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婷,張阿維
(西安工程大學,陜西 西安 710048)
如今,物質產業發達,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使得他們對于生活水平以及生活用品的要求在不斷提高。在人們快節奏生活的同時,飲食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因此廚房作為食物的誕生地,也越來越備受關注。傳統的廚房用具已經不能夠滿足新一代用戶的需求,廚房用具應該從情感上或者功能上來滿足各方面的需求。希望未來的廚房用具能夠依托廚房這個角色,引領人們更健康、更智慧、更加情感化的廚房生活模式。
不同的個體或者群體為了滿足自我生存和發展的需要而進行的一系列活動便是生活方式。隨著新經濟形勢以及新生活方式的出現,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在家中制作一日三餐的時間越來越少。新一代年輕人已經逐漸步入為人父母的角色,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商品的設計趨勢。作為新時代的消費主體,他們具有高學歷、高消費、高收入、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社交活動頻繁等特點,因此面對傳統的各式各樣的鍋碗瓢盆,他們卻不知所措,無從下手,也就無法達到較高生活品質的要求。另一方面,他們對于食物的安全性以及食品健康的問題格外關注。他們愿意花費時間在廚房,目的就是為了安全、美味和健康。因此,在廚房用具的設計上應當滿足現代人多元化的精神層面的需求。
2.1 廚房用具設計現狀。自宜家開業以來,廚房展區廚具種類繁多,琳瑯滿目,廣受年輕一代的喜愛,銷量也很可觀。然而,在這樣快節奏的生活中,依然存在廚房里廚具設備齊全,使用率卻不高這樣的問題。我認為我們應該設計出更多適合中國人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的廚房用具。因此,對于廚具的設計不光是要考慮它本身的設計,更加應該注重時代的改變所帶動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烹飪方式的變化。
2.2 現代化廚房用具設計趨勢
(1)情感化設計。情感化設計的意義在于搭建功能性與用戶體驗的橋梁,換句話說,就是把機械化的產品轉化成人性化并且更加貼近于生活的產品。情感化設計是極具感染力和吸引力的設計模式,而外在的設計能夠激發人們的使用欲望以及保護意識。廚具的情感化設計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在人們的生活中展現。a.裝飾性:裝飾性設計不但可以緩解現代年輕人快節奏的生活壓力,而且會給他們提供一個更加輕松、愉悅的廚房環境。設計師通常會提取一些流行元素及視覺符號融入到廚具的設計中,從而使得廚具與人們有一種情感的呼應。系列化設計也屬于裝飾性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分支,系列化設計是通過一個主題或者設計風格將廚具之間進行相互關聯,進行成套的設計,這種設計方法也是情感化與多樣化設計的產物,不僅能夠提高廚具的視覺沖擊力,而且也拓寬了廚具的市場銷售。b.使用方式的創新性:換句話說,也就是產品與人的互動性,在產品設計中主要表現為通過設計使得產品與人們在交互過程中相互影響,為使用過程提供了趣味性,引起人們的使用欲望和購買欲望。設計師可以利用娛樂、游戲的設計理念進行廚具的設計,使得用戶可以輕松、愉快的完成廚具的操作。每個人都有創造欲望,設計師也可以通過可更換零件、界面交互或者是模塊化設計等方法來增加使用者的情感體驗。c.情景化:產品設計中的情景化指的是在產品設計時,有意識的將產品與使用環境結合起來,把產品作為媒介來傳達使用者的情感。例如敘述性的設計,是通過“講故事”的方法來感動使用者,使得使用者也能夠體會到產品背后所隱藏的含義。設計師可通過可視化的符號,使得使用者能夠接受并且感受到產品所傳達的情感,最終使得使用者產生聯想。
(2)生態化設計。生態化設計是將環境因素納入到設計中,結合使用者的要求,最終產生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系統。新一代年輕人對于健康綠色的飲食都有著潛在的消費能力,他們對于飲食的消費水平較高。由此看來,健康環保的廚具在整個烹飪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在生態化廚具的設計上需要在廚具的結構和材料的性能上做拓展和延伸。舍去不必要的功能,選擇環保的原材料,然后進行更加科學的設計,設計中也要考慮易于拆卸、易于維護、易于使用、易于歸類或者是模塊化等設計因素。
(3)文化性。飲食文化,對于我們所經歷五千年沉淀出來的這一部分精華,還是需要被繼承和發展的,隨著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熱播,人們都在贊嘆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然而傳統廚具也被漸漸提及,這些廚具是我們生活歷史的縮影,也暗藏著民族歷史以來的飲食結構的變化。所以我們要通過對傳統飲食文化的研究,來引出對傳統廚具“再設計”的思考。結合現代設計的發展趨勢以及新材料新技術,針對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將傳統的廚具進行重新設計,賦予這些傳統廚具新的生命,讓這些有故事性、有文化性的廚房用具與我們的生活恰如其分。這就需要設計師對于傳統廚具的設計首先作出功能性的認證,再將這些功能進行疊加、簡化、優化,同時對傳統廚具的精華部分進行沿用。
本文以現代化生活方式為基礎,分析了廚具設計的發展趨勢:情感化、生態化、文化性。希望設計師能夠通過關注當下的生活方式,來準確的捕捉到產品所要傳達的主題,以及給用戶提供一種全新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