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紫丹
(重慶交通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重慶 400074)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的經濟水平也有所提升,農民住房質量作為衡量農民富裕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本文以重慶地區為例,使用層次分析的方法對重慶農民住房質量進行評價研究。對于農民住房質量問題,嚴俊杰[1]進行了對湖南省山區、丘陵、濱湖平原三種地理條件下農民住房的研究。王芳[2]從結構特征、鄰里特征、區位特征三大方面研究了舟山市漁農民的住房狀況。蘇東海[3]分析了回族地區失地農民住房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措施與解決途徑。國外某研究表明[4],居民對住房的滿意度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居民的遷移行為,要想提高住房質量,首先應該對影響農村住房質量的因素做出有效的評價,找到提高住房質量的著手點。
層次分析方法是一種運用多準則思維來對目標進行評價的方法,在確定各項因素的權重時,采用多因素分級處理來把思維過程數量化和層次化,尤其適用于目標影響因素的結構很復雜同時又缺乏一些必要的數據的情況。評價者把一個復雜的問題簡化成數個層次,再將各個層次簡化成數個要素。再將各個要素逐項進行比較、判斷和計算,得到各個方案的重要程度,對最優方案的決策作出參考。
根據國家建房的相關標準和地區農民對住房的實際需求,建立重慶農民住房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確定層次結構為:重慶農名住房質量綜合評價(A)—安全性(B1)、實用性(B2)、舒適性(B3)—修建年數(C11)、修建材料(C12)、施工合理性(C13)、抗災能力(C14)、房屋利用率(C21)、房屋占地面積(C22)、生活設施(C23)、交通條件(C24)、室內采光(C31)、室內通風(C32)、房間的功能結構(C33)。
根據1~9尺度法,依次對各項指標進行比較,根據重慶地區問卷調查和專家的意見來確定各項指標的相對重要程度與分值,進而得出比較判斷矩陣。
(1)構造準則層判斷矩陣A-B(見表1)

表1 判斷矩陣A-B
(2)同理構造安全性判斷矩陣B1-C、實用性判斷矩陣B2-C和舒適性判斷矩陣B3-C。
本文采取和法簡便計算,結果如下:
(1)對于A-B判斷矩陣,權向量:[0.605;0.291;0.103],因此可得,安全性B1的權重為0.605,實用性B2的權重為0.291,舒適性B3的權重為0.103。
(2)對于B1-C判斷矩陣,權向量:[0.057;0.558;0.122;0.263],最大特征值:4.118,CI=0.039,CR=0.043,此矩陣的一致性檢驗可以接受。各指標權重為(0.057,0.558,0.122,0.263)。
(3)對于B2-C判斷矩陣,權向量:[0.263;0.558;0.057;0.122],最大特征值:4.118,CI=0.039,CR=0.043,此矩陣的一致性檢驗可以接受。各指標權重為(0.263,0.558,0.057,0.122)。
(4)對于B3-C判斷矩陣,權向量:[0.291;0.103;0.605],最大特征值:3.038,CI=0.019,CR=0.033,此矩陣的一致性檢驗可以接受。各指標權重為(0.291,0.103,0.605)。
本文通過層析分析法,研究了農民住房質量評價這一復雜的多目標決策問題,將多因素分級并確定各項因素的權重,從而判斷了決定住房質量的因素中安全性、實用性和舒適性的重要程度。結果得出,農民住房的安全性最為重要,其次是實用性、舒適性。而在安全性這一因素中,農民住房的修建材料重要程度最高。因此在建設重慶新農村的過程中,要嚴格把控修建農民住房的建筑材料,全面提高住房的安全性,同時也要重視農民住房的實用性和舒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