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燕
【摘 要】目的:探析對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患者采取護理干預的效果及影響。方法:選取我院于2016年8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80例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的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組40例。其中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則在予以全面性護理干預。之后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經全面性護理干預下,有18例患者痊愈,占比45.0%、11例患者出現輕度殘疾,占比27.5%、8例患者出現中度殘疾,占比20.0%、3例患者出現重度殘疾,占比7.50%,無1例患者死亡;對照組經常規護理干預,有8例患者痊愈,占比20.0%、13例患者出現輕度殘疾,占比32.5%、11例出現中度殘疾,占比27.5%、6例出現重度殘疾,占比15.0%、2例死亡,死亡率占比5.00%,兩組相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結論:針對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患者的護理過程中,貫入全面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升其治療效果,促進預后,值得臨床借鑒實施。
【關鍵詞】神經外科;重癥監護;臨床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3--01
重癥病房患者相較普通病房患者的病情較為特殊,由于病情嚴重,加之治療期間不可讓家屬進行陪護或探視,使得患者的身心造成了較大的負擔,影響其預后恢復,同時也對其生命健康構成了嚴重的威脅[1]。因此,在治療期間予以患者全面、優質性的護理服務,不僅能緩解其身心痛苦,同時可促進其預后恢復。對此,我院將收治的80例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患者,分別予以常規護理與全面性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預后效果,現將方案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6年8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80例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的患者,其中有21例為腦出血、17例為重型顱腦損傷、30例為顱內腫瘤,其他有12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組40例。對照組有男29例,女11例,年齡19~78歲,年齡區間(41.87±9.63)歲;觀察組有男31例,女9例,年齡18~79歲,年齡區間(41.96±8.37)歲。兩組患者均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且于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相較趨于平衡,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干預,包括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嚴密檢測,行常規補液及病情觀察等。觀察組則予以全面性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1)密切檢測生命體征:由于患者在遭受創傷較大的手術治療下,其呼吸、心率、體溫以及血壓等各項體征均會有紊亂的表現。對此,護理人員需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監測,其中心率變化為該類患者機體處于應激狀態下最明顯的變化指征[2]。明顯反映出顱內壓與循環系統變化的主要指標則為血壓。而中樞性高熱則為開顱手術患者最易出現的嚴重并發癥。因此,若患者出現高熱的現象,需即刻告知醫師,并予以患者對應的降溫處理。(2)瞳孔觀察:患者瞳孔若出現異常的形態改變,例如縮小、發散、大小多變或形態不規則等,及瞳孔光反射出現異常,例如遲鈍、光反射消失等,需立即進行急救措施。(3)意識觀察:患者的主要病情判斷依據就為意識改變,格拉斯哥昏迷評定法則為臨床常見的判斷患者意識狀態的指標之一。能夠對患者的意識狀態作出客觀、準確的判斷,同時根據判斷結果為患者做出針對性的護理措施,促進預后。(4)基礎護理:為患者將呼吸道的異物及分泌物及時的清理,使其呼吸道暢通,維持其心率、血壓以及血壓飽和度的穩定性,防止肺部出現感染。給予患者一定的飲食指導,囑咐其多食高維生素、優質蛋白以及高能量的食物,提升其免疫抵抗力。適當的為患者進行按摩,避免因長期臥床而產生肌肉萎縮。給予病情較重的患者一定的心理疏導,緩解其內心的心理壓力。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0軟件對所采集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以“S”來表示計量數據,行T檢驗;用[n,(%)]來表示計數資料,行X2檢驗;P<0.05表示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經全面性護理干預下,有18例患者痊愈,占比45.0%、11例患者出現輕度殘疾,占比27.5%、8例患者出現中度殘疾,占比20.0%、3例患者出現重度殘疾,占比7.50%,無1例患者死亡;對照組經常規護理干預,有8例患者痊愈,占比20.0%、13例患者出現輕度殘疾,占比32.5%、11例出現中度殘疾,占比27.5%、6例出現重度殘疾,占比15.0%、2例死亡,死亡率占比5.00%,兩組相較差異具有顯著性,詳見表1。
3 討論
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的患者大多處于病情危重,且病情多變的情況下,而臨床能否采取有效、合理的護理干預可對患者的臨床療效造成直接的影響[3]。全面性護理干預,通過在護理過程中,密切檢測患者意識、病情、生命體征以及瞳孔的變化情況,給予患者全面的基礎護理,使得其病情在出現異常情況時,能有效采取合理、正確的救治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其死亡率。
本文通過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經全面性護理干預下,有18例患者痊愈,占比45.0%、11例患者出現輕度殘疾,占比27.5%、8例患者出現中度殘疾,占比20.0%、3例患者出現重度殘疾,占比7.50%,無1例患者死亡;對照組經常規護理干預,有8例患者痊愈,占比20.0%、13例患者出現輕度殘疾,占比32.5%、11例出現中度殘疾,占比27.5%、6例出現重度殘疾,占比15.0%、2例死亡,死亡率占比5.00%,兩組相較差異具有顯著性。提示,針對神經外科重癥監護患者的護理過程中,貫入全面性的護理干預,可顯著提示患者的治療效率,降低死亡率,促進預后,值得臨床借鑒實施。
參考文獻
代春英,陳莉.細節化護理在神經外科護理中的應用及策略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30):172-173.
趙彬芳,賀世明,王元,李明娟,楊麗輝,馬琳,趙艾.加速康復外科在顱腦腫瘤病人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8,32(19):3132-3134.
謝永香,李自方.人性化護理管理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28):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