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煦丹
【摘 要】低頭族指的是電子時代中閱讀電子屏幕姿勢固定且專注的人群。從這個詞也可以看出該閱讀姿勢的大致形態。長時間的低頭閱讀會導致眾多不良健康影響。本文即從“低頭族”的具體表現、低頭的原因、危害、糾正和重要性等方面對其進行綜述。
【關鍵詞】低頭族;危害;糾正
【中圖分類號】R72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3--01
1 低頭族的表現與現狀
“低頭族”的關鍵點在于“低頭”二字,該類人群通常是現代電子產品重度依賴人群,使用的最主要產品為移動電子設備如手機、平板電腦等,使用時該類人群一般保持頸椎前傾、雙眼下視的姿勢,并長期維持。除了特殊姿勢之外,該類人群也會呈現出孤僻冷漠的性格特點,與其他現實生活中人的交流通常十分簡潔,如“好”、“OK”等。
從醫學角度來講,“低頭族”長久低頭的姿勢時相對不健康的,這種姿勢的解剖基礎為:頸椎包含七個節段,抬頭時形成正常的頸曲,低頭時頸曲消失;頸椎為空心骨質結構,椎體和椎弓之間形成的椎管是中樞神經系統脊柱走行的重要通道;而脊柱是是連接外周神經與大腦的通路,對于控制軀體的運動感覺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頸椎前后肌群提供維持頸椎姿勢的必要力量。所以,在低頭時,主要的解剖姿勢為,頸部周圍肌肉維持頸椎前傾性構型,脊髓隨著頸椎椎管的前傾彎曲而彎曲。同時伴有頸部前組肌群的放松和頸部后組肌群的收縮(肌肉收縮用以維持姿勢而不是控制運動)。
“低頭族”趨勢在我國青少年群體中普遍存在。針對我國初高中及大學生群體的調查表明,低頭現象是十分嚴重的,尤其對于外界環境相對寬松,具有獨立支配資金的大學生群體。一項針對煙臺市大學生的問卷調查研究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677名大學生進行了有效調查,調查結果中體現了豐富的信息,借此揭示了“低頭”背后的原理。
通過表格可以看出,目前我國青年群體尤其是大學生群體的電子設備使用情況還是較為嚴重,無論是課堂還是生活中,手機等電子設備的使用都十分普遍,以上述數據為例,每天手機使用時間低于12h的人群只有15%,將近一半的人群24h常態使用,手機開機時間只能部分反映手機使用程度,煙臺市部分學校的學生也無法代表全國普遍高中生的電子設備使用情況,但這種調查結果還是可以反映出一定問題[1]。
2 “低頭”的原因
過度使用電子設備是與當代社會整體發展相關的,當今社會信息電子化、快捷化,豐富的信息通過電子的河流源源不斷的流向眾多人們手中的終端設備。手機作為小巧方便的設備而深深為人們所依賴,尤其是對于思維活躍的大學生群體,其對手機的依賴程度可想而知是更加巨大的。
同時現代信息化社會網絡建設越來越完善,網絡的速度、遍布范圍、人們交友方式等重要因素都是影響電子設備使用的因素。網絡速度和分布范圍方面,至少在國內,城市范圍內絕大多數地方都可以收到移動通訊的信號,在發達城市無線網絡(wifi)也逐漸鋪展開來,這使得在多數地方都可以方便快捷的使用電子設備。同時微信、QQ、Facebook等社交軟件的大范圍流行,人們的交友方式從原來面對面的形式轉變為網絡通訊的模式,網絡語言的流行也使得人們當面交談能力的不斷下降。上述諸多因素綜合形成的環境對青少“低頭”行為起到很強的誘導作用。
可以設想一下,若電子設備使用的姿勢像傳統媒體如電視等使用時一樣,那么低頭對于頸椎的危害將大大減少,但移動設備的小巧靈活性決定了通常我們是將設備拿捏在手中低頭使用,因此低頭的危害不僅包含過度網絡社交產生的危害,更嚴重的是低頭對軀體(頸椎)的嚴重危害。
3 “低頭族”的危害
長期的低頭行為和眾多軀體不適高度相關,其中包含較好理解的頸椎過度屈曲引起的骨骼相關結構變性、脊髓壓迫、頸部肌肉僵直等,也可以引起睡眠障礙、局部感覺異常、三叉神經痛等。
當人們低頭使用電子設備時,頸部后側肌群處于長時間的緊張,而長久使用頸部肌肉維持姿勢會導致頸部肌肉疲勞,進而導致頸部酸痛。
同時,頸椎正常解剖位置處于后傾的姿勢,形成頸突,而長時間低頭會導致頸突消失,頸椎內脊髓長期處于異常解剖位置,長時間維持下,首先頸椎間盤易突出超過纖維環,進一步導致頸椎間盤對脊髓的壓迫,引起神經感覺和運動的異常。此外,長期低頭所導致的骨質及椎間盤退行性病變也會一定程度上壓迫頸椎周圍血管,導致局部的疼痛感,更嚴重的會導致頸椎周圍血管的狹窄甚至閉塞,而導致更嚴重的神經系統癥狀。
長期的“低頭”還會導致視力受到影響,增加近視眼的發病率和嚴重程度。眼部組織是相對敏感脆弱的,長期電子設備所接受的輻射會對眼表、眼角、晶體甚至黃斑造成損傷。
除了這些癥狀相對明顯的危害外,“低頭”的危害還會延伸至社交能力、語言能力、生活行為等方面。如前所述,對社交網絡的依賴不僅僅是“低頭族”形成的促成因素,更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不斷加重用戶群體所受的危害[2][3][4]。
4 糾正措施
不良生活習慣的養成往往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糾正過程是相對艱難的。以“低頭”為例,其糾正可以從兩方面來考慮。
4.1 主動糾正的方法
主動糾正涉及到意識的改變、行為的克制和最終習慣的養成。意識層面的改變是要靠環境和個人共同努力的,主觀對手機依賴性的下降,認清長期使用手機的危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們擺脫電子產品,但較易反彈,因此主觀思想的維持也需要客觀環境的警示作用。個人行為的克制對于多數人而言是種不好的體驗,因此這種自律是以主觀意志為基礎的,長期的行為約束可以使得多數人對某種行為產生習慣性,進而糾正某種原來不良的行為習慣。
4.2 被動糾正的方法
環境在這其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在大學校園中,可以引導大家多參加一些面對面的活動,增加肢體的交流,課堂上可以想辦法提高學生的專注力,將思想更多集中在授課內容而不是手機上等等。環境的引導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方式,但強制化、過度的施壓可能會適得其反,如楊永信學校中對青年人的管制方法所帶來的傷害遠遠大于行為糾正后的益處,引導并適當的給予獎勵才是正確的改善方式[4]。
5 重要性與急迫性
我們討論事物重要性或者急迫性時,通常基于發展現狀和進展速度兩個方面,就目前“低頭族”相關問來來看,在現狀和進展速度方向都有著令人憂慮的因素。首先,目前該類人群以青壯年為主,且人群數量不斷上升。其次,電子通訊設備的發展越來越快,人們生活對其依賴性越來越高,電子設備將要占據的時間不斷增加。
同時,我們也要考慮到,隨著未來社會的發展,電子產品使用者將呈現出低齡化,兒童使用者的數量也會水漲船高,長期的頸椎不良姿勢對骨骼神經系統尚在發展中的兒童來講,無疑會帶來更長久、更嚴重的負面健康作用,本來頸椎病是老年人群的常見疾病,屬于年齡想過退行性疾病,若這些本應該在人生后階段出現的痛苦提前施加到青年甚至兒童身上,在心靈上也會對其產生不小的沖擊[5]。
6 總結
“低頭族”所帶來的健康影響不容忽視,為了保護我國青少年群體,社會環境中應當多營造一些擺脫電子設備的氣氛,鼓勵大家進行軀體鍛煉而不是長時間的低頭看手機。教育是第一步,教育的基礎上進行行為糾正,并最終養成習慣。希望,我們能夠在享受信息化時代帶來諸多益處的同時,規避其中的健康危害,保護我們的生命。
參考文獻
韓春蕾, 趙夢迪, 張旋,等. 煙臺市高校大學生“低頭族”現狀研究調查[J]. 中國衛生統計, 2017(6):936-938.
陳世寅. 低頭族:這些疼痛都和低頭有關[J]. 祝您健康, 2017(12):26-26.
邵有春. 低頭族之殤[J]. 養生保健指南, 2017(1).
黃莉, 馬秀程, 肖鳳,等. 大學生低頭族現象及對健康的危害分析[J]. 中國衛生產業, 2016, 13(18):22-24.
吳文衛. 淺談低頭族與頸椎病[J]. 中國保健營養, 2017, 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