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寅
安徽省高速公路路政支隊 安徽 合肥 230022
據2017年道路交通運輸安全發展報告稱,近年來雖然我國道路交通事故明顯降幅,但是依然高發。目前,道路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數仍高居世界第二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總數的比例維持在10%左右,重特大事故較多都發生在高速公路上。
經過對近幾年高速公路事故發生分析,主要有四大因素:一是機動車駕駛人違法駕駛,主要體現在:超速駕駛,疲勞駕駛,不按規定行車,高速違停,超限超載等。二是車輛機械故障,主要體現在:車輛爆胎、機件故障、轉向制動失靈等。三是個別道路設計施工缺陷,主要體現在:路面不平整、彎道視距過短、標線標識標牌不合理、照明不科學等。四是路域環境不穩定造成潛在危害,主要體現在:惡劣氣候環境,路段封閉性遭到破壞,滾石塌方凹陷,車輛墜灑物、上跨橋拋物障礙,道路施工違法違規等等,其中惡劣氣候集中表現為:路域突降暴雨,突起大風,突現團霧、積水積雪等;路段封閉性遭到破壞,由于高速沿線護欄造人為拆破,行人為捷徑橫穿高速,野生動物、家畜等闖入、路邊倒伏障礙物等。
截至2017年末我國高速公路里程13.65萬公里,增加0.65萬公里。在高速里程迅速增長,客流、物流流轉率急劇提高。高速公路作為公路交通系統重要組成、高速運輸作為國內主要運輸方式,保障高速公路通行安全、暢通;防范惡劣天候下事故;妥善處置事故應急善后工作,堅決遏制高速公路重特大惡性事故發生是高速交通各相關部門責無旁貸的責任和工作任務[1]。
從制度層面,國家、地方逐步出臺相關法律法規規范高速公路管理、運營運輸;作為高速交通管理運營部門如何落實政策,從應用和實際操作層面有效防范各類突發事件,減少事故的發生,降低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損失,保障涉路安全,是管理和運營者的思索主要方向和要實施的路徑。而建設公路視頻監控系統不是為高速一線管理的有效技術手段。
在高速事故發生后,救援力量的到達受發生點位置、氣候環境、應急車道占用等客觀、人為因素影響巨大,耗時長到達時間晚,往往錯失良好救援時間、角度。此時高速公路視頻監控系統重要性逐漸凸顯。
(1)及時預警高速公路中的危險路域路況 當機動駛入高速公路后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就近駛出,當路域遭遇惡劣氣象條件時,如冬季霧雪天氣,山體滑坡路基塌陷,通過監控系統的視頻數據采取技術分析和人工辨識,聯合氣象部門氣象監測信息,高速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提前向社會發出路域環境、路況信息、氣象信息預警。通過互聯網技術手段對道路擁堵情況展示,對高速公路異常狀態及時預測,對擁堵路段及時給予標注,實時展示路網運行狀態;
(2)減少機動車在高速駕駛中的違法行為 通過上述高速交通事故成因分析,人的因素占據巨大比例,尤其是機動車駕駛人超速超限,違規隨意變道,岔路口倒車等違法違規行為,通過對重點路口路段,重點部位的監控,準確記錄違法行為后通過行政處罰手段,減少機動車違規行駛,降低事故發生率。
(3)有助準確查明事故原因判定事故責任 高速事故多以單方為主,涉及多方事故時,多數現場無第三者或第三者已離開,事故發生的原因難以查明,責任難以判定,通過調閱監控系統中的視頻記錄,能快速準確地查明判定,大幅提高事故的處理速度和準確率。
(1)分析視頻監控系統影像,快速定位路段位置 高速公路多采用公里碑計數,具有環境單調單一性,多數駕駛人不能有效的報告事故發生位置地點,延誤救援時間。通過全程監控影像收集,分析相關數據,能夠及時發現、快速定位,有利于最快捷調度救援力量到達現場。
(2)有助全面掌控路域狀態,健全高速路網檔案 高速公路建設初期在個別路段建立了視頻監控系統,但囿于建設成本和視頻技術瓶頸,大多數監控只建設在收費站、沿線橋梁、坡道、隧道出入口等重點路段和重點部位由運營單位管理和使用。全程監控的建立,有利于管理部門對路面病害、標志標牌缺失、設施損壞,控制區違建等各類情況進行排査統計,留影存檔。
(3)增加巡查方式,提高一路三方協同處置效率 目前國內高速公路基本采用人工上路、巡查車路面行進一維巡查的方式進行,通過監控系統轉變為人工巡查+電子巡查的混合巡查模式,提高巡查效率。
(4)規范高速公路管理行為,監督執法權力運行 建立全程視頻監控系統,通過影像記錄高速公路路面管理行為,長時間留存備查,利用技術手段從客觀層面有效規范高速公路中各管理、運營維護部門的行政管理活動、道路維護工作等,監督高速執法者執法權力的陽光運行。
通過本文對高速公路事故發生成因,視頻監控的相關內容的論述,使我們對高速公路全程視頻監控的具體運用意義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建設高速公路全程視頻監控系統不但使高速公路路政、交警、路段經營單位的管理水平能夠得到切實提升,也為人民群眾高速出行提供積極有力保障,具有極大的社會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