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偉
(山西潞安集團余吾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山西長治046000)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對煤炭的需求量不斷提升,大傾角煤層的開采項目也日漸增多,而大傾角煤層多是傾角在35°~55°的煤層,這類煤層開采難度較大,如果沒有掌握相應的采煤生產工藝,則會發生安全事故,經濟效益也無法全面實現,所以必須要提升采煤工藝,加強安全管理。
大傾角綜采頂板是指采煤工作面中使用的頂板,因大傾角煤層的傾斜度較高,通常在35°以上,且煤層不同地方的平整度與煤層厚度不同,所以頂板的選擇必須要合理,以起到較強的支撐作用。我國的煤層大多是在南方地區,這些地區的煤層中有一定的斷層,導致煤層的“碎塊化”更為嚴重,在開采中,對“斷層”處的把握不夠會使工作面的煤巖體垮落,從而使頂板短時間內受到較大的沖擊,在巨大的沖擊壓力下中心轉移,極易出現片幫、冒頂等情況,致使煤巖層的瓦斯涌出,從而威脅到作業人員的安全,所以在頂板管理方面,必須要確定好頂板的重心以及支架的安裝[1]。
綜采液壓支架在大傾角綜合機械化采煤中作用極大,為了使采煤活動安全穩定進行,必須要保障其穩定性,減少液壓支架下滑、變形等情況,提升采煤工作質量。具體來說,保障大傾角綜采液壓支架穩定性,首先要求在支架設計時從防滑、穩定的角度出發,選用防滑類材料,保證支架本身的質量;其次需要依據實際煤層的開采條件進行設計,以增加支架的可行性與實用性;最后,為保障液壓支架的穩定性,還需相關人員分析與液壓支架相關機械的特點,從整個開采活動的角度出發進行構建。
大傾角綜合機械化采煤過程中,必須要注重端頭區(工作面與兩項交叉部分),該處是通風、運輸以及采煤的關鍵部分,如果沒有相應的工藝對其進行布置,則通風不佳或運輸不便,最終導致開采效率低下,存在開采安全隱患。因此在兩巷布置處,需要對煤層的傾斜角度進行分析,依據具體的作業情況來調整兩巷的夾角,避免設備上下滑動。在大傾角工作面兩巷布置中的工藝重難點便是對夾角的控制,除需要精確的數據外還需要有豐富的經驗。
對于輸送機與采煤機來說,其工藝難度相對較低,只需依據煤層的傾斜角度進行調整便可,如果煤層的傾斜角度較大,那么對采煤機的影響會比較大,易使采煤機出現倒滑現象。在實際采煤工作中該現象比較常見,采煤機以及輸送機的實際位置常與預計位置不同,故而在該環節需要控制其左面的偽傾角,并依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使輸送機與采煤機的實際位置達到預計位置,再進行開采。
A項目是采區內的第2個工作面,走向860 m,兩巷的傾斜長度為145 m,依據走向平行布置。A項目受采取內地質構造影響,該地方的煤層傾角在28°~36°之間,角度變換較大,煤層厚度約為2.4 m,其周圍是粉砂巖以及菱鐵礦,內部有瓦斯,瓦斯的涌出量較大,約為14.13 m3/t,所以如果沒有選用合理的工藝,該處會存在爆炸風險。在開采前,所選用的設備主要為液壓支架、刮板輸送機、中雙鏈、轉載機、帶式輸送機、采煤機、無極繩絞車、乳化泵以及移動變電站,其中除卻液壓支架為97架外,其余均為1臺,該處設備在選擇時依據煤礦采煤工作面生產的三要素選定,即技術條件、裝備水平以及管理層次。
在開采過程中,所需注重的重點為“三機”防滑、兩巷設置及“一通三防”。具體來說,因為A項目的煤層傾角較大,所以“三機”防滑極為必要,如果滑動度較大,那么其實際位置與預計位置會有較大差距,使開采效果難以達到最佳,故而對防滑問題進行重視,所采取的措施是調采面刮板機機頭,讓機頭與機尾之間存在一定距離,并用2根單體液壓支柱打頂柱撐緊機頭,防止其下滑;對于兩巷設置來說,需要采用錨網梯(索)聯合支護,從而確定設備的穩定性;對于“一通三防”的管理,需要將瓦斯抽放管路放于采面上巷,同時還需要在割煤后將支護頂板及時移走,減少安全隱患[2]。
大傾角煤層的開采技術主要有兩種,分別為放炮回采與機械化綜采。當前多數地方的大傾角煤層開采采用的是放炮回采,以A項目為例,通過構建模型與數據分析可以得出,放炮回采用該種方式進行開采時,平均日產量約為1 211.04 t,而采用機械化綜采,平均日產量約為2 427.84 t,兩者相較可以發現,機械化綜采的效率相對較高,但在采用該種方式進行開采時還需重視其安全管理。
頂板安全管理主要是確定頂板的重心,采取措施增加頂板的承重性能,因而對于頂板的安全管理需要從數據搜集、質量管理、工作面偽傾角的控制以及部分預防措施四方面出發。具體來說,在數據搜集方面主要搜集的是煤層的壓力數據與頂板的近量值,在數據搜集之后還需通過構建模型來對數據進行合理分析,為后續作業奠定基礎;在質量管理方面,主要是對支架的管理,因為支架直接支撐著頂板,如果支架的支撐力小于頂板的承壓力,可能會造成頂板垮塌,從而影響作業人員安全作業,所以必須要確保支架的質量,保障支護安全;從工作面偽傾角的角度來說,需要依據具體的煤層傾角來確定,煤層傾角較大,則工作面偽傾角也要隨之調整,一般情況下工作面偽傾角在3°~18°之間,這樣才能盡可能的防止支架下滑以及頂板冒頂的情況出現,從而確保頂板穩定性[3]。
大傾角液壓支架安全管理包括的內容相對較多,分別是結構選擇、支架防倒工作、支架防滑工作以及復合型頂板端面距管理。首先,在結構選擇方面,鑒于大傾角煤層開采的特性,其支架的穩定性與抗組能力是必須要重視的,但因為當前我國液壓支架材料的重量較大,在重量無法調整時,必須要選擇合適的結構,例如在選擇時選用“四柱式綜采支架”這一結構,并輔以“兩柱式綜采支架”,以保障支架的穩定與抗組性能;其次,在支架的防倒、防滑工作中,需要在支架兩側加“側護板”,避免支架變形倒塌,在實際開采過程中,頂梁、掩護架、尾梁三部分是最容易發生變形的部位,故而要加強對這三部分的管理;再次,支架除卻變形,還有可能下滑,為避免支架下滑,可以加強過耳橋橋板力度;最后對于復合型頂板端面距的管理,需要依據具體的情況選用伸縮千斤頂的前探梁綜采液壓支架,以減少冒頂情況的發生[4]。
大傾角輸送機、采煤機的防倒防滑管理措施基本一致,如果大傾角煤層的傾角過大,超過40°,則需要嚴格控制綜采工作面的偽傾斜角;如果下滑情況比較嚴重,那么可以使用部分外部設施對其進行控制,如利用單項推移輸機進行推移等。在實際的采煤過程中,還需考慮液壓支架的承重能力,全方位的進行管理,保障輸送機不咬架、不擠架,使各方能夠和諧的進行工作。另外,在采煤過程中,為了保障采煤工作的穩定性,還可以調整割煤的方式,使采煤機的工作負荷降低,如利用單項割煤的方式對三角煤進行切割,及時對輸送機、采煤機進行刮板推移,避免倒滑現象。
大傾角綜采工作面開采工藝工作復雜且影響因素較多。因此,要想保證開采工作的有效進行,實現安全管理,就要加強對地質構造情況、技術條件的綜合分析,提升采煤技巧,保障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
[1]劉書文.大傾角、復雜地質條件綜合機械化采煤[G]//第五屆全國煤炭工業生產一線青年技術創新文集,2017(7):36-37.
[2]徐賢畢.大傾角綜合機械化采煤生產工藝及安全管理的實踐[J].煤,2016,19(9):33-34;37.
[3]李浩,葛樹遠.綜合機械化采煤在大傾角中厚煤層軟頂工作面的應用[J].能源技術與管理,2016(1):90-91.
[4]陰蒙強,周實誠.大傾角煤層綜合機械化采煤的實踐[J].礦業安全與環保,2015(S1):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