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鐵礦石噸價上漲并且逼近80美元,讓代表中國鋼鐵企業利益的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中鋼協)認為該漲勢異常。中鋼協2017年度輪值會長靳偉在近日舉行的中鋼協2018年理事(擴大)會議上稱,“鋼價在快速下降,鐵礦石的港口庫存快速上升,進口礦指數反而快速上升,進口礦價格在快速上漲。”2017年12月以來,國內鋼材價格出現大幅下跌。資訊機構“我的鋼鐵”提供的市場報告顯示,2018年第一個交易周,全國主要市場的主流規格螺紋鋼均價為4 295元/t,一周下跌157元/t。根據中鋼協的數據,2017年12月末,進口粉礦(62%鐵品位)到岸價格為70.02美元/t,環比上升2.58美元/t,升幅為3.82%。今年1月12日,直接進口鐵礦石(62%)到岸價為73.45美元/t,月均為73.04美元/t。中鋼協1月9日發布的分析報告指出,從前期進口量及港口庫存情況看,鐵礦石市場依然呈供大于求態勢,后期價格難以大幅上漲,仍呈波動運行態勢。
中國海關總署1月1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2017年鐵礦石進口同比增長5%至10.75億t,創紀錄新高。但靳偉認為,2018年鋼鐵供需能夠保持基本平衡,鐵礦石仍將持續供大于求的局面。“在供給持續增加、港口庫存量屢創新高、廢鋼供應增加的情況下,鐵礦石價格不存在持續上漲的基礎。”靳偉認為近期出現的鋼材和鐵礦石價格倒掛現象很不正常,需高度關注鐵礦石價格走勢,提醒中國鋼鐵企業“對此要保持清醒,勿跟風炒作”。2017年,中國進口了10.24億t鐵礦石。鐵礦石價格走勢前高后低,一季度均價在85美元/t以上,二季度均價為62.9美元/t,出現斷崖式下滑,第三季度回調為70.77美元/t,四季度受中國環保限產政策影響為62.63美元/t。
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預計,2018年中國進口鐵礦石預計在11.2億t左右。中國對進口的鐵礦石依存度達80%以上。中國本土生產的鐵礦石2017年前10月原礦為10.82億t,同比增長6%,預計2017年原礦產量為13.2億t。根據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的統計,2017年前兩月國內原礦量同比增15.3%,3月增18%,二季度月度量增幅降為個位數且在5%以下,7、8兩月量減0.2%和0.5%,9、10月增幅轉正,仍為5%以下。由于鐵礦石價格在去年一季度和三季度較高,2017年前10個月,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重點統計的企業利潤總額由上年虧損46.12億轉為盈利35.2億元。不過,去年前10個月,冶金礦山固定資產投資為649億元,同比下降22.4%,降幅雖然同比上一年有所收窄,降幅仍在20%以上。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認為,這反映了市場投資信心嚴重不足,冶金礦山固定資產投資已經連續43個月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