生態需求,設計師在進行“低碳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到小區植被覆蓋率的問題,增加小區的植被數量,但是在選取時,應該考慮以下3方面:①選取的植被是否符合地區的氣溫變化;②為突出居住區的景觀特色,選取的植被應該適合小區的設計風格;③盡可能選取固碳釋氧能力強的鄉土植物,便于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增加氧氣的釋放量。
我國的資源從大類上來說主要分為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而近年來隨著城鄉一體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加劇了對能源的消耗。為保障社會的長久發展,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應該盡量避免對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同時也降低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量。因此,一般來說,對于自然景觀的設計,大多采用風能、水能等資源。除了對能源的消耗外,還應該加強對廢棄物的再利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廢棄材料的潛力。
居住區景觀設計要能夠幫助住宅區合理劃分功能結構,將居民的生活區和休閑娛樂區明確分開。而且居民區的居住區景觀不能占用住宅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用地,防止其為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不便。而且居住區居住區景觀設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充分考慮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娛樂需要,在設計時合理布局居住區景觀的各項景觀,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閑娛樂場所,增強居民區居住區景觀設施的實用功能[3]。
綜上所述,近年來隨著人們對于生態環境的關注,“低碳”的設計理念被廣泛應用于城建建設當中。采用“低碳”的居住區景觀設計理念,不僅降低了建設過程中的施工成本,減少了空氣中溫室氣體的含量,改善了人們的居住生活,最主要的是它還真正地將人與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實現了“人文自然”的設計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