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飛
蘇州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運營分公司 江蘇 蘇州 215000
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城市軌道交通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隨著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發生了一些火災事故,造成了比較嚴重的后果。安全是軌道交通發展的根本,是城市軌道交通永恒的主題。
相對來說,軌道交通運輸量比較大,另外由于軌道交通隧道出入口少而且狹窄,如果發生火災,比較容易造成群死群傷事故。同時軌道交通內疏散需要到地面開闊區域,但是軌道交通車站大部分處于地下1~2層,在疏散時候比較耗費體力,從而影響疏散速度[1]。
軌道交通火災的發生,會產生大量的濃煙,由于軌道交通車站大部分處于地下,排煙較為困難,而如果不能及時把煙霧排出,就會對人員逃生和火災的撲救產生一定的影響。
在軌道交通封閉空間發生火災后,會在短時間內聚集大量熱量,溫度上升比較快。在高溫情況下,鋼筋承載力會迅速下降,可能會導致車站內部坍塌,發生更為嚴重后果。
相對來說,軌道交通地下空間比較狹小,一些大型的滅火設備不能夠進入。另外軌道交通還存在很多不利因素,如高溫、濃煙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可了施救困難[2]。
一般來說地鐵的車體為不銹鋼金屬材料,為非燃材料。但是除了車體以外,車內裝飾大多都是可燃材料,如果發生火災,火勢會迅速蔓延,所以在預防地鐵火災上,可以盡量用非燃燒性材料,這樣一來就可以很好的規避火災的發生。除此之外,在地鐵站臺附近通道內,也應當用非燃化材料,從而降低火災發生率。如果發生火災,非燃化材料可以對于火災起到一定的作用,避免火災擴大化[3]。
在地鐵的車廂內、安全通道內應當設置火災監控錄像和自動報警裝置,如果發生火災,自動報警裝置可以及時把信息傳遞到控制室,從而在第一時間進行滅火。在站廳內和通道內,應當設置自動滅火系統,如果發生火災,自動滅火裝置可以在第一時間進行滅火。另外需要地鐵的實際承載量和最高運輸量,來確定合適的應急通道,從而更好地提升乘客安全性[4]。
在城市軌道交通火災預防措施中,需要確保行之有效的安全疏散。如果發生火災的位置在車站內,相關的工作人員應當采取排煙和防煙措施,讓乘客進入安全通道。如果發生火災的位置在列車上,需要暫停附近線路,制定有效的疏散計劃。如果起火發生在隧道內,應該將地鐵駛向就近車站,運用車站的消防措施及安全消防通道來疏散乘客,搶險救援,來保證乘客的安全[5]。
各城市地鐵系統應該針對地鐵系統可能出現的火災事故,制定火災應急處置程序、滅火救援預案以及乘客疏散預案等應急預案,做好應對火災的準備。一旦發生火災能夠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在最短的時間內控制火災蔓延、疏散人群,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火災發生之后,要第一時間進行恢復重建,盡快恢復地鐵運營。應急預案制定之后,還要定期進行演練,將應急預案落實到地鐵體統的每個環節,找出其中的不足進行調整和完善,確保應急預案能夠在地鐵火災發生時能夠發揮最大作用[6]。
總之,在城市軌道交通意外事故中,發生頻率最高的要屬火災,地鐵火災撲救困難,人員疏散難度大,往往會造成非常嚴重后果。對此,應強化對地鐵系統管理,提升消防安全意識,加強對軌道交通相關設備的保養維護,加強消防安全檢查,消除一切可能的火災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