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東
身份證號碼:410126197408250028 廣東 佛山 528000
在建筑工程造價審核中,工作人員往往依據送審材料中的工程量計算數據結果,導致結果計算和實際工程量的計算不符。究其原因是在建筑工程造價審核的過程中,由于計算方法和人員重復計算不同定額項目的同一部分工程量,導致整個工程建設的全部項目審核工程量高于實際工程量,導致整個工程施工的工程造價虛增。
施工企業在組織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因已有招投標合同有關條款規定模糊,對于可能出現的問題沒有制定詳細的條例,合同條款缺乏規范性,給工程決算留下漏洞,引起工程計價多估冒算。此外,部分建設單位現場管理人員和工程監理人員,為個人利益,以隱蔽工程處理、特殊材料、誤工、搶工與復雜工藝等理由隨意增加工程造價,加上現場管理人員沒經過核實就簽字認可,導致成本增加[1]。
建筑工程建設中材料的應用占據較大比重,約占60%~70%,因此在建筑工程造價審核中,應仔細審核該部分的成本,才能準確審核工程造價。但是由于建筑材料會隨著市場經濟價格的波動而上下變動,不能準確估算這一部分材料的造價,加上因生產技術與建筑設計要求的影響,部分建筑材料只能從國外進口,在材料運輸物價上極為昂貴,使得工程建筑造價預算不足,導致建筑工程造價預算核準得不到保障[2]。
竣工決算是工程完成的關鍵環節,部分建設單位在項目竣工后,沒有在竣工圖上詳細規劃設計變更的內容與工程量,只是在施工圖紙上蓋上竣工章作為竣工圖,極易造成在竣工決算時將竣工圖工程量與變更簽證工程量重復計算。
在建筑工程造價審核中,一旦某個工程造價審核出現失誤,都可能導致工程項目全過程造價不能控制,造成建筑工程造價預算核算失真。具體表現為:①在建筑工程造價的管理過程中,部分施工單位為降低預算造價,通過“分散到集中”的方式故意設置投資缺口,目的是保證順利拿到建筑項目。②當前建筑工程項目應用的招投標方法不規范,對于標底不明確、招標文件界定模糊,甚至是招標無標底,特別是在國有資金的項目招標中愈加明顯,導致部分施工單位抓住這一漏洞,從而產生部分擴建與改建“三超”等情況。③對于管理體系建設方面,由于管理體系由不同主編單位和管理權限構成,且工程造價措施和計價體系之間缺少相應的協調合作聯系,使得造價定額不統一,增加了工程造價管理的難度。④在工程設計階段,部分審核人員沒有了解設計圖紙的具體情況,忽略部分隱蔽工程項目的造價審核,導致工程量清單編制不準確,發生漏項、項目特征描述錯誤、重復計算工程量和錯算等問題。⑤建設項目實施階段,施工階段的工程造價確定和控制是建設項目實施全過程造價管理的關鍵。但是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部分負責人沒有認真審查承包方的工程量清單、工程造價和基本單位,也沒有進入施工場地掌握工程施工條件變化、工程量增減和材料代換等材料,對于設計變更的控制方式不當,沒有依據合同條款來審核處理承包方所提出的變更價款。⑥在項目竣工驗收階段,建設單位沒有在竣工圖上反映工程建設中實際花費的全部費用,竣工決算編制不合理,難以真實準確反映工程實際造價與投資效果[3]。
在建筑工程造價審核制度和機制建立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融入項目全過程造價控制,保證造價審核制度能夠全面覆蓋工程項目造價的全過程。例如在商品房小區項目建設中,需要做好項目投資階段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根據項目建設的具體情況,合理編制工程項目投資預算,準確評估工程帶來的經濟效益;在工程項目設計階段,需要采集全部施工設計圖紙加以整理,認真做好工程造價的預算工作;在施工期間,需要綜合分析工程四周的環境與區域規劃,加強對施工材料定額的控制;而在工程竣工結算期間,需要歸納工程效益,判斷造價審核校準和實際工程量相符。
施工階段的工程審核作為建筑工程造價審核的主要部分,是項目資金投入的關鍵,一旦預算出現失誤都會影響到整個工程造價審核的準確性,因此作為直接負責部門,施工單位需要在工程項目施工期間,合理編制設計方案,并加以調整優化,降低在施工期間可能存在的工程返工與錯誤損失的可能性,減少工程潛在的經濟損失。例如在某項大學綜合樓的建設中,為了減少建筑出現質量與安全問題的概率,從根源上避免返工與整改,業主、施工單位、設計單位與監理單位的代表對魯班軟件BIM的4D技術虛擬施工進行觀察,對比施工方案和工程進展的具體情況,發現樁基施工的過程中,因部分根樁貫入深度較大,增加的6根樁樁長從14m增加到18m,需要及時進行調整,從根源上杜絕計算失誤而引起工程變更。
在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的過程中,不同階段、類別的分項項目自檢所采用的材料型號也不一樣,并且不同的分項項目工程結構也不一樣,所采用的審核方式不同,使得審核的目的與結果也不一致。因此建筑單位必須在進行建筑工程造價審核前,詳細調查工程項目的類別、有關設備的租用、人工成本、工程工期、材料使用和定額,完成調查工作后,總結分析調查結果,確定建筑工程造價審核的明細,為日后建筑工程造價審核工作的開展提供數據支撐。
在建筑工程造價審核的過程中應用項目全過程造價控制時,為了避免項目工程量計算失誤,在換算套用定額的審查過程中,應仔細檢查項目是否根據定額中允許換算、根據定額解釋與換算系數套用,換算方法是否準確無誤,以提高工程量校準的效率。例如在磚混結構的造價審核方面,為了提高工程量計算的準確性,審核人員需要加強對磚石工程與鋼筋混凝土工程量的審核,進入施工場地進行實地考察與復測,對送審材料加以判定,確保審核材料和實際工程吻合,無重復計算、多算量、缺項與漏項等問題,避免出現計算失誤影響到審核的準確性。
為了避免施工單位為了自身的利益,應用虛增工程量、高套定額與重復套定額的方式來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在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前,需要依據建筑工程施工圖紙,參考現場考察分析的結果來預算,提高校準的效率。此外,為確保工程量準確與真實,還需仔細審核工程量簽證的原因和簽證變遷的工程量,防止出現重復列項計算的項目。例如在某項辦公綜合樓項目造價審核中,對于暖通工程的材料暫定價,銅芯灰鑄鐵閥門由原本的1.0MPa改變為1.6MPa原標書報價是110萬元,在采購該部分的材料時,經調查幾家閥門廠商的報價都在180~200萬元,這時需要依據業主確定的采購知名品牌需要,經市場詢價、傳真、網上查詢以及電話聯系詢問、調查,進行報價分析與比較,最終確定該材料的定價為140萬元,節省了50萬元。
決算階段作為工程整體造價審核的關鍵階段,在決算前需要做好工程決策的準備工作,及時采集整理有關資料,對工程所在地的地質情況、有關設備價格資料的準確性與可靠性進行研究分析,與造價咨詢單位協作審核施工組織設計,通過經濟技術比較方法進行綜合評審,著重審核施工組織設計中每個子項、數量與金額的變化情況,依據承包合同中約定的工程量變更價格條例來確定工程變更的價格,依據施工合同約定的工程量計算規則與支付條款對工程量計算。且在工程量變更實施前,和建設方、承包方協商確定工程變更的價款。待到工程竣工驗收后,委托相應的中介機構進行工程決算的審核,以施工合同為依據進行審核;對于合同無明確規定的新增加部分,需要結合竣工圖紙、現場簽證和設計變更來審核,保證造價審核科學合理。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造價審核作為控制工程造價的有效手段,能夠從根源上杜絕多算、漏算和重算等問題出現,促進預算工作順利開展。因此造價管理人員需要根據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結合具體要求靈活運用,加強工程造價審核全過程的控制和管理,優化項目實施設計方案,詳細調查建筑工程項目,確定審核明細,并根據建筑工程造價審核體系全面審核、控制定額簽證和材料,防止工程量計算錯誤,提升審核質量,確保審核工作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