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志強
山東淄建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 淄博 255028
城市規劃是城市發展的基本依據,其不僅和城市建設息息相關,還指導著城市的未來發展趨勢,故而要重視城市規劃工作,為建設城市和發展城市提供路徑。但是,當前,我國城市發展過程中還伴隨諸多城市規劃與城市建設管理問題,需要相關部門及人員引起重視,不斷強化城市的規劃及相應建設,利用科學的管理方式,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一個城市的建設和管理,首先需要從城市整體的發展方向出發,通過具有科學依據的可靠偵測,制定有根據的城市發展格局的城市規劃,并且按照規定的城市規劃步驟分階段、分層次地進行城市的改造,對城市的整體進行合理安排。城市規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需要時間,需要過程,要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需要政府以及工程技術方面的共同支持,城市規劃建設做得好,也會對城市的完善程度,可以更好地體現出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程度,同樣的道理,一個良好的城市規劃建設,對城市的經濟發展也有相應的促進作用[1]。
城市規劃是城市發展的指導力量,而城市建設是實現城市形象塑造、品味提高的基本依據。故而,要將城市的建設作為重點力量,執行高標準高質量的城市規劃建設。但長久以來,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并沒實現有機結合,很多城市規劃明確的建設項目并未得到落實,在建設過程中也存在條形分割的特征,投資效益差距很大,使得浪費損失現象頻頻發生。為控制這種現象,有機融合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的關系,預防伴隨重復建設而引起資金資源浪費現象,需要重視城市管理力度的不斷加強,依據統一、高效原則,統一管理城市中的各類工程,諸如供水供電工程等。如此,使得分散建設漸漸過渡向多元建設,各自為政漸漸過渡為歸口管理。可以說,城市規劃是城市建設的指導力量,是其發展藍圖,是管理、建設城市的參考力量。因而,是否做好城市規劃,將影響到城市的建設效果,關系到是否能夠充分發揮城市的整體效能,因而要有機協調好二者的關系。
目前的城市發展都傾向于現代化,可能會由于科技發展過快導致人們的生活狀態發生改變,但是城市規劃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導致城市規劃不但沒有對城市建設沒有促進作用,反而拖慢了城市發展的進程。這一切都要歸結于城市規劃的盲目性。真正切合的城市規劃,應該是著眼于城市規劃的發展方向以及著手于城市規劃目前的發展現狀,再與當時經濟發展、科技發展相契合,在一定時間內規定一個發展目標,并且每個發展目標都具有階梯性的遞進關系,并在一定周期內進行發展現狀的總結,有目標、有規劃的逐步進行城市建設工作[2]。
我國地域遼闊,歷經千余年的發展,不同的城市都有其獨特的歷史和文化。在城市規劃和建設發展期間突出特色的歷史與文化,可以在提升其知名度的同時,促進城市的繁榮發展。但是,受諸多因素的影響,不少城市在規劃與建設發展中,缺乏對獨特的歷史和文化的重視,通常是模仿其他城市規劃建設的成果,此種現象導致城市規劃與發展期間缺乏獨特鮮明的特色,與其他城市呈現出雷同性發展趨勢。此種雷同性發展趨勢,在一定程度上昭示了城市發展缺乏靈魂與活力,未來發展潛力不足。
當前,在我國,不管是城市規劃工作,還是城市建設工作,其理論基礎都是城市建設力量,但是,當前,相應的理論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并且城市不同,就有著各自的特點,一個城市應該有著自己的特色規劃建設模式,不能千篇一律,但是,當前卻有很多城市在規劃和建設的時候直接套用別人的發展模式,沒有重視自身的人文關懷以及歷史文化,也沒有對這些無形價值進行相應的保護,如此,在某種意義上將阻礙城市規劃與建設工作的順利進展,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續長遠發展。
城市規劃管理和城市規劃設計都是以一個城市的長遠穩定發展為目的,進行一個區域的布局及產業發展的設計和管理。城市規劃是對一個區域進行總體的設計規劃,以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和工藝來實現城市的總體形象、風格及色彩的搭配和布設。而城市管理正是以城市規劃設計為參考,結合城市規劃設計思路,對一個城市的宏觀區域進行規劃和布局。城市的設計思路能夠在城市的開發管理中提供有力的依據和參考。
伴隨不斷發展的經濟,城市與城市之間、與農村之間有著日趨緊密的聯系,因而在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區域協調發展已經成為其基礎力量。需要將區域規劃的相關編制工作做好,統籌安排好城市建設中各項基礎設施的設置及布局[3]。要基于區域整體,合理統籌城鄉發展,將城鎮職能分工明確出來,使得各類城鎮能夠科學合理發展。
城市建設不但需要城市規劃管理作為指導方針,而且更需要法制力量的支持,城市化管理進程才會加快,因為法制化的力度會對城市建設具有促進的作用。雖然現在來看法制還沒有跟城市建設同步進行,但是將來會逐步完善的。
城市化管理是進行一個區域內資源的分配和區域功能的確定。而城市規劃設計是以城市管理為原則,進行相關的城市發展方向及具體發展措施的確定。兩者都是相輔相成的,既相互影響又彼此制約。城市管理以城市規劃設計為依據,城市規劃設計又以城市管理為指導。通過充分地進行兩個方面的融合,才能確保城市建設沿著正確的軌道前行,同時,城市化管理才能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