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車長江車輛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 代曉嵐
實踐證明,精益管理與安全生產互為支持,密不可分。中車長江車輛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10余年精益推進之路,也正是安全管理提升的艱辛歷程。走到今天,我們仍然要不忘初心,牢牢把握住落實精益安全的重點,突出抓好“危險源源頭管控”,運用精益的理念和手段,使之不斷精細化、高效化,更好地促進企業安全、快速地發展。
1.精益安全工位建設沒有做到全覆蓋,尤其是小批量、試制、新產業項目,因成本控制,基本上就是同一批人員從頭干到尾,大多是臨時借用或改造工裝。類似的情況下,難以做到工位切分,難以按照既有思路開展精益安全工位創建,基本上是以“臨時工位”的形式管控,對員工的綜合素質、操作技能要求較高。但是實際作業中,往往由于有些員工能力不勝任而帶來較大的安全隱患。
2.安全工位的危險源辨識不充分、不全面,有些流于形式、千篇一律,沒有體現本工位的特點和實際情況。
3.安全工位的點檢沒有全面真正落地,有的點檢項目過于繁瑣,事無巨細,都要求在每天開工前點檢。有的應該是專業維修人員才能做到的檢查項目,如:檢查防護罩內傳動齒輪的潤滑狀況,卻安排給操作工點檢。
4.“寫”與“做”兩張皮,有的操作員工對點檢判定標準不甚了解,只有劃鉤,卻不知如何判定。
5.安全工位表單統計分析預警的功能沒有有效發揮出來,即使認真開展點檢的工位,其點檢表也只是就事論事地針對具體問題點進行了描述,而沒有進行綜合統計,運用數據分析,來預判預警安全形勢。
1.危險源辨識工作是一項十分講究科學性、規律性的工作,也是一項動態性極強的工作,只有做到對危險源現狀的全部掌握,才能有效地避免工傷事故,防患于未然。對此,我們應該充分運用精益管理“模擬線建設”這一法寶,在項目論證階段就全面啟動危險源辨識工作。在工藝布局、工裝布置、場地定置等方面將“危險源辨識”與“質量保證”等工作一同去深入研究。一方面,力爭在工藝方案設計源頭就盡力消除危險源,另一方面,對于確實因資源有限無法消除的危險源,做到全面匯總,結合實際制定出可操作的管控措施。在危險源辨識工作中,必須深入貫徹“全員行動的精益生態系統”理念,高度關注并發揮好一線員工自身辨識危險源的主體作用,通過“制度”加“引導”等手段,養成一線員工主動對新產品、新項目、新裝備、新場地辨識危險的良好習慣,切實做到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會安全”的轉變。
2.舉辦精益安全技能提升培訓,提升員工辨識危險的能力。充分發揮工藝員、設備員、安全員、一線員工和各方面人員的作用。
3.固化精益安全環境管理平臺流程。把“工藝源頭辨識風險”、“員工現場再次辨識危險源”、“后續動態完善危險源清單”作為門檻條件。
1.合理確定點檢項目
安全點檢,貴在堅持。安全點檢項目不在多,而在于精準。我們切忌事無巨細地把項目都納入安全點檢的囊中,而是應該實事求是地緊密結合實際工況,把真正影響到工位安全的關鍵危險源找到。比如:有著部件吊運任務的工位,就應該把“吊索具狀態”作為每班必點檢項目;有著氣割作業的工位,就應該把“燃氣管線是否有泄露”作為每班必須點檢的項目……,只有這樣確定下來的“點檢項目”才有針對性和操作性。
2.合理確定點檢責任人
我們要充分運用精益“以責任落實為導向”的理念,切忌由班組長、工位長對安全點檢工作大包大攬。應該按照“誰使用、誰點檢、誰負責”的思路,將各個點檢項目的點檢責任分解到班組、工位具體責任人。這樣才能激發大家共保安全的積極性和責任心。
3.合理確定點檢周期,避免管理成本的浪費
“安全點檢”不僅僅只有每天開工前5分鐘可以進行,我們要根據對危險源的不同約束狀況,合理確定各個危險源的點檢周期,對于“傳動機構潤滑油缺失”等點檢項目,則可以調整為按周或按月點檢,確保始終受控而又不浪費管理成本。
4.準確確定點檢標準
點檢標準應能圖示化、目視化,做到一目了然,便于員工掌握。切忌用模糊言詞描述。
5.全面做好點檢技能培訓
通過技能培訓,我們要讓員工真正掌握點檢的每一個步驟、每一個重點,做到“動作、標識、管控”三到位。
6.切實做好點檢督察工作
工作不是開玩笑,必須嚴謹規范。既然規定了點檢項目、明確了點檢責任人、講明了點檢標準,就必須落實到位。否則弄虛作假則會害人害己,在這方面,慘痛的教訓讓我們至今無法忘懷。因此,重中之重是抓好精益安全工位安全點檢工作的真正落實。落實靠什么?除了依靠員工的自覺以外,更為重要的就是嚴格的監管。我們要在建立起精益工位安全點檢制度的基礎上,完善包保責任體系。不能放松監管,否則,安全點檢就變成了“劃鉤做作業”,流于形式。因此,各級管理人員要在提高監管的有效性、及時性上多下功夫,借鑒安全、環保檢查中“四不兩直,暗查暗訪”的做法,即: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直奔基層、直插現場,及時、真實、準確地掌握到第一手資料,及時糾偏,準確制定下一步整改措施,促進精益安全工位創建。
7.不斷創新點檢工作。我們在推行精益安全工位安全點檢工作中,要切忌“為了點檢而點檢”的盲區,要通過不斷創新,盡最大努力降低安全點檢的管理成本。比如通過微信確認、吊索具實物上設置點檢標記……等創新手法,把安全點檢工作當成員工班前的良好習慣,能夠長期堅持下去。
要及時有效開展新產業和新車型的危險源辨識,并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同時將辨識出的危險源對作業員工進行告知和培訓,從源頭上杜絕因危險源辨識不到位導致產生事故隱患的疏漏。同時要將安全風險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有機結合,要讓風險管控為隱患排查治理提供依據和重點,讓隱患排查治理成為風險分級管控的目的和落腳點。通過有的放矢,讓安全檢查有方向、隱患整改有目標,有效防范風險演變和隱患升級。
精益強調柔性化管理,強調管理的及時性,比如安咚系統的開發利用,就足以說明這一點。危險源的辨識、管控永遠處于變化動態之中,抓好“異常管控”尤為重要,我們要充分運用好精益“三新識別”的工具,不斷拓展思維,運用系統原理,及時撲捉異常信息,及時回應反饋、落實管控,確保異常狀態下的危險源能夠時時、處處受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