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萍 楊如意
【摘 要】目的:探討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療效。方法:92例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其中常規組46例采用常規治療,研究組46例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結果:研究組WBC恢復至正常時間、TG恢復至正常時間、腹脹腹痛減輕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常規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針對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建議臨床考慮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效果顯著。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57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3-0-01
隨著人們生活飲食結構的改變,使得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的發生率逐步呈攀升趨勢,由于該病比較特殊,其臨床癥狀以及治療策略相較于其他類型的胰腺炎存在較大差異[1]。鑒于此,本文特此對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了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十分滿意。現做如下報道: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92例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收治時間為2015年03月--2018年06月,通過電腦隨機的方式進行分組,即常規組和研究出各46例。研究組中男性觀察對象23例,女性觀察對象23例,年齡20-66歲,平均(49.8±5.6)歲;常規組中男性觀察對象25例,女性觀察對象21例,年齡歲,平均(49.9±5.5)歲。兩組資料客觀對比,P值>0.05,無差異統計學意義,可分組研究。均簽署研究知情書;通過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排除酗酒、腫瘤、藥物、外傷以及膽道疾患等病因。
1.2 方法 常規組患者采用常規治療,包括胃腸減壓、禁止飲食、平衡水電解質、靜脈補液、抗感染、奧曲肽、質子泵抑制劑、胰島素、肝素、血管活性藥物以及營養支持等等。研究組則在常規治療的同時予以中藥灌腸、芒硝外敷,具體為(1)選取通腑合劑予以保留灌腸,200ml/次,2次/d;(2)選取芒硝外敷全腹,1次/d。若是病情十分嚴重的患者,比如腹腔間隙綜合征、臟器功能受損、胰腺假性囊腫、胰腺組織感染壞死、消化道壓迫,則為患者進行腹腔鏡手術或者是開腹手術,將壞死組織清理干凈,沖洗、引流。
1.3 觀察指標 記錄并對比兩組WBC(白細胞)恢復至正常時間(中性粒細胞低于70%,白細胞低于10*109/L)、TG(三酰甘油)恢復至正常時間(三酰甘油低于5.65mmol/L)、腹脹腹痛減輕時間、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分析 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本文研究中獲得的數據,用t檢驗()計量資料差異。最后以P<0.05表示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WBC恢復至正常時間、TG恢復至正常時間、腹脹腹痛減輕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常規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的發病機制主要有以下三點,即(1)三酰甘油水平上升,血黏度就會越來越高,就會阻礙微循環,導致相關位置的胰腺組織血氧缺失,誘發急性胰腺炎;(2)胰脂肪酶水解大量三酰甘油,并生成諸多的游離脂肪酸,進而紊亂毛細血管內皮細胞、胰腺腺細胞;(3)過多的游離脂肪酸會引起酸中毒,使得胰蛋白酶原被激活,進而活化胰酶酶原。
臨床治療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其原則為快速減低三酰甘油,抑制炎性介質所致的胰腺病變,吸收假性囊腫,以防病情反復發作。臨床除了抑酸、禁止飲食、平衡水電解質、補液、抗感染以及抑制胰液分泌等常規治療措施之外,還應當考慮到患者胰腺炎癥情況以及血脂情況,予以有效降脂、抑制炎癥反應,也至關重要。
在中醫理論中,胰腺炎為“脅痛、腹痛、脾心痛”等范圍。中醫指出該病的發生是因為外邪入侵、情緒失暢、飲食不規律、創傷阻滯臟腑氣機,紊亂氣血正常運動,痹阻脈絡所致,臟腑脈絡失養,或者“不通則痛”。通腑合劑中的主要成分包括厚樸、大黃、赤芍、枳實、陳皮、甘草、桃仁以及木香,經腸灌入,可發揮化瘀、活血、解毒解熱以及理氣的功效,達到防治急性壞死性胰腺炎的目的[2]。外敷芒硝能夠解毒、解熱、止痛、消炎、活血以及涼血,減輕水腫,促使腸道良好蠕動,以免腸道麻痹,吸收腹腔滲液,減輕腹內壓,故而能夠顯著改善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體征和臨床癥狀。
總之,對于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確切,有助于患者減輕臨床癥狀,早日康復出院。值得臨床借鑒。
參考文獻
楊亮,鄧高振,張東升,等.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脂血癥急性胰腺炎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8,16(13):124-125.
李科,劉遠飛.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脂血癥性胰腺炎療效觀察[J].中國民間療法,2015,23(02):64-65.