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車永濟電機有限公司 宋紅昌
中車永濟電機有限公司(簡稱:永濟電機公司),地處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的黃河金三角山西省永濟市,成立于1969年。現隸屬于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是專業研制電氣傳動和新能源動力產品、為全球用戶提供電傳動系統整套解決方案的科技型企業,是我國最大的機車、動車牽引電傳動裝置研制基地,也是我國最大的風力發電機配套企業。多年來,永濟電機公司一直秉承以人為本的安全理念,緊緊抓住人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行為這個“牛鼻子”,嚴把安全教育培訓的第一道關卡,筑牢安全生產的基礎,確保人本安全。
安全教育培訓是安全生產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是搞好安全生產,防范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降低事故損失,提高經濟效益,建立企業安全文化的基礎。
以往安全培訓主要是選擇生產任務相對較少的時節,采取傳統的集中學習的方式進行,學習時間刻板、形式老套、內容教條、課件死板,使安全培訓變得聲勢浩大,收效甚微,員工在工作和學習之間的矛盾也日趨嚴重;而且授課內容、方式方法也無法滿足不同水平員工的需求,經常是“聽的時候感受不少,聽完以后忘記不少,用的時候走樣不少,實際效果基本很少。”同時,組織方也很難做到人數齊全、秩序有條,培訓效果難以跟蹤評價。員工認為安全培訓對工作技能的提高沒有作用的觀念一直是安全培訓工作無法“突圍”的一個瓶頸。
開展安全培訓工作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它不只是做幾道題,聽幾節技術講課,開展幾次知識競賽,更多的是需要將學習到的安全知識應用到日常的工作中去。新時期新形勢下,如何行之有效地開展好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一直是困擾改變安全生產中員工安全意識不強、素質不高、能力不足工作的難題。如何做好安全生產培訓教育工作,是需要我們共同研究和探索的新課題。
總結多年安全培訓工作的經驗,我們注重培養“實際工作就是最好的培訓,生產現場就是最好的課堂,查找隱患就是最好的課題”這一安全培訓理念,采用“全員講課+實際操作+技術比武”的方式,大力開展全方位地全員安全培訓,有效地解決了工作與學習的矛盾。
近年來,堅持教、學、研、用并重的原則,以建設本質安全型企業和本質安全型員工隊伍為目標,把安全培訓作為安全生產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來抓,完善安全培訓體系,強化培訓基礎管理,加大員工培訓力度,提高員工的安全技術素質,為企業改革發展、構建和諧企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安全教育培訓:新入職員工的“三級教育”,中層干部的意識能力,安全管理人員的任職技能,特種作業人員的持證上崗,操作人員安全操作規程,進廠參觀、外來相關方工作人員的安全須知,外出工作人員的安全告知等。主要做法是:
一是建立了三級安全培訓工作組織領導體系。堅持統籌安排,從公司、車間分廠,到班組工位,自上而下地建立了由行政正職總負責、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安全培訓責任保障體系,把安全培訓的管理職能統一歸口到培訓管理部門,負責安全培訓工作的協調領導、計劃組織、監督檢查和考核激勵,形成了“統一管理,分級負責,協調配合、運轉高效”的三級員工安全培訓管理體系。
二是合理利用培訓資源,構建完備的安全培訓實施體系。為了提高培訓資源的利用率,公司設置的四個“金藍領”工作室在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的同時進行職業安全技能培訓,按照專業化、特色化的原則,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備、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安全技術培訓網絡。
三是建立制度,健全了安全培訓的工作機制。先后制定出臺了《員工安全教育培訓管理辦法》、《安全培訓工作管理規定》等一系列規定,建立健全了安全培訓的激勵約束機制,嚴格“先培訓后上崗”的崗位準入制度,對利用所學知識在工作中解決安全問題者給子獎勵,調動了員工學技術、保安全的積極性。
為了保證安全培訓工作的效果,提高培訓質量,我們突出抓了三個環節:
一是不斷改進和創新安全培訓的方式和內容。依托公司局域網,開設“安全環保網站”,為廣大員工增設了安全文化和安全培訓欄目。主要包括以下五大部分:①適用于安全培訓教學和基層進行日常安全技術培訓的專業化“培訓課件”;②基于生動形象、圖文并茂的“視頻教學”;③互動式培訓教學的“經驗交流”;④觸目驚心、扣人心弦的“經典案例”等。上述欄目的推廣使用,基本構成了一個優勢互補、全方位覆蓋、多層次、多角度的立體式培訓信息化平臺。這種集動畫、圖、文、聲于一體的教學手段和靈活直觀的表現形式,給一線員工帶來了全新的感受,取得了傳統培訓手段難以達到的效果。
二是加強教學管理,完善教育機制。堅持“培訓一個,保證一個,安全一個”的目標,把加強各級培訓基礎建設作為保證培訓效果的源頭來抓,健全了教學教研制度,建立了教師集體備課、調研、公開課等制度,堅持了教學大綱、教材、教師教案、教學進度計劃的四統一,實行了教考分離,保證了培訓的嚴肅性,提高了培訓質量。
三是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建設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建立安全內訓師隊伍,目前已有20余人,堅持師資人員內部講課,大家點評,取長補短,豐富知識的原則,每周有一位內訓師進行一次授課,其他教師從培訓內容、素材選擇、語言邏輯、課件設計等方面點評打分,在年度總評分時給予優秀者以獎勵,為搞好安全技術培訓奠定了基礎。
首先,抓關健,突出培育企業領導人員和現場管理人員的安全責任意識和安全管理水平,不斷強化各級班子及其成員的安全責任意識。先后對中層以上及現場管理人員進行了“新修訂的安全生產法、管理制度”等10余次400余人參加的培訓,編寫了《安全管理人員工作指導手冊》和《班組安全管理實用手冊》等教材。
其次,以培養本質安全型隊伍為目標,突出實施全員、全面、全方位系統培訓的戰略。一是塑造本質型安全員工,全面宣傳灌輸安全理念,使安全理念內化到員工心靈深處,轉化成員工的安全行為,形成共同的安全價值觀和行為準則;二是把安全培訓工作的重心下移,突出抓好車間、班組級的日常安全培訓工作。要求班組做到“五個必須”,即每班必須有班前會安全提醒,每周必須組織一次群眾安全活動,每月必須進行一次作業規程培訓考核,每季度必須進行一次操作規程的考試,每半年必須進行一次本崗位安全操作應知應會的培訓考核。三是抓關鍵崗位,突出抓好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針對800余名特種作業人員的實際,克服工種繁雜、人員眾多等困難,以實現全員持證上崗為目標,嚴格執行了調訓制度,分期、分批地輸送相關人員參加安全操作資格培訓,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達到100%。
第三,以外出作業為重點,突出抓好外出前培訓,預防在先。隨著公司業務范圍擴大,外出作業人員數量急增,而外出作業場所不固定,作業隨意性強,人員分散,監管缺失,外出前都要安排為期一周的崗前教育,堅持了先培訓后上崗的規定。
2016年開始,公司將安全員技能比武列入職業技能大賽的項目,比武內容包括賽前培訓,理論考試、案例分析、現場查找隱患和制定防范措施等。通過理論考試和實操比賽,第一名晉升為“崗位標兵”,除給予一次性獎勵外,每月增加晉升工資,充分調動安全員增強專業知識的積極性,練就過硬的素質和扎實的業務品質,為安全管理部門選拔后備人才提供依據和保障。建立能進能出、能上能下、能高能低的人才隊伍機制,實行優勝劣汰,讓真正能干和有用的人充實到重要的工作崗位上去。
實際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獨有的特點,有別人比不上的長處,可以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在以往的安全培訓中,坐在講臺上的都是專家、安全管理人員,但是現在不管是新員工還是老師傅,都有機會在講臺上談一談自己對某一方面專業知識的理解。規范班前會和班組安全活動內容,要求所有員工都要在班組安全活動中講安全、說安全、學安全,交流工作經驗,探討學習心得。通過交流和探討,我們可以將他們好的做法推廣應用。同時,上臺講課前的準備工作本身就是一個最好的學習過程,所謂“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備課和制作課件對于每一個講課人員來說就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專業知識強化學習過程。臺上不管講的如何,也不論是否有足夠的深度,對于每一個上過講臺的員工來說,從表達能力、心理素質以及專業知識方面都是一次難得的歷練,而在講課過程中臺上臺下自由討論,許多專業問題在講課過程中越辯越明、越講越清。
每年由安技干部帶隊,深入車間班組,開展安全理念、目標宣貫、危險辨識、法規講解等“零距離”安全培訓,與工人一起進行現場安全風險辨識與評價、查隱患、制定防范措施,使工人充分了解生產工藝流程、安全法律法規、標準規程及相關的安全生產知識。通過“手指口述”“面對面交流”等形式的宣傳教育培訓,使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安全生產禁令等內容入腦入心,落實在行動上,不斷夯實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工作。
為了使各級安全管理人員開闊眼界,拓寬視野,提升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責任意識,一是邀請世界知名企業杜邦公司安全經理為百余名領導干部和安全管理人員進行了安全知識培訓,學習杜邦公司先進的安全理念,培育有永濟電機特色的安全文化。二是聘請國家認可委專家來公司進行體系培訓,所有體系運行單位主管領導、安全員及體系管理員參加培訓及考試。三是安全部門負責人出國學習集訓,學習發達國家安全理念和管理內涵。同時由安技干部帶隊,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和基層安全員組成的外出學習團隊赴兄弟單位和知名企業學習觀摩,互動交流,向企業先進的安全管理看齊。
總之,只有不斷創新安全培訓方式和理念,開拓安全培訓新思路,才能更好地服務生產、服務員工,真正實現通過安全培訓使得人人懂安全、人人會安全、人人能安全,塑造本質安全型員工隊伍,為企業培養安全型人才,保障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