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中華
(南京紅太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江蘇省南京市 210031)
房地產開發企業內部審計的目的是為確保工程建設的順利實施,保證投資方建設項目得以合理的開發和利用,避免工程建設中出現人為的浪費、營私舞弊、資金隱匿、截留等現象的發生,采用有效的手段加以控制。工程內部審計主要是對基本建設、項目工程等事項進行審計監督的活動,建立完善的內部審計體制不僅是保證工程建設順利進行的前提,也是提升企業投資效益、促進工程投資管理健康發展的有利保證。隨著我國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完善,房地產開發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要想適應現代激烈的競爭環境,房地產開發企業必須重視和加強內部審計,以應對經營風險,最大化企業利益,擴大企業市場競爭力。目前內部審計作為現代企業內部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受到了越來越多房地產開發企業的重視,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對于內部控制的加強、管理的改善及經濟效益的提高有著積極作用。
筆者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從可行性研究階段、內部審計的獨立程度和審計人員專業水平方面提出房地產開發企業內部審計中存在的不足,希望有助于解決這些問題。
在房地產工程建設中,很多建設單位在項目開工之前審計工作不到位,如在決策審計時選址不當或基礎數據不全,從而導致決策結果不能滿足設計的要求,或沒有進行詳細的可行性研究分析,給項目帶來很多不確定風險。還有一些建設單位,對投資項目的經濟評價分析失誤,沒有嚴謹的科學論證、缺乏數據化的對比,同樣增加項目的不確定性因素。因此,相關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工程項目可行性審計研究方面還要做更多的工作,只有經過了科學系統的可行性研究分析,才能進入實施階段,避免造成工程建設成本增加和工期的延長。
在我國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影響下,很多房地產開發企業管理人員仍將注意力放在生產建設的管理上,企業領導對企業內部審計存在認識上的偏差,對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工作不理解,造成內部審計缺乏獨立性。一些房地產開發企業領導對內部審計工作進行干涉甚至制約,導致審計職能得不到充分的發揮。還有些房地產開發企業領導認為財務會計的監督就是企業的內部審計,這種想法無疑混淆了審計和財務的概念,有些房地產開發企業直接在財務部門設置了審計的崗位,使得審計工作失去了獨立性。還有部分房地產開發企業雖然有獨立的審計部門,但審計范圍較小,完全沒有擴展到管理和經營領域。
近年來我國會計電算化得到了快速發展,如今已經明顯超過了審計工作的發展速度,在房地產開發企業中,很多審計人員仍停留在手工查賬階段,對計算機技術不熟悉甚至排除,使得審計工作進度進展緩慢,效率較低。另外,有些企業的審計人員是從財務部門挑選出來的,沒有關于工程建設、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經驗,又缺乏專業的知識儲備和培訓,對審計工作的正常發揮造成了很大影響。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提出相應的對策,希望對房地產內部審計存在問題的解決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工程項目建設前,房地產開發企業內部審計部門應做好事前審計,加強項目的可行性分析研究,對工程項目做出綜合技術評價,優化建設方案并制定科學、合理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在經過科學論證的基礎上完成項目立項審批,重視對投資估算的編制工作,建立健全投資風險責任制,保證審計前期決策的合規性,確保可行性研究報告內容的完整性和編制深度達到要求。房地產開發企業領導要充分配合可行性研究階段的內部審計工作,避免造成成本浪費,在項目實施前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保障工程項目的建設順利進行。
完善內部審計的管理制度是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順利進行的基本保證。隨著國家審計署第4號令的頒布,很多房地產企業明確了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作用、性質及職能,開始建立健全企業內部審計制度。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執行審計署規定時,應由企業最高領導層直接領導內部審計,為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保證審計部門具有較高的獨立性,同時按照規定對相應的管理和經營領域實施內部審計,充分發揮審計部門的職能。
加強房地產開發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理論和實踐的學習,確保內部審計工作的戰略審計方向,審計人員樹立正確的審計理念,在審計時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審計,實現由原來的財務收支審計轉向經營全過程審計。在審計方式上,逐步實現電算化處理,提高審計效率和準確性,積極更新和開發實用審計軟件,逐步提升內部審計人員業務水平,從而有效提升內部審計工作質量。在審計人員結構上,不僅應具備財務會計專業人員,還應有具備企業管理學、經濟學、風險管理、信息系統等方面的專業人員,實現審計部門人員結構合理,建立起一支業務水平高、人員結構合理的專業化內部審計隊伍,適應房地產開發企業內部審計的發展需求。
隨著我國房地產行業不斷發展,建設部的管理法規和政策不斷完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房地產企業內部審計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房地產企業領導要不斷完善自身內部審計制度,抓住機遇,總結經驗和不足,才能在未來的發展中邁向新的臺階。
[1]張 嬌,田 坤.關于工程審計的有效控制[J].山西建筑,2008(30).
[2]徐 征,李 爽.淺談工程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當代經理人,2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