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承動
徐州漢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江蘇 徐州 221600
建筑施工現場管理環節諸多,涵蓋了材料管理、人員管理、機設管理等,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管理不到位,均可能會影響后續施工整體質量。特別是材料費用在建筑工程總成本中占比比較大,并且會對施工的進度、質量乃至安全產生重大影響,所以如何才能有效提升現場材料管理質量值得深入探討。
為了確保建筑施工現場所用材料的質量,需要先從市場上眾多供應商中選出性價比最高的一家,具體選擇主要包括:其一,對材料供應商進行實地考察,包括市場信譽、售后服務質量、銷售業績等;其二,供應商的各類生產經營手續進行仔細查驗和審核,查看相關信息是否完美;其三,通過同行更加全面、細致、詳細地了解材料供應商的情況;其四,供應商質量控制體系是否具備國家以及行業內的相關質量認證進行調查了解,明確其在市場中同類產品中的排名情況進行掌握;其五,從技術和商務等視角來綜合評審建筑施工材料,并科學制定評審準則,確保可以選出最優質的施工材料供應商。通過貨比三家,比較各個材料供應商的價格,盡量選擇質量基本接近的材料,選擇高性價比的材料,同時還要選擇臨近施工現場的材料供應商,以便可以降低材料運輸成本,并且對進貨的實際數量與批次等進行科學確定。此外,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為了增強材料選擇的合理性,可以充分運用計算機管理系統采集、統計和分析各種材料價格,并實現對材料價格進行實時更新,從而可以增強材料價格預算的準確性,有助于更好地開展材料采購工作。
在確定材料供應商后,需要科學制定施工材料采購計劃,具體需要結合項目合同、設計文件、采購管理制度以及項目管理實施規劃等科學編制采購計劃,需要明確采購產品或服務的內容、范圍、技術標準、校驗方式、資質審查要求、采購控制措施等等,確保材料采購的準確性和合理性。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采購計劃,有助于為材料采購人員提供必要的采購依據,這樣使供應商更好地開展材料購置工作。
在施工材料進入施工現場之前,需要做好質量校驗工作,現場材料管理人員需要對各種材料的生產許可證、質量合格證等進行仔細校核,確保其滿足質量標準以及施工要求[1]。比如,除了注重鋼材質量外,還要對其型號、批次和數量等情況進行校核,確保其滿足實際的施工需求。與此同時,為了確保進一步提升材料現場校驗質量,還需要將質量管理體系貫穿于施工材料物資采購的整個流程中來,建立和健全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制度,以便全面確保建筑施工現場材料的整體質量,保證其滿足質量要求后方可允許進入到施工現場。
在各種建筑材料入庫后,需要做好相應的存放管理工作,避免因為存放管理不到位而使各種材料出現變質問題,影響其正常使用。鑒于建筑施工中的材料種類比較多,且它們的性質也各不相同,所以現場管理人員需要結合具體材料的性質和特征來制定科學、合理的存放管理方案。針對不同性質的建筑施工材料,材料管理人員需要建立不同的材料庫房,并做好相應的防護管控工作。比如,鋼材是建筑施工中最為常見的施工材料,其具有眾多型號和規格,相應的直徑范圍也比較廣;水泥也有不同的型號和品種。針對這些不同類別的材料,要做好分類存放管理,并做好相應的防護工作。比如鋼材,要做好相應的防潮和防雨淋工作,避免其出現銹蝕問題;而對于水泥,同樣要做好相應的防潮和防雨淋工作,避免其出現硬化問題影響其順利使用。
在發放各種建筑材料的過程中,材料管理人員需要嚴格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進行,確保可以及時使用那些先引進的施工材料,避免現場材料擱置過久而影響其使用性能的發揮。結合建筑工程中的分項工程和分部工程等來核算建筑材料的耗用情況,嚴格按照規定的限額領料制度來發放材料。在建筑現場施工前,材料管理人員需要嚴格按照規定的欄目簽訂限額領料單,避免出現缺項情況。對于用量比較大或者比較貴重的建筑材料,要注意結合現場的使用情況,嚴格按照領料單的內容進行材料分發和使用,確保及時發放那些容易出現破損的材料。材料管理者在發放材料的過程中需要做好驗交工作,確保內容的詳細性,同時需要由材料領用雙方分別在憑證上簽字,避免其出現損壞問題,要遵從領料制度開展材料發放工作,確保出庫臺賬登記工作的準確性,避免材料丟失后出現無法追責的問題。最后,在材料報廢過程中,需要指派專門的報廢人進行物料報廢書填寫工作,并由上級領導進行簽字審核,確保材料報廢人員的責任以及報廢內容等的明確性,并注意根據現場材料的發放情況,及時做好現場材料庫存的更新工作,避免后續材料庫存不足而影響其繼續使用。
一方面,要做好材料限量控制。通常而言,材料成本占建筑工程項目總成本的比例比較大,最大可達60%。為了減少材料成本,除了需要減少各個建筑工程施工環節的損耗量,還要注意節約材料采購費用,具體需要通過強化材料管理,優化材料采購、運輸、管理和收發等材料管理環節,切不可浪費各種建筑材料;要合理進行現場材料堆放,減少現場材料的二次搬運;嚴格依據限額領料制度,結合材料消費量,按照分批次方式來使用各種材料,一旦超出限額領料規定后,需要及時采取糾正對策;積極推廣和應用一些新型的建筑材料,通過材料的科學堆放來降低材料損耗量。另一方面,建立與健全材料成本管理機制。在建筑施工現場中,通過限額領料制度、材料進場驗收制度、采購收料制度、余料回收獎勵制度等管理機制的建立,來增強建筑材料利用效率,降低其成本[2]。
總之,材料管理是建筑施工現場管理的重要部分內容,其直接關系到施工質量、進度、成本以及安全性。為了確保建筑施工材料管理質量,需要做好材料采購管理、進場管理、存放管理、發放管理和成本管理等工作,以全面增強建筑材料的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