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震 付正瑞
【摘 要】目的: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逐漸提高,基于這一發展形勢下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變化,糖尿病發病率顯著提高。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疾病,如若不及時治療便會危機患者生命,合理應用西藥處方對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有利于患者健康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糖尿病;西藥處方用藥;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3-00-02
在本次研究中將比較二甲雙胍、阿卡波糖以及胰島素等三種藥物在糖尿病患者中的臨床效果,詳情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2年3月~2015年8月間收治的800份糖尿病西藥處方為研究樣本,選擇二甲雙胍、阿卡波糖以及胰島素對患者進行治療,比較三種藥物的臨床應用效果。
1.2 方法
甲組患者采取二甲雙胍格列吡嗪片片進行治療,15/1500mg,12周為一個療程。
乙組利用阿卡波糖治療,引導患者服用阿卡波糖(生產廠家:杭州中美華東制藥有限公司),初期用藥為50mg/d,每日三次,持續3d后將服藥劑量調整為每次100mg。
丙組采用胰島素來治療:泵用藥物選擇生物合成人胰島素注射液(諾和靈R),對血糖控制目標進行制定:患者餐后2小時血糖應控制在10mmol/L,空腹血糖則應小于7.0mmol/L。根據對患者血糖水平的檢測對胰島素使用量合理調整。
2 結果
2.1 比較三組患者的血糖指數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
2.2 比較三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
2.3 比較三組患者治療滿意度
2.4 三組患者生活質量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的生活質量指標對比無差異(P>0.05),護理后,丙組的各項生活質量指標與甲乙兩組相比具有明顯差異性(P<0.05),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疾病,具有較高的治療難度,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糖尿病患者需長期用藥控制血糖水平。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選擇安全性高、效果滿意的降糖藥物對糖尿病治療具有積極作用,二甲雙胍是糖尿病治療的常用藥物,通過該藥物治療可抑制肝糖合成、增強組織對機體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達到降糖目的。但患者長期服用二甲雙胍片便會對患者腎功能造成損傷。
相關研究報道,胰島素作為治療糖尿病的重要手段,是不可或缺的藥物, 在具體使用中應對患者對胰島素是否存在依賴進行考慮,如若患者存在肝硬化、神經病變、視網膜病變則可采用胰島素進行治療,在胰島素治療中還應對患者的飲食合理控制。通常情況下胰島素治療方式包括:肌肉注射、胰島素皮下注射、胰島素食物治療、靜脈注射等方法,目前皮下注射在臨床上的應用次數最為頻繁,為了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應采取科學的注射方法,對藥品效期提前檢查,其存放周期應在7d內。與此同時還應對胰島素注射進行科學指導,在患者出院前應對耐心對皮下注射胰島素合理引導,確保患者掌握相應技術,例如:選取正確的注射針、胰島素類別、注射位置,通常來說注射位置常發生變化,例如:大腿、手臂、臀部、腹部等,首次注射位置與第二次注射位置保持一個手指長度,在整個治療過程中需對患者血糖情況嚴格監測。為確保胰島素注射效果,應對患者皮膚進行消毒處理,并對消毒意識予以培養,對患者定期回訪,確保患者可準確檢測病情,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越來越多的健康問題涌現,從而加劇了糖尿病的發病率及死亡率,目前關于糖尿病的治療還未得到確切方法,但胰島素作為降血糖的唯一激素,在糖尿病治療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張俠. 淺析糖尿病西藥處方用藥臨床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2):31-32.
梁芬. 基于糖尿病西藥處方用藥的臨床研究[J]. 中國醫療設備,2017,32(S1):46-47.
段丹丹. 對糖尿病患者西藥處方用藥情況的分析[J]. 當代醫藥論叢,2017,15(23):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