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彩芬
(深圳市龍崗區工程質量監督檢驗站 深圳龍崗 518172)
混凝土是工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混凝土是由水泥、水、骨料、外加劑等混合而成的,混凝土的質量直接決定了工程建設的質量。混凝土的應用過程中會發現氯離子危害,氯離子會降低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影響了工程的使用年限,必須合理控制好混凝土中的氯離子,有效預防氯離子的危害。
分析混凝土中氯離子的來源,如:①水泥,水泥中的氯鹽容易引起氯離子含量超標的問題,而且水泥原料也是氯離子的主要來源;②砂石,混凝土中經常使用海砂,海砂是從海水中收集起來的,收集過程中海砂表面會存有氯離子;③水,混凝土拌合時如果采用地表水、地下水必須進行適用性檢驗,合格才能用,如果選用海水就會造成氯離子超標的情況,因此盡量在拌制混凝土中選擇符合國家標準的生活飲用水;④外加劑,此類材料都含有氯鹽的成分,在使用外加劑時應考慮混凝土的使用功能去嚴格控制其摻量,從而預防氯離子超標。
氯離子在混凝土中含量偏高會破壞混凝土自身抗化學腐蝕的能力,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耐磨性,進而降低了混凝土的強度,在混凝土結構中引起松散、承載不足的問題,縮減了混凝土在工程中的使用壽命,導致混凝土提前進入失效的狀態。當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偏高時,整個混凝土結構會偏離原有的設計標準,混凝土此時會處于低強度與腐蝕的情況中,氯離子濃度高的位置有腐蝕問題,其會破壞周圍的混凝土結構,致使
混凝土有剝離的情況,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結構狀態。
混凝土工程中比較重要的材料是鋼筋,氯離子會腐蝕鋼筋材料,氯離子參與鋼筋腐蝕的過程中,破壞了鋼筋表層的鈍化膜,加快了鋼筋腐蝕的速度,剝離了鋼筋結構與混凝土[1]。氯離子在混凝土結構中對鋼筋材料產生了破壞性的作用,主要是腐蝕鋼筋的材料,氯離子在鋼筋表面發生腐蝕,降低了鋼筋材料的強度和承載水平,鋼筋在混凝土結構中喪失了承載力,無法支撐混凝土結構,進而對鋼筋混凝土結構造成了破壞。氯離子腐蝕鋼筋后,引起了混凝土建筑工程早衰的情況,導致混凝土工程提前進入了不穩定的狀態,增加了混凝土工程的安全風險。
氯離子對混凝土、鋼筋的雙重作用,就會干預混凝土的整體耐久性。在氯離子含量較高的環境中,就會引起鋼筋腐蝕,造成混凝土結構破壞,致使混凝土提供標準的荷載,也不能在規定的年限中保持著安全穩定性。耐久性是混凝土工程的重要指標,當氯離子在混凝土結構中產生破壞,就會影響混凝土的耐久性,不利于混凝土工程的安全使用。氯離子在混凝土耐久性方面的影響是一項重要的問題,氯離子干預混凝土的耐久性,就會影響到混凝土的使用壽命,導致混凝土結構提前進入老化的不良狀態,在混凝土工程中埋下安全隱患。
根據混凝土氯離子的來源和危害,分析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預防氯離子危害的方法,保障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的無害性和穩定性,以便發揮混凝土工程的優勢。預防混凝土氯離子危害,就要把氯離子的含量控制在標準的范圍內,滿足混凝土施工的安全要求。
標準與測試在氯離子危害預防中是指按照混凝土氯離子含量的標準進行測試,利用先進的測試技術分析氯離子在混凝土中的含量[2]。本文以水泥材料為例,分析標準與測試在混凝土氯離子危害預防中的應用。水泥測試中提出了新的標準《通用硅酸鹽水泥》,水泥測試時就要以新標準為例,嚴格按照新標準執行測試工作,新標準中規定了氯離子在水泥材料中的含量規定,測試時需到化驗室內進行,使用專業的儀器進行氯離子含量檢測。現階段混凝土施工時容易忽視氯離子在水泥中的含量,氯離子含量超出測試標準的案例非常多,直接會影響到混凝土的施工效果,嚴重影響工程質量。水泥中氯離子的影響比較大,違反標準規定會引起混凝土氯離子危害,由此在混凝土使用水泥時,一定要嚴格按照標準進行測試,確保氯離子含量符合水泥使用的標準,滿足混凝土的基本要求,以保證建筑工程的結構安全和施工質量。
混凝土檢測中如果發現氯離子有超標危害時,采取配料方案調整的方法,改變原材料的配比,致力于預防混凝土中的氯離子危害。混凝土配制時使用的原材料較多,而且不同廠家生產的原材料有著明顯的差異,在混凝土應用到工程建設之前,應該采用試驗的方法檢測氯離子在混凝土中的含量,氯離子含量超標表示有危害,不同地區的氯離子來源不同,此時就要針對混凝土的配料方案進行調整,確保氯離子含量達標合格。調整配料方案時一定要注意各項原材料的配合與應用,定量選取原材料后進行調配,以便控制混凝土中氯離子的含量。控制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時,還要注意調查原材料生產企業的資質和能力,選擇優質的配比材料,不要與非正規的廠家合作,避免選購了不良的原材料,為后期的原材料配比提供優質的保障,保證混凝土配制方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有效預防氯離子的危害。
混凝土的原材料中,水泥和外加劑是最容易出現氯離子超標的情況,規范選擇原材料時就要做好檢測的工作。水泥檢測時一定要達到規范的標準,才能把水泥混合到混凝土內,準確檢測出水泥中氯離子的含量,防止有氯離子超標的情況,水泥合格之后再使用[3]。外加劑選擇時要遵循標準規范,既要考慮到外加劑的成本,又要注重外加劑的含量。混凝土工程中拌合外加劑時必須要參考國家的標準規定,防止外加劑引起氯離子含量超標的情況。原材料的選擇與檢測中,對選定的原材料的廠家進行取樣抽檢,除了要檢測外加劑和水泥之外,砂石、水等原材料也要進行氯離子含量的檢測,嚴格把關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嚴禁未經過檢測的原材料應用到混凝土配合中。原材料的規范性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質量與性能,降低氯離子的危害,有效預防氯離子的破壞性,最主要的是優化原材料在混凝土中的應用,排除氯離子超標的危害,保護好工程中的混凝土結構,從而延長混凝土的壽命。
工業廢渣在混凝土中的使用可以降低氯離子的含量,混凝土中使用工業廢渣具有節能環保的作用,實現了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新標準中規定混凝土使用的水泥中,氯離子含量不能超過0.06%,適當控制水泥的使用量,促進工業廢渣的運用[4]。混凝土工程中如果運用工業廢渣,一定要在合同中特殊注明,工程合同雙方均同意工業廢渣的使用,在保證混凝土耐久性的條件下,提高工業廢渣的利用率,為廢棄物再回收提供了一定的空間,更重要的是預防氯離子超標的危害。工業廢渣在混凝土中改變了和易性特點,尤其是粉煤灰、礦渣粉,不僅作用于混凝土和易性,更是會提升混凝土的流動水平,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并且能夠提高混凝土后期的密實度和強度,因而使混凝土的抗滲性提高,積極預防氯離子對混凝土的危害。高質量的工業廢渣加入到混凝土中,還能稀釋、中和氯離子的濃度,降低氯離子在鋼筋結構中的腐蝕速度,有助于延長混凝土工程的壽命。
分析混凝土工程中氯離子的來源,明確氯離子的危害性,積極預防氯離子的危害。混凝土工程有效地控制氯離子的含量,才能發揮出混凝土結構的作用,滿足工程的基本要求,避免影響混凝土在工程中的應用效果。氯離子對混凝土的危害不可忽視,全面做好危害預防工作,保證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