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煜
【摘 要】目的:分析多元化教學模式在婦產超聲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研究時段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選定本院婦產超聲實習生80例,以隨機化原則分組,分對照組(40例,采納傳統教學方法)、研究組(40例,采納多元化教學模式),比較考核成績。結果:研究組理論、技能考核成績顯著較對照組高,P<0.05(具統計學差異)。結論:多元化教學模式可有效提升婦產超聲實習生的教學成績,效果顯著,值得借鑒。
【關鍵詞】多元化教學模式;婦產;超聲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R828.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3--02
超聲是婦科疾病常用的一種診斷方法,現已被臨床用于黃體破裂、卵巢囊腫蒂扭轉、異位妊娠等疾病的診斷中,目前臨床常用的超聲有能量多普勒超聲、三維超聲等。目前我國婦產科實習生在實習期間主要以科研、婦科門診、婦科病房手術理論、技能學習為主,忽略了婦科實驗室、婦科超聲等教學,傳統教學模式以灌輸式為主,教學干燥、乏味,實習生學習興趣低下,教學效果一般,具有局限性。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文選定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婦產超聲實習生80例研究,目的是為婦科超聲實習生帶教提供一種科學、可靠的教學方法,做出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線資料 研究時段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選定本院婦產超聲實習生80例,以隨機化原則分組,分對照組(例數=40)、研究組(例數=40)。研究組女性18例,男性22例,年齡在22-26歲,平均年齡為(24.02±0.26)歲;文化程度:大專、本科、研究生例數之比分別是7:20:13。對照組女性17例,男性23例,年齡在23-26歲,平均年齡為(24.14±0.34)歲;文化程度:大專、本科、研究生例數之比分別是9:19:12。性別、文化程度、年齡等基線資料兩組相比,P>0.05,可比較。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帶教老師根據教學大綱以傳統灌輸式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每周授課1次,授課時間每次20min。
1.2.2 研究組:①案例式教學:將子宮內膜癌、卵巢囊腫蒂扭轉、黃體破裂、異位妊娠等婦科疾病特點講述于學生,以便學生及早掌握疾病特點及診斷方法,例如月經失調者,重點觀察卵泡大小、數目,同時結合實驗室檢查結果;對于不孕者:則應根據排卵情況指導病人同房受孕;對于卵巢囊腫患者,則根據包塊特點、月經情況確定疾病是病理性還是生理性;圍絕經期患者,應重點觀察子宮內膜情況,將子宮內膜病變排除;早期妊娠患者:應及早對孕囊位置確定,將異位妊娠排除,同時與宮外孕包塊以及妊娠黃體相鑒別,每周1次,每次20min。②問題導向教學:選擇典型、特殊案例,提出相關問題,例如超聲檢查注意事項?疾病特點?鑒別要點?啟發學生獨立思考,每次2min,每周1次。③多媒體教學:包括超聲注意事項、理論知識、典型病例等,充分調動患者積極性,同時對于提出的問題展開深入討論,每周1次,每次20min。④實踐操作教學:帶教老師每日應帶領實習生進行實踐操作,前提是保護患者隱私,提前告知患者,贏得患者同意,操作過程中根據超聲圖像、患者病史等進行鑒別、診斷。
1.3 觀察指標
考核成績:包括理論成績與操作成績,操作技能包括婦科常見病診療、婦科超聲檢查、婦科查體、門診病例書寫等,均采用百分制計分,分值越高,教學效果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25.0軟件展開數據處理,計量資料數據,表達形式為 ,計算以t檢驗為主;計數資料數據,表達形式為[n/(%)],以 檢驗為主,P<0.05,具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兩組考核成績對比。理論成績與操作成績:研究組顯著較對照組高,P<0.05(具統計學差異)
3 討論
婦科超聲一般是急腹癥、多發病、常見病的常用診斷方法,熟練掌握婦科超聲相關知識,有助于臨床醫師準確、及時對疾病做出診斷。傳統教學方法是以帶教老師為中心,主要被用于操作技能、系統知識的學習、傳授中,具有省時方便、系統管理等優點。但是婦科超聲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性的學科,傳統教學方法無法充分調動患者主動性、積極性,帶教效果一般,現已不能滿足臨床需求。多元化教學模式結合了案例式教學、問題導向教學、多媒體教學、實踐操作教學等,通過臨床親身實踐、多媒體顯示、提問討論、授課講解等徹底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對婦科疾病的診斷能力。多元化教學模式在授課過程中,重點培養學生結合婦科影像學知識、臨床技能、理論知識的能力,啟發學生分析、思考問題的能力,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促使其更加深入的了解各種婦科疾病的超聲特征,更加準確的鑒別各種疾病,提高診斷疾病的能力,有效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本研究示:研究組理論、技能考核成績顯著較對照組高,P<0.05。多元化教學模式在婦科超聲帶教中的可靠性、有效性,應當作為婦科超聲帶教理想的教學方法。
綜上所述:婦科超聲帶教中采納多元化教學模式,可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效果顯著,值得臨床信賴,并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楊煒, 趙美麗, 陳松旺,等. 超聲模擬系統輔助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應用[J]. 醫療裝備, 2016, 29(21):58-59.
荊慧, 劉釗, 韓雪,等. 采用多元化教學法 優化超聲醫學的實踐教學[J]. 衛生職業教育, 2017, 35(4):34-35.
周佳, 李柳軍, 李媛,等. 基于T-PACS平臺的多元化教學模式在超聲影像學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6, 8(7):36-39.
李建民, 李晶, 王瑩,等. 多元化超聲診斷學教學法的探討[J]. 衛生職業教育, 2017, 35(21):51-52.
李奧, 彭曉靜, 鄧晶,等. 多元化教學法在超聲醫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J]. 臨床超聲醫學雜志, 2017, 19(11):785-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