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玲
【摘 要】目的:探討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婦產科住院患者98例,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9例。給予對照組患者婦產科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護理滿意度、護理質量以及患者心理狀況等指標。結果:觀察組患者總滿意度為97.9%;對照組患者總滿意度為77.5%。觀察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后HAMA評分<7分32例,7-14分14例,≥14分3例。對照組護理后HAMA評分<7分10例,7-14分29例,≥14分10例。觀察組患者的HAMA評分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給予婦產科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緒及護患關系,可有效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與護理質量,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婦產科;人性化護理;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3--01
人性化護理在傳統流程式護理的基礎上,向心理模式護理轉變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1]。人性化護理強化以人為本的理念,更加突顯出護理理念與宗旨,將護理從患者角度出發,對患者實施心理疏導式的人性護理,更加體現出現在以人為最終出發點服務理念。為了研究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本文選取我院婦產科98例住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實施人性化護理服務,效果滿意,現將結果做如下報告。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婦產科住院患者98例,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9例。給予對照組患者婦產科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患者年齡在20-38歲,平均年齡為29.0歲,病程3d-12個月。疾病類型:月經失調23例,子宮肌瘤31例,宮頸炎15例,妊娠合并癥11例,多囊卵巢綜合癥9例,其他9例。兩組婦產科患者在年齡、病程、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婦產科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同時觀察兩組患者的HAMA 評分情況,并調查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人性化護理根據患者自身實際情況制定符合患者的針對性護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幾點[2]。a.心理護理。心理護理在疾病康復中具有重要作用,疾病對患者心理健康會造成嚴重影響,往往會產生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不利于患者的康復。因此,護理人員應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有效排除患者的不良情緒,讓患者保持良好精神狀態,給予患者心理支持,督促患者家屬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以有助于患者的醫護。b.飲食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飲食習慣,指導其建立起健康的飲食方案。如指導患者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食用新鮮瓜果蔬菜、豆制品等,切忌暴飲暴食,不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c.用藥護理。根據患者的實際狀況,遵醫囑指導患者合理進行用藥,同時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及時進行指導、調整。d.健康宣教。通過宣傳、教育的方式來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健康教育方式主要包括院內宣傳欄、疾病宣傳手冊、一對一宣教等,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自我護理意識,促進康復。
1.3 檢測方法
1.3.1 HAMA評分。根據漢密爾頓焦慮量表:≥14分,有焦慮;7-14 分,可能有焦慮;<7分,沒有焦慮癥狀。
1.3.2 護理滿意度。患者出院時,對患者實施護理滿意度調查,采用護理滿意調查表,調查表采用百分制,規定90-100 分為非常滿意;80-90 分為比較滿意;70-80 分為一般滿意;<70分為不滿意。滿意度=(總人數-不滿意人數)/總人數×100%
1.4 統計方法
本文所得數據均應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 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患者49例,其中非常滿意32例,比較滿意14例, 一般滿意2例,不滿意1 例,總滿意度為97.9%;對照組患者49例,其中非常滿意17例,比較滿意18例,一般滿意3例,不滿意11例,總滿意度為77.5%。觀察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HAMA 評分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49例,護理前HAMA 評分<7分6例,7-14 分7例,≥14分36例,護理后HAMA評分<7分32例,7-14 分14例,≥14 分3例。對照組49例,護理前HAMA 評分<7分5例,7-14 分9例,≥14分35例, 護理后HAMA 評分<7分10例,7-14 分29例,≥14分10例。觀察組患者的HAMA 評分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婦產科疾病在臨床中也較為常見,其特點表現為病因復雜多樣,治愈難度較大,復發率較高,給患者造成嚴重的心理、生理損害,對患者健康造成嚴重影響[3]。通過人性化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包括生理、心理、社會文化以及環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舒適度,有效消除患者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同時通過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有有利于患者的康復,是一種有效的現代護理方式[4]。
本文探討了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49例,總滿意度為97.9%;對照組患者49例,總滿意度為77.5%。觀察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49例,護理前HAMA 評分<7分6例,7-14 分7例,≥14分36例,護理后HAMA評分<7分32例,7-14 分14例,≥14 分3例。對照組49例,護理前HAMA 評分<7分5例,7-14 分9例,≥14分35例, 護理后HAMA 評分<7分10例,7-14 分29例,≥14分10例。觀察組患者的HAMA 評分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給予婦產科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緒及護患關系,可有效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與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王衛連.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4,35(28):6414-6415.
江智明.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患者護理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23):124-125.
黃旭宇,葉彩眉.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17):144-147.
陳桂英. 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 中外醫學研究,2016,14(5):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