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力鋼
浙江省建科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12
近年來,城鄉一體化建設發展進程的主導方向依舊是以“城市規劃建設”為主要核心,忽視了鄉村景觀的建設意義與傳統農業的基礎保障作用,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單方面號召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現狀。為緩解鄉村建設的發展問題,我國將“鄉村復興”列入十二五規劃建設,在“城鄉發展重要建設會議”中明確指出:要堅持發展新理念,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等發展規劃,以期在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下,創新發展鄉村綜合發展模式,改變傳統農村發展格局,從而促進農村各級發展產業的相互融合,推進社會建設的穩定發展。
田園綜合體其實簡單來說就是城市一體化建設發展過程中,一種新興的鄉村產業發展模式,即以農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集循環、創意農業與一體的,提高農民參與度,推進農村發展新動能的新型產業形態。但是由于目前這種產業形態的發展時間段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實際的實踐過程中,對于田園綜合體的產業結構認知也存在以下三種模版:其一,部分地區認為,田園綜合體其實就是農業產業的升級模式;其二,部分地區認為,田園綜合體是一種“農業+文旅+地產”的特色發展模式;其三,部分地區則認為,田園綜合體是一種為美麗鄉村建設而興起的前瞻性綜合發展模式。總的來說,其實第一種與第二種認知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對于區域內的農村建設發展整體規劃處于一種模糊了解的狀態,未能統籌發展農村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進而阻礙了農業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總的來說,田園綜合體的產業模式發展過程中,循環農業是基礎、創意農業是關鍵、農事體驗是活力、田園社區是保障[1]。
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田園社區有機結合四位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在推進鄉村景觀建設、構建產業結構模式中,具有以下顯著的發展特征,即:一,田園綜合體的發展主要是以區域內的田園景觀環境與農業生產生活為基礎,從而形成一種引領資源共生的綜合體發展形勢;二,田園綜合體的發展主要是以“觀光休閑”功能為主要發展核心,借助“城市服務”發展理念,實現農業從單一第一產業往二三產業延伸的方向發展;三,田園綜合體的發展組要是以“綜合開發”為主要手段,打造以休閑娛樂觀光為一體的綜合休閑產業,從而實現鄉村農業景觀與休閑旅游綜合性開發、農業生產區開發升級的發展規劃。
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發展規劃以來,各地區加快了區域發展探索與城市規劃建設,進而打造出了一系列的帶有鄉村區域發展特色的鄉村景觀,為其他各區域田園綜合體實行奠定基礎的同時,推進了鄉村經濟的發展,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將“田園綜合體”的發展效應進行了延伸與放大,展現了農村區域發展的魅力。除此之外,在美麗鄉村建設發展過程中,田園綜合體的實施,還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其一,田園綜合體實現了城鄉的統籌發展。其實簡單來說,田園綜合體的發展目標就是實現鄉村復興,即所有建設規劃都是以“發揮鄉村景觀的特色、推進鄉村經濟的發展”為核心方向,進而將田園生產、田園生活、田園景觀納入鄉村建設的發展方案中,打破了傳統城鄉經濟發展過程中,城市與鄉村互相分隔的狀況,實現了城鄉統籌發展的同時,推進了新型鄉村建設格局的構建與發展。
其二,田園綜合體的發展為美麗鄉村建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發展活力。田園綜合體是“四位一體”的發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固有農業產業的第一生產模式,使其向著二三產業模式的轉變,即這種模式下的鄉村發展更加注重“田園”二字,進而實現美麗鄉村建設發展目標的同時,體現了優美的綠色價值。
除此之外,田園綜合體本身就是以“農業和農村的建設發展”為基準,因此實現了從根本上改變固有傳統發展模式的目標,激發了農民的參與度,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同時,溫和供給結構性改革發展的需求,優化了農業產業體系,進而提高土地資源利率用,保障了農村發展建設綠色生態的可持續發展[2]。
綜上所述,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在一定程度上雖然推進了市場經濟的發展,提高了國家在世界各國中的發展地位,但是也打破了傳統農村產業發展結構,帶來了一系列的農村產業發展問題——“空巢老人、留守兒童”,長此以往,對于社會的穩定造成嚴重影響。因此,為規避上述問題的進一步擴展,十二五規劃中,國家提出了“鄉村復興”的戰略發展目標,即發揮城市與鄉村各自的獨特優勢,滿足人們對于回歸鄉土的需求,為美麗鄉村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田園綜合體發展模式應運而生。因此在構建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田園綜合體要深度挖掘鄉土文化、并與傳承緊密結合,要突出生態文明、從而為建設環境優美鄉村提供良好的理論基礎,要注重多業融合支撐、進而創造出新型的發展模式,滿足時代的生態訴求與人內心的最初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